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灵活的胖子
作者:十月廿二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     
    当天下午,1121号原型机又进行了一次长距离滑跑试验。
    而最终的首飞,则被安排在了第二天。
    试飞员还是常浩南的老熟人。
    付国祥。
    登机之前,常浩南还专门到飞行简报室跟对方聊了聊。
    然后才发现,后者此时已经晋升成了空军大校。
    就他的年龄来说,绝对算得上是进步神速了。
    似乎是注意到了常浩南的目光正盯着旁边衣架上的作训服军衔,付国祥一边整理飞行装具一边开口道:
    “这次晋升能轮到我,也是多亏了最近几年参与的试飞够多,几乎全军一半的新型号原型机和验证机我都飞过。”
    常浩南两世都没加入军籍,因此这倒是他从未了解过的领域,于是好奇道:
    “我知道飞行时长对飞行员来说很重要,不过你们还有机型数量方面的考核标准?”
    “那是当然,”
    付国祥点点头,一边回答一边开始填飞行计划单:
    “试飞员嘛,能被选进来的,其实都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鸟了,4000小时和3000小时中间其实未必有太大差别,但是多飞一个机型和少飞一个机型,很多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
    “就比如我,不说更早的时候,光是最近四年就飞过歼8c、歼8iiact、歼11a、歼11am,还有全军总共只有不到五个人飞过的f14,相当于把国产、苏制和美制飞机都体验过一遍,哪怕在试飞员这个行当里面,有这种经验的都是极少数……”
    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付国祥的语气中满是自豪,还有兴奋。
    其实单论型号,华夏试飞员里面飞过三国家飞机的并不少。
    只不过其中的第三种,多数情况下是法制型号。
    80年代跟西方关系好的那会,有不少飞行员参与过法国空军提供的训练,还考虑过采购法国飞机。
    所以,飞过阿尔法喷气、幻影2000和幻影f1的人不少。
    但f14,那可是稀罕东西。
    或者说华夏飞行员接触过变后掠翼飞机的,都是极少数。
    ……
    上午十点,付国祥坐进1121号原型机的机舱,开始进行起飞之前的最后检查。
    旁边一架经过专门改装的歼11as战斗机也正在一群地勤人员的伺候下准备启动。
    按照计划,这架飞机将会承担伴飞和光学观察任务。
    “这是鸟枪换炮了啊……”
    指挥中心里面,常浩南把两只手对着揣进棉衣的袖子,看着远处停机坪上忙碌的人车说道。
    何明自然知道,这句话指的是那架用作伴飞的飞机。
    “没办法,毕竟试飞机型的性能越来越好了,老型号很多时候跟不上要求。”
    何明回答道:
    “像之前歼8c首飞那会,伴飞的是一架歼教6,速度慢、视野差不说,关键是航程太短,现在这重型机试飞,一次上天两三个小时都正常,靠老型号根本跟不下来,有时候中间还得换机。”
    “所以我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03批次歼11as后面额外排产了一架留在厂里面,除了做伴飞之外,也可以用来帮兄弟单位测试一些新设备什么的,毕竟飞机够大,改起来也方便。”
    华夏空军的大量订单,加上来自波斯空军的两个大活,112厂如今完全当得起一声财大气粗。
    而且,这种也算是长线投资。
    虽然何明说是“帮”着测试新设备。
    但如果实际操作起来,肯定不可能白干。
    尤其是最近一两年,或许是受到从歼7f到几个自筹经费项目连续成功的鼓舞,很多厂所都开始捉摸着在没有军队订单的情况下自行发挥主观能动性,研发一些面向国际市场的产品。
    而这些东西显然不可能用空军平台来测试。
    那么,112厂就可以从中赚上一笔。
    而且,旱涝保收――
    这就像淘金热的时候,淘金者未必能赚钱,但赚淘金者钱的人肯定能发财一样。
    “所以……已经有人找过你们做测试了么?”
    常浩南有些好奇地问道。
    这个问题引来一阵沉默。
    “好吧……暂时还没有。”
    何明先是叹了口气。
    但很快又重新振作起来:
    “不过,我想以后肯定会有的。”
    就在二人聊天的功夫,付国祥驾驶的1121号机已经沿着滑行道驶上了起飞准备位置。
    “1121号原型机检查完毕,可以起飞……”
    “……”
    日复一日,飞行员和塔台的对话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平淡到甚至让人觉得有些无聊。
    但对于这里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宁肯整个职业生涯都能这样无聊下去。
    毕竟,试飞工作如果刺激起来,一般不会是什么好事……
    站在塔台的角度,常浩南可以看到,跑道侧面被画上了一条条等距的横线,应该是为了直观看出飞机的起飞或着陆距离。
    站在窗前的一排人几乎不约而同地紧盯着1121号机的后轮。
    在刚过第六条线的时候,飞机轻盈离地。
    “好!”
    何明一手拿着望远镜,另一只手在空中挥了一下拳头。
    “这一条线是50米?”
    常浩南大概有了猜测。
    新机体的结构重量本来就低,再加上换掉了原来那个尺寸惊天动地的n001雷达,因此实际下线的歼11b空重相比老型号轻了足足800kg之多。
    哪怕是双发重型战斗机的体量,这也不是个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
    因此,起飞距离相比于只是换发的歼11ws验证机必定会有一个提高。
    “没错。”
    何明点点头。
    而这个时候,离地的1121号机已经开始了近乎垂直的爬升。
    当然,垂直爬升这个动作本身,哪怕是老苏27sk也能完成。
    但是。
    这架飞机从接近水平到机头垂直向上的过程,却异常迅猛。
    甚至让常浩南有了点当时看歼10首飞的感觉。
    要知道,后者是一架鸭式布局的飞机,先天具备抬头力矩。
    而常规结构的歼11要想实现抬头,本质上是需要像跷跷板一样,让负升力把水平尾翼往下压。
    考虑到总升力的问题,这个效率一般都会设计的比较保守。
    越大的飞机,这个情况就会越明显。
    这也是为什么像f15、苏27、f14这样的重型战斗机,明明推重比更强,却依然会让人感觉有些笨重。
    因为机动性和敏捷性,本来就是两个层面的性能。
    而在用上了全新机体之后,敏捷性这个原本的最大短板,显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补强。
    就连座舱里面的付国祥,刚才都被那夸张的抬头速度给惊了一下。
    “有点意思……”
    他注视着眼前的高度表,一直到上面的数字显示为02500,然后才改平了飞机。
    大概20秒之后,负责伴飞的那架歼11as,也跟着爬升到了相同的位置。
    “准备执行试飞科目。”
    付国祥在无线电中报告道。
    按照试飞计划,最先进行的是十几项常规项目,主要测试飞机的基本飞行能力。
    不过,得益于歼11的超长航程,这个过程结束后并不需要马上返航。
    而是可以继续进行其它科目。
    当然,毕竟是结构大改之后的第一次飞行,不可能直接上特别高的强度。
    但其中有一项是付国祥很感兴趣的。
    ……
    半小时后,完成一轮循环飞行的付国祥重新架机回到北陵机场上空。
    他把飞机完全改平,然后稍稍推动节流阀,把速度逐渐积累到950km/h的高亚音速状态。
    在最老型号的苏27sk上面,由于结构强度问题,整个跨音速段的飞行性能都会被飞控限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而歼11am通过修改飞控,把产生限制的速度段精确到了两个50km的范围内。
    不过因为硬件没什么变化,所以总归还是有缺陷。
    但歼11b/苏27sm使用的二阶段升级机体,则计划从硬件上彻底消除这个隐患。
    确认速度达到测试标准之后,付国祥向右猛地一个带杆――
    熟悉的天旋地转感传来。
    飞机开始进行滚转。
    作为试飞员,付国祥即便在这种环境下仍然可以保持绝对清醒。
    “7.6秒。”
    连续三圈滚转结束后,付国祥看向计时器。
    7.6秒,三圈,1080°。
    差不多140°/s的滚转率。
    很明显。
    升级,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