第四四六章 大事将行
作者:楞个哩嗝楞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最新章节     
    对西夏的战争终于结束,几个主要城市,被西军整整围了一个多月,一直快到了年底才算是不得不投。每个地方都有死忠的忠臣,每个地方都有不愿意放弃自己权利的顽抗分子,这样的人往往有着很强大的实力,哪怕是王朝末世,他们也有掌控别人生死的权利。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各个城池中并不太平。有人杀妻、杀子,有人抢劫财富,有人要献城投降,有人阻止不让,城内发生了几次火拼。面对未知命运,人性总是展现的淋漓尽致,都是人间地狱。

    结果当然是大宋全盘接收西夏领土、人口,还有各种的牛羊马匹等等,算是小小的发了一波,抵过了之前打仗的损耗。

    至于人口融合矛盾方面,西夏的地图看着是很大,但实际上人却没有多少,以前不过是三百万左右,现在经过战争,以及各种的内部火拼,最后活下来的人甚至二百万都不到。这些人,相比起人口以亿计数的大宋来说,没什么麻烦的。

    赵佶采纳了王言的安置建议,原本的西夏人不分胡汉,全部留在原地,成年男丁筛选一番,够格的编入军队,不够格的劳役十年赎其与大宋兴兵之罪,妇女孩童还是按照原本那般放牧、种地。同时由大宋各地迁徙两百万人口填充,跟着西夏人一起种地放牧,同时兴建学社,适龄孩童一起进学。还有要出台一些政策,保障西夏人不会被大宋子民欺负的太狠。

    欺负人,那是没办法避免的,更何况是因为国战被灭,成为大宋战利的西夏百姓。叫个人都有国家、民族自豪感,现在大宋够用,灭了一个国家,那当然与有荣焉,欺负西夏百姓是很正常的。不光是大宋百姓,就是西夏百姓,也天然的认为,自己战败了,就是没人权的下等人,被欺负了也只能忍气吞声,因为闹大了可能当官的大老爷们也不会为他们做主,反而可能死的更快。

    欺负人也是习惯性的,一开始可能是战胜国的自豪,到后来就变味了。长此以往,定然加重西夏人对宋人的怨念,从而开始怀念故国,在有心人的鼓动之下,就会开始叛乱。前期可能很好平叛,但是打完了总要安抚,总要给西夏人一些渴求的利益。

    如此就开了一个不好的头,西夏人什么时候不满意了,那什么时候就造个反,来谋求他们想要的权益,叛乱由此频发。不用多久,西夏便成了羁縻的飞地,说不准什么时候再出个人物,未必不是下一个李元昊。

    所以为了避免这些事的出现,出台一系列政策保障西夏人的权益就有其必要性。

    不过因为战后已是隆冬,移民事项无法展开,只先送些粮食物资过去,帮助他们度过这个冬天就好,所以朝堂上还有时间吵闹布置。

    这一战的战后封赏,当然是吵闹的重中之重。这种灭国大功,肯定是要重赏的,而且还有相对应的军方抬头起势也要遏制,这是很麻烦的一件事。而且还有王言这样一个首功之人,要如何处理也是一个问题。

    赵佶想要把王言抬起来,但是其他朝臣统一口径,抵死不从。这不是党争,这是保全谋身。朝堂上的人,是大宋最聪明的人,就没有傻子。从之前的几次事件中,所有人都知道了赵佶的变化,都感到了赵佶对他们的恶意。王言又是弄掉高俅、蔡京的主要推手,现在赵佶要抬王言的目的不言自明。

    都是一个地方混的,更何况王言已经屹立十年不倒,虽然他们口口声声叫着王言佞臣,但是他们也知道王言并不是一个好相与的。这些年过来,山东、河北两地被弄下来的人太多了。再加上其本身还能文能武,文能使地方安定繁荣,武能带兵灭国。这要是让他同朝为臣,给赵佶当着枪,他们哪里会有好日子过。

    尽管赵佶想要一意孤行,但是文官的势力太大,他也不好使,害怕着呢。即便复北军和一部分西军将士已经回到了汴京,他也不敢同整个文官集团对抗。杀人没有用,反而还会惹的更大反弹。

    所以这想法也就只能作罢,不过却也趁机做实了王言统领复北军这支大宋第一强军的领导权。除此之外,借着这一次的灭国大功,直接给他的散官阶升到了骠骑大将军,爵位更是干到了侯爵,另外还给加了个太尉的虚衔。反正这些都是没有用的,真的随便给,他的权力影响范围只有五万复北军。

    朝堂上的事,王言懒的管,但是赵佶已经跟他暗示过,要办人,他想不掺合也没办法。索性就先弄几个地方大员的黑料,直接上折子参他们,朝堂上乌烟瘴气的便跟他没关系了。

    现在给了他五万复北军的实际领导权,他当然不会客气。所以没理会朝堂上的事,又一次的开始补充复北军的人手。

    这一次就不像之前从无到有那般难,因为在外面打了一年多之后,一起回来的有一万多人,还有之前送回去的,以及当作后盾的六千重骑兵,这就是两万多人。本来还有在军营中一直训练了几年,但是没有达到进入第一梯队标准的几千人,这就已经是三万左右了。

    后进来的那些人,只要跟着之前的老兵们一起训练过一段时间,就会被影响。有老兵带领,言传身教,战斗力也不会差。

    当然这些事都有明确的章程,也不用他从头到尾的盯着,他转头忙活起了准备许久的大事。

    打下了西夏,大宋领土的边防线被拉的更长。同辽国的接壤范围更大不算,还要防备回鹘。虽然西夏的地利并不富裕,几百万人口在这么大的地方生活,一整就是几十里无人烟,但是大宋并不想放弃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土地。所以那么长的边防线,他们还是全部都调兵防守。

    为了防守,整个边军大调动。打了胜仗的西军有一半继续在那边驻防辽国,另一半调回到河北地区,而战斗力差的北军则是有一半被到原本的西夏与回鹘交界吃灰。这个布置,简单明了,就是为了首富幽云十六州,将辽国和鲁智深的势力赶出长城,敢出榆关外。这是在吸收了西夏的战利,休养生息个几年之后的又一目标。

    这个事不光是赵佶惦记,朝臣也都惦记着呢。自从儿皇帝石敬瑭割了幽云十六州已有百年之多,若能在他们这一朝收复,定然名留青史,千古流芳。没人能抵挡这样的诱惑,都要考虑身后名的。

    几十万大军,上千公里的调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是借着这个机会,攻打析津府的鲁智深所部,突然摆开阵势南下,同大宋北军对峙起来。

    在此之前,早在宣和四年的开年之时,王言这些年暗戳戳培养的兵马就已经开始了调动。各地的庄子早都收到了指令,要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当然知道消息的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毕竟黄巾起义在前,这种消息的保密级别当然很高。只是到了各区域负责人那里,他们会先让管辖的那些庄子做好一些准备,临到了时间,才会告诉他们实情。

    辽东的那些兵力,更是早都偃旗息鼓,不再与辽、金开战,明面上是经商发展,暗地里,却是抽调了两万人,乘船从登州登陆,经过几个月的时间,通过商队慢慢的送到了汴京内外。作为人口百万,人流量极大的超级大城市,万把人的流入,连点儿水花都掀不起。

    武松那边也已经准备好了,最近正以扫匪的名义,在京东西路的各个府城转悠。还有其他城市中的商行,也都有收到通知。

    十多年的时间,当然各方面准备都十分想尽。事实上以现在的实力,又是在内部造反,不是从外部强攻,即便现在这个时候因为消息扩散,导致走漏风声,也没什么大不了,无非就是打一仗罢了。现在这个时候,地方禁军要进京勤王,已经来不及了。

    在这些准备都完成之后,鲁智深那里开始试探进攻,给驻防的北军施加压力。赵佶下旨催促王言进京,因为这是他信得过的,有战略还能打的,想要听一听王言的意见。

    送了传旨的太监出去休息,王言慢悠悠的背着手往院子里走:“都安排的差不多了吧?”

    身边的老管家点头道:“放心吧,东家,自得那边已经做好了准备,五日之后,五月初一,我们安插在北军中的人便会与鲁智深配合,将其余人等拿下。而后便按照东家先前吩咐好的,开始整军抚民,北伐析津府。”

    作为亲信,老管家的儿子王明安,不是平白调往沧州的。治理地方都是次要的,主要还是文武官员的拉拢渗透,为的就是不能因为他这边在国内造反,耽误了北边的军国大事。可以就近掌控边境地区的军队、民生,不耽误国防。

    至于西军那边,虽然也有他的人,但是他却没有动。因为除了这一次赵佶为了安全调回汴京一部分,剩下的都在外面国防呢,即便想要回京勤王也是有心无力。另一方面来说,他变更政权的速度很快,而边军是要靠中央调拨物资的,这就先天的卡着他们。若是有人趁机生事,想要自立为王,或者是打回来,抢掠沿途百姓,那么他的脑袋一定会被砍下来,没有造事的机会。

    王言点了点头:“那就好,福叔,辛苦你一下,先掌控山东大局。等事情平定之后,再进京吧。”

    “东家说笑了,都是老仆该做的,眼看咱们老王家就要光宗耀祖了,哪里有什么辛不辛苦啊,都是为自家做事。东家只管放心,这些地方咱们就数山东掌控最深,如有宵小作乱,保管他干活干到死。等到再见,就该叫东家皇上了啊……”

    哈哈一笑,预备皇帝选手王言同志拍了拍老管家的肩膀:“好了,去做事吧。”

    看着腿脚利索,走路都恨不得蹦高的老管家,他忍不住的摇了摇头,皇权迷人眼呐……

    “官人,可是又要进京了?”

    后宅的院子中,正逗弄岁数最小,满地乱窜的王清寒的金莲,稍有不舍的看着王言。

    “不光我们走,你们也要走了。”

    大着肚子的赵玉盘心思快,脱口问道:“官人,以后咱们要定居汴京了?”

    “定居汴京?”金莲忍不住的皱起眉头:“汴京哪里有咱们家的庄子自在?官人,是今上让咱们去的?”

    “不是,只是为了以后方便些。要是想要庄子,咱们在汴京城外再建一个就好了。”王言摆手打断还要再说的金莲:“好了,我意已定,无须多言。等三娘回来,你们与她说一下,这几日便收拾家中物什,想要带的便带着,福叔都安排好了,后日一早出发。路上也不用着急,玉盘身怀六甲,还是要注意,一路游山玩水慢行即可。京中来人还在等着,官家急召,我就先走了。”

    这些家眷们,本可以在彻底结束之后再接进京的,只不过还是要考虑到赵玉盘。她现在怀着孩子,若是等到消息传到家中,影响了孩子事小,害了她的身体事大。毕竟怎么说都是赵宋的公主,亲爹是皇帝。她的夫婿起兵造老丈人的反,那么她惶恐担忧之下,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赵佶虽然挺完犊子的,但是他没想着要赵佶的命,包括赵宋宗室的其他人。只要老老实实的,他并不会针对他们,只会将这些年作恶多端的一部分剔除,剩下的多数人不过就是把他们贬为平民过日子罢了。甚至他都不会禁止赵宋宗室之人经商做官从军,只要有能耐就上,这点儿胸襟他是有的。

    所以现在赵玉盘等人慢悠悠的进京,到了那里看到赵佶、亲妈,以及其他的兄弟姐妹们,都活的好好的,那她也就能放心了,省了许多麻烦。

    至于一路上的安全问题,从来不是问题。要是这点事儿都摆弄不明白,那几十万大军要着何用,他也不用混了。

    二女听话点头,由金莲伺候着换了骑马的黑色劲装,没再多说什么,骑着手下早都准备好的马儿,带着二十余个穿着不同大宋军装样式的手下,离开王家庄,在进京的官道上狂奔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