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理科生的爱情(7K求订阅)
作者:躺平青年啊   重生84:我要上大学最新章节     
    杨兴武听着赵晓雅的叮嘱,当即点了点头。
    “放心吧!我有分寸的。”
    “你知道就好,你这个相机刚用了一年多,还是新的,再买新的也是浪费!”
    “嗯,我知道的。”
    杨兴武点了点头,指着山下的漫山遍野的红叶说道:
    “你看这里的风景独好,坐在这块石头上往下看,颇有一种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感觉。
    小时候读到沁园春的时候,还有些不太理解,如今坐在这里,看着山下漫山遍野的红叶,现在可以体会到领袖当年的想法了。”
    赵晓雅顺着杨兴武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时值深秋,香山的树叶红了大半,坐在峰顶向下望去确实有种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
    “确实!若非已在词牌中写了地点,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香山写出来的呢?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光是朗诵出来就知道那是有多么崇高的理想!”
    赵晓雅说到这里有些憧憬起来。
    “那确实是个璀璨的年代,好在苦难已经过去,国家正在大踏步地发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
    在时代的浪潮之下,我们也会承担起我们的责任,正如沁园春雪所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杨兴武闻言感慨万千,来到这個时代一年多的时间,他看到了太多的黑暗,也见识过不少光明,心态转变以后,他也算是融入了这个时代,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赵晓雅听着杨兴武的话,盯着杨兴武看了好了一会儿。
    察觉到女友的目光,杨兴武问道:
    “怎么?我脸上有土吗?”
    “感觉你变了。”
    “哪里变了?”
    “从里到外,从气质到心态,感觉你变化蛮大的。”
    赵晓雅说完目光炯炯地看向杨兴武。
    “那你说这种变化是好是坏?和你原先的设想有没有太大的落差?”
    “说不上来,可能是好事儿吧!”
    赵晓雅听到杨兴武的问题,想了想说道。
    “哦?何以见得?”
    “还记得五月份的采访吗?”
    “当然,说起来那时咱们第二次正式相识呢?第一次是你跟李学姐来经济楼找我!”
    杨兴武说到这里,想起两人之间的事情,不禁有些感慨,两人结缘于图书馆,上半年若非自己突然离开去了羊城,或许还能更早相识吧!
    不过也正因为他去了羊城,才有了后续的采访。
    如此看来倒也算不得是件坏事儿!
    “还记得那时候的你,自信从容,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握当中,意气风发!”
    赵晓雅听到这话笑了笑,说起了当时的感受。
    “我有这么好?”
    杨兴武闻言有些惊讶!
    “是啊!当时的你意气风发!李学姐还一直夸你呢?
    可惜再见你的时候,你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判若两人,变得有些颓废,你还记得当时我问你的理想吗?”
    杨兴武闻言笑着点了点头。
    “当然!我希望有间房子!”
    “是啊!谁能想到全国大状元的理想,居然只是想有间自己的屋子,想必只要说出来就能笑掉不少人的大牙吧!
    好在军训结束后,你的心态转变了不少,特别是慰问完老山的战士后。
    如今的你,自信从容之外,又多了些许的张扬!
    听到大气磅礴的诗词,换做以往的你,可能会赞赏几句。
    如今的你居然喊出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故去的人固然很优秀,但那已是过去。
    未来还要向前看,落后就要挨打,并不是说说而已,清朝之前的国家那么强盛,万邦臣服!
    清朝继承大统落后了,还不是在列强的枪炮下崩溃!
    先辈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新时代的我们自当秉承先辈遗志,建设我们的国家。”
    “是啊!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是我们的时代,也是我们的使命!”
    两人说完相视一笑。
    在山顶休息了好一会儿,这才下山。
    杨兴武率先爬下香炉峰,再转身接应赵晓雅。
    下了山峰后,两人又在山里转悠了起来,香山静宜园,是清朝“三山五园”中的一山一园。
    静宜园合共二十八景,早已十不存一,早就被英法列强洗劫一空,如今勤政殿只剩下个地基,玉华岫烧毁了,香山寺更是只剩正殿前的石屏、石坊柱、石阶、石础。
    只有寺内的娑罗树歌碑、听法松、寺前的知乐濠等尚保存完好。
    看着满目疮痍的香山,两人的心情沉重不少。
    “咦!杨同学、赵同学还真是巧啊!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你们了,你这是来赏红叶吗?”
    杨兴武听到声音,抬头看到迎面走来的张小冬。
    “是啊!你也是吗?一起逛逛?”
    杨兴武大大方方地邀请道。
    “我是来写生的,现在正是香山红叶的最佳观赏期,我们油画系今天都来了,一起作画!杨同学和赵同学要不要来看看?”
    杨兴武闻言看向了身旁的赵晓雅,看到赵晓雅点头,这才开口:
    “好啊!正好去看看各位同学们的大作!”
    “杨同学过奖了,我们只是来找找灵感,借此机会顺便看看这一个多月来的训练成果,顺便还能躲躲清净!”
    张小冬听到杨兴武夸赞,连忙摆了摆手,带着杨兴武和赵晓雅往画画的地方走去。
    “张同学怎么回事?学校不是清净的地方吗?怎么跑到山里来躲清净了?”
    杨兴武和赵晓雅听到这话疑惑不已。
    “前几天有关你的报道一出,我们学校就成了香饽饽,天天来拜访的各种企业不少,话里话外都是让我们帮忙画油画的。
    靳老师他们不同意,结果弄的很不愉快,前两天好不容易妥协了,贸易团临时招募了几十个有绘画基
    础的人,让靳老师他们帮忙培训,教学进度都有些受到影响,这不今天一大早,詹老师就带我们来这里躲清净了么?”
    杨兴武听到这话有些尴尬。
    “抱歉!张同学,没想到会给你们带去困扰,我本来打算等过几天钱到账后,就去给你们结算尾款,没想到还有这档子事儿!”
    “杨同学不用如此,靳老师他们说这事儿不怪你,只能说外汇动人心,这才让不少人动了歪心思。
    何况你不说,别人就不知道了?有些事情是躲不掉的。”
    “话不能这么说,如果我当时不提你们的话,估计你们也没这么快被找到,更不用来此地躲清净!”
    杨兴武闻言有些自责。
    “杨同学不用如此,现在已经有了妥善的办法,热闹一阵子,我们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到了,这就是我们画画的地方。”
    张小冬带着杨兴武和赵晓雅,来到一处山谷,黄栌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正红。
    张小冬带着杨兴武和赵晓雅两人参观众人的画作。
    画布上的红叶色彩对比明显,杨兴武看着画布上若隐若现的山头,以及不少红叶的油画问道:
    “张同学这是谁的画?感觉很有意境!”
    “是嘛?你想到了什么?”
    张小冬听到杨兴武的话来了兴趣。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不错!这幅作品就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李老师曾用水墨画创作过,莪用的是油画!”
    张小冬为两人解释着。
    “看来张同学这是要走出自己的路了,恭喜恭喜啊!”
    “是啊!这色彩对比这么明艳!”
    “哈哈!两位同学过奖了。”
    张小冬听到两人的夸赞很是高兴,热情地给两人讲解众人的画作,三人聊了许久这才分别。
    告别张小冬后,杨兴武带着女友下了香山,出了东宫门,一路下山走到了植物园。
    植物园就在香山脚下,建立于56年,其规划面积400公顷,东西向最大距离约3.5千米,南北向最大距离约2.5千米。
    此时的植物园还没有科普馆和温室馆,植物园内的丁香园和木兰园建成比较早,桃花园建成于前年,这三个园花期已过,至于月季园和梅园都还没影儿呢,倒是竹园已经建成了不少。
    杨兴武和赵晓雅两人走在植物园里看着有些萧瑟的场景,觉得有些单调。
    好在植物园除了植物以外还有曹雪芹纪念馆,是前年四月刚刚对游客开放的。
    据说此地曾是曹雪芹著书之所,特地在此建立了纪念馆,曹雪芹纪念馆是一排坐北朝南的清式平房,占地面积约3000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馆藏主要有与曹雪芹身世相关的文物,曹雪芹一家与正白旗村有关的文物,以及名著《红楼梦》所描述的实物仿制品等。
    杨兴武对于《红楼梦》了解的不多,大多数时候都是赵晓雅在一旁讲解,两人一边看一边参观。
    “据说《红楼梦》要拍电视了,你知道吗?”
    “听说过,只是没有太在意。”
    杨兴武听到女友的问题,87版红楼梦他本来就不感兴趣,了解的自然也就少,倒是贾母的那番对于才子佳人的讽刺,写尽了对落魄文人的自我意淫和讥讽!
    “我倒是有些期待电视会拍成什么样?”
    赵晓雅自顾自地说了一句,眼看杨兴武不太感兴趣,也没再深入谈这个事情,两人简单地参观了一番纪念馆后就离开了。
    离开曹雪芹纪念馆后,两人又在植物园里逛了起来。
    寒秋时节,植物园里万物凋敝。
    说起来植物园里沉眠了不少知名人物,京剧大家梅兰芳,大军阀孙传芳,以及梁启超,还有双清别墅的主人熊希龄等人。
    前面三个都是比较大的墓园。
    杨兴武和赵晓雅一路看一路参观,来到了梁启超墓。
    此墓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设计。
    墓园背倚西山,坐北朝南,北高南低,东西宽约90米,南北长约100米,面积4300平。
    四周环围矮石墙,墓园内栽满松柏。
    墓是梁启超和夫人的合葬墓,碑前有供台,两侧各有一段带雕饰的直角形衬墙。
    墓碑、墓顶及供台衬墙,均为土黄色花岗岩雕筑而成,前后连接,浑然一体。
    杨兴武和赵晓雅参观了一番墓园,又来到了西边的林地,逛了起来。
    “他的少年中国说现在读来犹自振聋发聩!”
    “是啊!确实写的不错,特别是那句少年强则国强!”
    “那你觉得他提倡的一夫一妻怎么样?”
    赵晓雅说完看向了杨兴武。
    “提议不错,可惜他自己都遵守不了。”
    “心口不一的典范!”
    “不过是双标罢了!”
    “什么是双标?”
    赵晓雅听到这个说法,有些好奇。
    “双重标准,宽于律己,严于律人,只挑对自己有利的解释,对自己不利的则视而不见!”
    “不错,这个“双标”说的的很是形象。”
    赵晓雅听到男友的解释点了点头。
    对于历史人物,杨兴武一开始还有些所谓的历史滤镜,在他真正融入到这个时代以后发现,这不过是美化后的结果。
    很多人其实并没有说的那么好,即便是宣扬人口论的京大老校长,自家孩子也不少,却让别人只生一两个,得亏现在网络不发达,不然早就被骂祖宗十八代了。
    至于康梁这对师生可谓是鼓吹一夫一妻的急先锋,但放到自己身上却从未践行过!
    好比现在天天鼓吹献血有好处,却从不见大老爷们献血!
    “或许文人本就是如此滥情,一个个标榜自己是道德君子,到头来不过是个道貌岸然的小人。
    走吧!不说这个了,晦气!”
    杨兴武说完拉着赵晓雅径直离开了,两人走到熊希龄墓前,祭拜了一番,这才离开植物园。
    傍晚,回到学校后,两人一起吃过晚饭,杨兴武这才把赵
    晓雅送回到了女生宿舍楼下。
    ……
    中原,省城,教育局。
    李付华到了办公室后,倒了一杯茶水,这才走到办公桌前坐下,开始工作。
    上午十点多,秘书敲门送进来了几份报纸。
    “李老师,这都是最近从京城那边送过来的报纸!”
    李付华看着眼前的一大摞报纸,看向了来人。
    “最近有没有什么大事儿?”
    “有,说起来我还要恭喜李老师呢!李老师还记得去年的杨兴武吗?”
    “全国理科状元杨兴武?”
    李付华有些疑惑的问道。
    “李老师记性可真好,就是他,最近他可是京城炙手可热的人物啊!”
    “哦,这位杨同学做什么了?”
    李付华闻言顿时来了兴趣。
    “李老师,你还是自己看吧!我说出来就不好了。”
    “你呀!行了,我自己看,你先忙吧!”
    李付华听到这话有些哭笑不得,当即挥手让秘书离开了。
    等到秘书走后,李付华拿起桌上的报纸一一看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李付华终于在青年报上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东西。
    李付华当即展开报纸看了起来,在看到头版标题的时候,他越发好奇了起来。
    认真看了十来分钟后,李付华犹自不敢相信,这才短短一年半不到,他们省的大状元,就取得了这么厉害的成绩?
    李付华一连看了好几遍报纸,这才确信,放下报纸想了一会儿,他就接受了这个消息。
    毕竟有全国理科状元的头衔在,杨兴武做出如此成绩,自然不足为奇!
    在这个鼓吹少年天才的时代,杨兴武以17岁的年纪勇夺全国理科状元,要是他的年龄再小个两三岁,新闻取得的效果必然会比现在更大几分。
    想到这些,李付华想起了去年他去给杨兴武报喜时,他还问过杨兴武这个世界经济学是学什么的?
    当时听了杨兴武的解释后,他虽然不懂,也没有太放在心上,毕竟以杨兴武的成绩来说,只要京大不蠢,自然会给杨兴武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
    当时随行的张志英听到杨兴武报的专业时,对杨兴武看重不已,希望杨兴武可以在学习之余,多多请教一下京大的经济专家们该如何振兴一拖厂?
    他本以为再次听到杨兴武的消息得等到他毕业的时候,没想到这才一年半的时间,这位杨兴武同学就创汇蹚路成功,更是豪取百万美元。
    百万美元的创汇成绩,放在洛市和安市两个地区不显山不露水,要是放在豫东那些种地为主的城市里,绝对可以披红挂彩游街庆祝了。
    想到报纸上的采访,李付华不禁感慨起来。
    “好一个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这不就是最好的劝学案例吗?
    想到这些,李付华当即拿起电话打了出去,没多久省城各个报社悉数到齐!
    “李老师,您这边有什么安排?”
    “这是上周的青年报头版内容,你们先看看吧!”
    李付华说着把报纸递了过去。
    几位记者接过去看了起来,没多久众人纷纷激动不已。
    “李老师,这说的是去年的全国状元杨兴武同学吗?”
    “对!”
    “好啊!太好了,没想到杨同学这么厉害,不愧是咱们家乡走出去的人,就是厉害!”
    “是嘞!我去年采访过他,他那是候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学生读书时!
    如今时隔一年半,他说出了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特别是他在京大学习期间,两次去了羊城参观调研,可谓是真正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杨同学真是天下学子楷模!”
    “是啊!报纸上说杨同学这一年来都在矜矜业业地学习,学习成绩更是稳居第一,充分说明了杨同学的厉害!”
    “是啊!杨同学太厉害了,我们还没咋出过省呢,这位杨同学家跑遍了南北方!”
    “谁让人家是大状元呢?这个你可嫉妒不来!”
    “是啊!”
    李付华听着一众记者的讨论,心里也乐开了花。
    “好了,都别争了,既然青年报报道了,你们再查查还有那些报纸报道,杨同学是咱们家乡人,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于情于理都得好好宣传宣传!”
    “李老师,你放心!”
    “是嘞!李老师,放心,俺们肯定给办的漂漂亮亮地。”
    “对,相信这报道出来之后,读书的孩子又能多少不少,对于孩子也有好处!”
    “行,那就麻烦几位同志了。”
    李付华闻言朝着众人感谢了一番。
    “李老师客气了。”
    “就是,李老师太客气了,等我们消息就好。”
    几位记者与李付华又客套了一番,这才离开。
    等到众人离开后,李付华坐在办公桌上,陷入了沉思。
    忽然李付华想到了什么,当即拿起电话播了出去。
    “喂!小张啊!我是李付华。”
    “李老师,你有什么吩咐?”
    张志英接起电话,听到李付华自报家门,顿时坐直了身体。
    “没事儿,就是想问问你,杨兴武的消息你知道吗?”
    “知道!四月份的时候,我和杨同学在羊城咱们的招待所见过,还一起吃过饭。
    李老师,我跟你说啊!这杨同学变化可真大啊!
    一年不见,个子长高了不少,人也白净了不少,当时要不是李总工带着他,我都不敢认……”
    李付华听着张志英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杨兴武的事情,很是感兴趣,一连听了十来分钟,李付华再次问道:
    “小张,你们在秋交会见了吗?”
    “啊?没有,李老师,你是有什么事儿吗?”
    张志英听到李付华的问题有些疑惑。
    “这样啊!那你先看看上周一,青年报的头版内容,我一会儿再打过来。”
    李付华说着挂断了电话。
    张志英听着电话里
    传来的忙音一头雾水,想到李付华最后的话,他当即喊人找来了青年报的报纸。
    张志英拿到报纸,当即看了起来。
    十分钟后,张志英看完报纸,有些激动莫名,当即拿起电话打了出去。
    电话接通后,张志英迫不及待的问道:
    “李老师李老师,这杨同学也太厉害了吧!
    上次我见他的时候,他还没有这么厉害,这才半年就这取得这么大的成绩?
    这也太厉害了吧!”
    “哈哈!我刚看到的时候,也惊讶了半天,想打给你你问问,没想到你也是才刚知道!”
    “让李老师见笑了,最近三川要升级,要分割的事情有些多,所以没怎么注意。”
    “据我所知,杨同学是三川人吧!三川成为省级市后,以后可就跟你们洛市没关系了!”
    “那哪能啊?三川现在还没升级,要升级也得过了年,何况咱们和杨同学都是老朋友了,他还能不认咱们吗?
    没想到一年半的时间,杨同学居然这么厉害了,要是等他毕业的,不得上天了?
    我滴个乖乖!看来俺们一拖厂有救了!
    李老师,今年杨同学回来过年的时候,要不咱们把他截住,到时好好请教一番如何?”
    张志英说到这里,越说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李付华听到这话愣了一下,随即就明白了张志英的小心思。
    “行是行,不过杨同学今非昔比!小心适得其反啊!”
    张志英听到这话,当即拍着胸脯保证。
    “李老师放心,咱们又不是土匪,等杨同学到了省城后,咱们假装偶遇,邀请他吃个饭,如果他不同意那就算了,咱们又不是要绑人!”
    “行,那就这样!”
    李付华闻言点了点头。
    李付华和张志英两人又商量了一下细节,这才挂断电话。
    ……
    京大,进入新的一周后,杨兴武的生活也步入了正常学习当中。
    油画已经成功交货,史蒂夫付的外汇算算时间应该也已经到了外汇管理局,至于什么时候能换成人民币发下来,他也不太清楚。
    至于他要申请的拉杆行李箱专利也已经交给了孙教授几人来操作。
    杨兴武准备的三万美金,分摊到这些国家里面,每个国家都有三千多美金,这些钱除了用以申请专利以外,前五年的专利费也足够缴纳了。
    此时国内的专利法刚颁布实施不到一年,一切还不完善,国外的专利申请通过之后,要在第三到五年的时候,缴纳专利费用,也可以提前缴纳,否则专利就会过期,专利过期后,到时他申请的这些专利就成了废纸,这还是孙老师他们着重提醒他的,光是申请专利根本用不了这么多钱。
    白皮猪的事情他已经委托给了刘跃华和孙俊才。
    有他们帮忙自己也没这么大的压力。
    接下来的日子,他也闲了下来,与赵晓雅正式确定关系的两个多月以来,加上昨天,两人一共才出去了玩了两次,想到这里杨兴武觉得对女友有些亏欠。
    如今距离女友的生日也不远了,今天是11月18日,距离赵晓雅18岁的生日只有11天的时间。
    他也该着手准备生日礼物了。
    身为理科生,他写不来那些感人的诗歌,写首三行诗估计还凑合,再长点的诗他好像还真没什么印象。
    好在身为理科生,他还能搞个diy手工出来,这玩意也算是理科生的用心之作吧!
    至于要做什么东西,杨兴武心里想了一下就有了答案。
    如今已经进入了冬季,做个唇膏和口红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有了想法之后,杨兴武当即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