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不管是环境还是人物,都是陌生的,当赵贤才站在门口有些发呆的时候,一个年轻人快步朝他走了过来。
“来了?昨天晚上休息的怎么样?时差调整过来了吗?”
快步朝赵贤才这边走过来,并对他说话的,正是昨天去机场接赵贤才的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的京大师兄张锐翔。
“睡得还行,现在没事了。”赵贤才道。
“这位就是赵贤才吧?果然年轻。”
赵贤才刚一说完,张锐翔身后便又传来一个声音。
“导师,对,他就是我京大的学弟赵贤才。这位是我的导师萨奈克教授。”
张锐翔回过头,看到了身后那人之后喊了一声,并向赵贤才简单介绍了一下,不过他脸上倒是没什么惊讶的表情,毕竟他就是和导师一起过来的,看到导师很正常。
“萨奈克教授您好,我很荣幸能来参加这次在普林斯顿大学进行的数学研讨会。”
在得知已经从张锐翔身后走到他身旁的那位,正是张锐翔的导师,《数学年刊》编委会其中的一位编辑彼得·萨奈克之后,赵贤才也是礼貌地对他说道。
“能邀请到你来我们普林斯顿大学进行演讲,同样也是我们学校的荣幸,当初你投稿给我们《数学年刊》的那篇证明埃尔德什等差数列猜想的论文我也有看。
不得不说,你在数学方面真的很有天赋,很有想法。
对了,刚才我在和德利涅教授谈话的时候,他还谈到了你。
我们一起去见见德利涅教授吧。”
彼得·萨奈克笑着对赵贤才说道。
而赵贤才,也是在他说完之后,跟着他一起走到了德利涅教授那边。
“这位就是德利涅教授了,教授,这位就是那位证明了埃尔德什等差数列猜想的赵贤才。”
当赵贤才跟着彼得·萨奈克一起走到一位老人面前的时候,赵贤才这才第一次在现实世界中见到这位已经通过电子邮件有过一番深入交流的数学界的顶尖学者了。
德利涅教授和赵贤才以前在照片上看到的一样,有着和许多数学家相同的聪明绝顶的发型,或许是因为上了年纪的缘故,他的面庞看起来也是十分的慈祥。
这个时候,德利涅正在和一位同样已经花白了头发的人聊着天。
当彼得·萨奈克走到他面前之后,他这才将注意力放到萨奈克和赵贤才身上来。
“你好,你真年轻啊!
虽然我一直都知道你很年轻,但这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见到你,而不是通过文字认识你,我还是为你的年轻感到惊讶。”
德利涅在看到赵贤才之后,发出了和刚才彼得·萨奈克看到赵贤才时一样的惊叹。
惊叹过后,德利涅子爵又向赵贤才介绍了他身旁刚刚还和他聊天的那位。
“这位是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数学荣休教授,本尼迪克特·格罗斯。”
德利涅向赵贤才介绍道,由于刚刚萨奈克已经向他们介绍过了赵贤才,所以他也没有再向格罗斯说赵贤才的事情。
毕竟格罗斯也是在场众多因为赵贤才才来参加普林斯顿大学今年这场数学研讨会的人之一,对于赵贤才的情况,德利涅自然也不用向他再做过多介绍了。
“原来您就是格罗斯教授?
您好您好,您是第一个使用p进数来寻找希尔伯特23问中的第12问所要求的数字构建块的人,您的一些研究对我和后来许多学者帮助都很大。”
听德利涅教授介绍完,赵贤才也是一脸的惊讶,因为他怎么都没想到在这里居然会遇到格罗斯。
他做的报告,是关于埃尔德什-赵等差数列定理的。
而格罗斯教授的研究,则主要是在自守形式以及其他一些与埃尔德什等差数列猜想证明过程中不相干的领域,要真说联系,也就是格罗斯教授对于数论这个大的领域也有一些研究了。
“你说的是我那个关于阿贝尔扩张的p进数论?怎么,你对于将只适用于有理数域下阿贝尔扩张的克罗内克-韦伯定理扩展到任意的代数数域也有研究?”
听赵贤才这么一说,格罗斯也是十分感兴趣地问道。
一旁的德利涅和彼得·萨奈克也都好奇地看向赵贤才,因为对于赵贤才这样一位新出的数学天才,他们也都算是有些了解了。
赵贤才以前的经历虽然也不算上平平无奇,至少还在IMO竞赛中以满分拿了个金牌,但至今为止,他一共也就发表过两篇论文,一篇是“奇异积分微分方程在黎曼-希尔伯特问题中的可解性”,虽然对于当时还是一个本科生的赵贤才来说,能独自发这样一篇论文已经很了不起了。
但也就仅此而已,这样一篇论文只要是稍微优秀一些的博士生都能发表。
更何况赵贤才的第二篇论文是关于埃尔德什等差数列猜想的证明,他那第一篇论文在这第二篇论文的光芒下就更显得微不足道了。
不过不管这两篇论文的影响,单从这两篇论文的研究方向看来,他们怎么都看不出这是怎么和将克罗内克-韦伯定理推广到任意的代数数域上去这个方向扯上关系的。
“对,我现在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最近灵感颇丰,相信不久之后应该就会有一些成果了。”赵贤才点了点头道。
“我一位学生的学生在这方面研究也有些年头了,听说他们很快也会有一些成果出来。
这么看来,你还得加把劲啊,要不然可会被抢先了哦。”
听赵贤才说完他正在进行关于阿贝尔扩张的研究之后,格罗斯在惊讶之后,反倒笑着对赵贤才说道。
“格罗斯教授,您说的是杜克大学的萨米特·达斯古普塔(Samit Dasgupta)吧?他之前发表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对我的影响的确也很大。
特别是他在2009年的时候,联合麦吉尔大学的亨利·达蒙(Henri Darmon)和波士顿大学的罗伯特·波拉克(Robert Pollack)在《数学年刊》上发表的那篇标题为《希尔伯特模形式和格罗斯-斯塔克猜想》的文章,我收获颇丰。
他们在那篇文章中,对于格罗斯-斯塔克猜想的部分证明……”
赵贤才开始说起了他之前看的一些文献带给自己的影响。
听赵贤才说完之后,眼前的三位教授们这才确信,赵贤肯定不是初涉该领域,他对这一方面了解的的确很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