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西北战神
作者:云天侠雕   三国战神马孟起最新章节     
    三国战神马孟起虎牢关下,小将扬名第四百章西北战神兴平八年,马超带领部队得胜回朝,自北方草原进入长安,一路秋毫无犯,沿途百姓箪食壶浆,夹道欢迎。经过此举,马家在关中之地,已经是尽得人心了。

    尽管之前马超出兵北方,庞德南下南阳,关中兵力空虚,朝廷一度有派人攻入潼关,趁着马家军实力虚弱之时,拿下这汉室的龙兴之地三辅,但是由于自身也面临着周边日益强大的诸侯的威胁,以及对马家的忌惮,因此一直犹豫着没有出手。

    当时关于此事的争执,可是说是遍布了整个洛阳朝廷的所有掌权者。不管是皇帝、三公还是一些手握兵权的将军,个个都站出来表态,洛阳嘉德殿里面,众人争吵得面红耳赤,甚至都顾不上让外人笑话了。

    而马超之所以在后来能够得知这件事情,也是由于他马家已经收买了朝中少数中底层官员,虽然这些人以目前的力量很难在朝堂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为马家声援,但是通过他们获取一些基础的情报之类的,还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朝廷面临的形势过于艰难,再加上数年前的大战阳朝廷实力的削弱极为严重,如今的他们,尚且没有从中恢复过来。再想起马家军最近十年来的战绩,虽说也不至于让人望而却步,但至少也是表现不俗,甚至有时候还能够以弱击强,获得胜利。

    因此,出于对马家的忌惮,以及多年来在潼关之下吃过的亏,朝廷之中,不同意趁机出兵的人占据了多数。而兴平七年年底,老将卢植在凛冬时节与世长辞,更是使得朝廷面临着良将难得,出征难度再度加大,主战派的观点更加难以站得住脚了。

    可以说,错过了这一次机会,朝廷就再也没有力量压制马家的发展壮大了。因为,就双方目前的实力以及发展状况来看,除非未来出现什么奇迹,否则的话,这应该就是朝廷最后一次有可能制服马家军的机会了。

    兴平八年夏,马超统帅大军返回长安。

    此次出征战果颇丰,原本已经大伤元气的南匈奴,被马超抓住机会,彻底歼灭。南匈奴单于呼厨泉,被马超亲自斩首,左贤王刘豹也被马家军所俘虏。自此,困扰东汉王朝上百年的南匈奴,除了少部分族人趁乱远离北方草原,沿着当初北匈奴逃亡的路线,自西域之北逃窜以外,剩余的尽皆被马家军或斩或俘虏,南匈奴就此灭亡。

    南匈奴灭亡之后,整个河套地区彻底被收复,阴山以南尽皆成为大汉领土,马超还在边境处设立了好几处军事要塞,留下上万精锐部队拒险驻守,以防备可能出现的敌人。自此之后,东汉王朝的在北方的版图,也可以说是快要接近巅峰时期的水准了。

    至于在阴山之北,最近几十年来草原上的王者鲜卑,在马超歼灭南匈奴的过程中,倒是也想插一手进来。不过,最后在马超和吕布的联手下,只能就此离去。

    马超刚出兵时,鲜卑是抱着看好戏和捡好处的心态的,毕竟虽说他们这几十年发展壮大了,实力远远超过了南匈奴,但是自从檀石槐死后,鲜卑分裂为三部,中部鲜卑虽然名义上是鲜卑单于所在地,但是东部鲜卑和西部鲜卑并不服从于他们,而是拥兵自重,继位的和连在能力和威望上都远远不如檀石槐,平日里又无心于政事军事,进一步导致了鲜卑的内讧和衰落。

    所以,鲜卑一开始,是想要坐山观虎斗,等到南匈奴和马超两败俱伤了,自己再上去占便宜,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少损伤一些兵马就夺得许多利益,还可以假借汉人之手,除掉他们的眼中钉南匈奴。

    结果,马超的攻势实在是太猛烈,南匈奴没有顶住多久,就直接崩溃了。这个时候,鲜卑才意识到不对劲。他们赶紧召集大军,前去围剿马超的部队。正所谓唇亡齿寒,看来汉人兵马的强悍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若是不能趁机将之歼灭,以后的日子怕是不会好过。

    然而,尽管鲜卑的力量比之南匈奴强了不少,但是,马超早就料到这一招了,他设下陷阱,派人前去和并州北部的吕布所部联络,双方联合起来,在阴山之南展开了一场大决战,鲜卑部落措手不及,大败,马超和吕布联手追击,鲜卑溃军自相践踏,死伤无数,二人各自斩首上万,俘虏更是不计其数。

    经此一役,鲜卑部落也算是大伤元气,尽管他们比南匈奴强得多,尽管马家军在此战之后已经损失颇重,但慑于其威势,鲜卑还是放弃了继续攻击的打算。

    如此一来,北方边境的外患,算是暂时性地被马超等人清除了,至少数年之内,怕是再无胡人敢于入侵大汉边郡了。

    马超此番功劳不小,在回军长安,解决了一些关中之地悬置已久的军政大事之后,便开始带兵出潼关,前往朝廷觐见皇帝。

    觐见一说实在是敬称,以马家军现在的情况,虽说公然造反不至于,像昔年的董卓那样威胁汉室、架空皇帝也未必,但是像一个普通封疆大吏一样入朝述职,肯定不是马超现在的意思。

    最简单证据就在于,马超是带兵进入河洛,觐见皇帝的。在处理完了关中军政大事之后,马家重新调整了内部的军事力量分布,此次进入河洛,马超所统率的,正是伴随他北征草原、经历了一番血战的一万雄狮。

    虽说这样子也有名正言顺之示意,毕竟马超带领着这支部队为朝廷做了很大贡献,这番入京,自然也要为其请功。但是,不要忘了,这同样是马家所掌控的军事力量里面,最为骁勇善战的一万人。

    看到这个架势之后,朝廷哪敢说别的。再加上马超与当年的董卓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马超只要实际利益,对于朝廷和诸位大臣、各大世家,在表面上给予了极度的尊重,丝毫没有侵犯他们的颜面和尊严。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利用大义指责马超,号召底层百姓和士兵起来反抗马家军,那是万万做不到的了。

    马超最终受封车骑将军,乡侯,被朝廷赐予了开府之权,可自行任命麾下官吏,率军屯驻关中,并有权替朝廷讨伐天下不臣。

    再加上其父马腾的征西将军和凉州牧,可以说,整个西北之地,已经成为了马家的自留地。

    而得到这些利益的马超,并没有得寸进尺,更一步威逼朝廷。一方面是马家的实力还不足以代汉自立,与天下诸侯相对抗,并一统天下,一方面是他对此兴趣也不是很大。

    以后的十年里,马超便活跃在西北之地的疆场上,虽说如今的关中和凉州已经蒸蒸日上,发展速度还算不错。但外患也并没有彻底清除,马超花了十年时间,做了三件事情:灭了鲜卑,收复了西域,收编了汉室周边的其他部落,将汉室在西部和北部的疆土扩展到了极盛时期的水平,彻底解决了外敌入侵问题,保证了边境在此后数十年的安稳。

    因为这样的贡献,马超被封为大将军,扶风侯,而在这十年里,并州和汉中,最终也成为了马家的势力范围。朝廷对于马家越来越恐惧,但马超对朝廷却依旧恭敬。

    在关东、河北以及南方,天下割据的局面还没有彻底结束,但到了这个时候,马家自称一句天下最强诸侯,怕是再也没有人敢于不服了。

    所有人都等着马超做出什么僭越之事,但等了十年却依旧没有等到,虽说如今的马超也不到四十,春秋鼎盛,但他所志不在此,哪怕是死后洪水滔天,也不管他了。保境安民的责任和建功立业的追求能够达到,尽力提高治下人民生活水平的愿望能够实现,别的天下大事,也就不在他的重点关注范围之内了。

    更何况,他未必有那个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