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母子正文卷第九百三十二章哎呀我说命运呐皇帝所言既合理又不合理,可惜胡恒秋总结不出来。
楚清的采玉队确实没有发生这些事故,那是因为队伍里有楚清这个人存在。
楚清知道高原反应,其实大宣应该也有医者知道,毕竟大宣也不是没有高原地区。
但是,古籍所记载的高原反应很少,即便存在也只是描述症状,比如“跬步作喘”、“过者必喘”或“过者喘不醒”。
且多会先判定“水土不服”,再因患者面色而归为“瘴毒”。
所以如果楚清不把高原反应这件事广而告之,估计大宣不能有更明白的人。
无形中,这个医学知识被楚清垄断了。
而事实上,知识被垄断,除了是社会上层阶级有意为之,还有一个避免不了的原因:人口流动性差。
这问题可就深了。
人口流动性差,表面看是因为运输不发达,进而归结为工业不发达,内在原因却是土地制度。
人是被土地拴牢的,祖祖辈辈都被拴在同一个地方,所以他们很少能得到外面的信息。
而知识的传播,离不开文字和语言。
文字,指书籍,被上层阶级所垄断;语言,指口耳相传,人都被牢牢拴在土地上离不开,又如何得到远方的信息?
楚清可以把进入高原后会产生的不适,化解在日常生活中,家里小子们听命令习惯了,也不会去求甚解。
如今小子们不知道为何会有高原反应,但是他们知道该如何做,平日多吃些什么保养身体。
甚至他们在适应了高原的低压低氧环境后,能像当地人一样该喝酒喝酒,该吃肉吃肉。
而对于守家在地并不打算出门的人来说,跟他们说这些没有必要,即便说了,人们也会如鸭子听雷一般,只留下“有人水土不服,到了沃斯,撒个尿楞把自己给尿死了”的印象。
所以皇帝不会相信撒尿能死人,别说皇帝不信,随着四皇子同去的太医,若非亲眼所见,不也不敢相信吗?
既然不相信,那就只能是郑春秋的避重就轻之举。
这些都是表面现象。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楚清一直以来给皇帝的印象就是:她干的事情都容易。
让她干什么,她就能干好什么;她自己想干什么,也都能干好什么。
这说明什么?说明那些事情不难啊!
没有人关心过玉矿是如何开采的,本国又不是没有玉矿,再说玉矿也不是他们的。
没有人关心过沃斯国玉矿位置,那里的地理气候环境如何,又不是他们去凿石头,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他们只需要知道楚清获得多少他们得不到的好处就是。
皇帝的这种印象不仅来自与楚清的成功率,更来自朝臣对楚清的一贯打压和否定——
楚清说出的理论,都能在书籍上找到;
楚清做的事,前人们已有开端,比如棉花棉布,人家沃斯早已有之,就算没有楚清,大宣一样不愁;
楚清的那些图纸,无非是她所雇工匠研究出来,她只是过过手而已,总之,楚清做事,一是靠拾前人牙慧,二是靠皇帝给颜面。
甚至郑春秋更总结过“楚清是曾为朝廷做过贡献,可那也是她身为大宣子民的本分,更遑论她也因此得到朝廷重用;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