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来。”
没有等有人跳出来瞎哔哔,朱由校一挥手,就有人奉上了一整套的侯爵服饰。
从小太监的手中拿起冠戴,朱由校走下了丹陛。
大明的冠戴制度,是在宋代梁冠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更进一步细节上的补充,其中一梁至七梁为九至一品官,勋爵为超品,伯爵和侯爵同为戴七梁冠,公爵为专供八梁冠。
为了与官员区分,侯爵的冠戴上则加有笼巾貂蝉、立笔、香草等装饰,前后使用玳瑁为蝉,并且左插雉尾。
“陛下,臣。”
看着皇帝,走向自己的皇帝,熊廷弼嘴蠕动几下,不待说话,就见皇帝从他的头上取下了本来的冠戴,而后将手中的冠戴扣在了自己的头上。
替熊廷弼正好冠戴后,朱由校退后一步,看着精神了一些的熊廷弼,满意的点了点头。
“朕与熊爱卿书信往来许久,但这还是第一次相见吧。”
这时,朱由校才终于开口道。
“回陛下,确是如此。”
看着眼前年轻的皇帝,熊廷弼不敢怠慢,连忙道。
“但从陛下与臣的书信中,臣亦能感觉到陛下之远见,敬佩非常。”
谁说熊廷弼不会拍马屁了。
这既然能亲自见到皇帝,那肯定就是要说几句好话了。
“朕不过拾人牙慧,那里能到能让熊爱卿敬佩的程度。”
挥了挥手,朱由校笑着坐回到龙椅上。
转头看了眼刘时敏,就见到刘时敏一甩拂尘,吊着嗓子大声喊道。
“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
见到皇帝的这一手,内阁首辅、六部尚书、熊廷弼、孙承宗这些早得到消息的人,自是无动于衷,而其他的人嘛。
兵科给事中薛凤翔刚迈出了一只脚,但随即就收了回去。
大喜的日子,还是不要给皇帝,给大伙儿添堵了。
“退朝~”
见到没人往出来跳,朱由校起身就进了后殿。
而随着刘时敏的一声高呼,文华殿上的群臣也纷纷列队离开。
不过在这之前,刘时敏还是下了丹陛,对着一些需要单独面见皇帝的人道。
“熊经略,孙巡抚,请。”
“请。”
从辽东回来的两个封疆大吏,加上内阁辅臣、六部尚书,英国公、定国公,以及跟着熊廷弼回来的众多将校,一起来到了西苑之中。
紫禁城,谁爱待谁待。
被人引着进了西苑后,先去放水,然后休息一会儿后,众人材在万寿殿的万寿殿外等候皇帝。
“江夏侯。”
万寿殿门口,一众官员分了好几坨,英国公张维贤和定国公徐希臯两人,满脸笑意,一左一右的拉着熊廷弼闲聊。
“今后,可还需要江夏侯多担待一二啊。”
“不敢,不敢。”
虽说常干伸手要打笑脸人的事儿,但熊廷弼对眼前的这两位,是没什么恶感的。
一个是没必要,他又不知道人干了啥坏事。
二个是这位定国公徐希臯,可谓是皇帝的准丈人。
他虽然封侯有些飘,但还没飘道这程度。
“这话说到那里去了。”
早就被皇帝嘱咐过的张维贤闻言,拍着熊廷弼的肩膀道。
“自我家先祖张辅战死土木堡,我大明的武人,过的苦啊,兵事上总是要受那些个文人置喙,打了胜仗还好说,打了败仗我们这些人就是第一个要砍头的啊。”
“如今,陛下有意重振武风,这今后五军都督府的担子,熊经略要挑起来啊。”
“不错,不错。”
这时,徐希臯也跟着开口道。
“这封了侯,就是我大明的武勋,陛下也希望我等武勋,能多多向熊经略请教,好为我大明出一分力。”
“。。。”
听着眼前两位国公的话,熊廷弼是越听越不对劲。
听到最后,他人都有些麻木。
他怎么感觉,脑袋上顶着的侯爵冠戴,有些沉重呢?“进来吧。”
就当熊廷弼麻木之时,刘时敏出了万寿殿,对等候的众人道。
“臣等恭请圣安。”
排着队进了万寿殿,众人没看到皇帝,但还是躬身行礼道。
“往日里,建奴势大,辽东危急,朕是甚不安。”
刚放了水,换上了一身宽松的道袍,朱由校从后堂里溜达了出来。
“如今,熊爱卿大败建奴,更是阵斩努尔哈赤三子,去了朕心中一大患,朕这才稍安啊。”
“臣不敢当陛下如此夸赞。”
听到皇帝的话,熊廷弼有些如坐针毡,连忙躬身到。
皇帝对他优待,更是给他了一个巨大的责任。
即便是熊廷弼这样一个能文能武,性情豪爽之人,都觉得有些压力太大了。
“有功就是有功,再谦虚,就没意思了。”
万寿殿里,虽然平日里不住人,但擦拭还是有的。
为此,也没荒废到四处尘埃的程度。
“坐,都坐。”
看着在场众人,朱由校摆了摆手,自有太监给他拉开椅子,让皇帝落坐。
见状,孙承宗也不意外,上次他回来就是这样座谈,当即就拉着熊廷弼落座。
“众将校的赏赐,等会儿再说,现在先说重要的。”
一开口,朱由校就给今天的座谈会定下了基调。
“现在内阁首辅、六部尚书都在,朕想听孙师说说,辽东民治,现在是个什么状况。”
“回陛下,如今辽东已过危机,臣正在令人加紧修葺房屋,安顿百姓。”
对此,孙承宗自是早有准备,当即从袖子中拿出一本奏章,递给了身后的小太监。
紧接着,孙承宗就开始给在场众人讲自己在辽东干的事情。
说来也简单,就四个字,基础建设。
经过了几年的祸害,辽东现在是渐渐的恢复过来一丢丢的元气。
卫所制废除,新设知府、知县衙门,通过这一过程,辽东建起了四十多个屯田卫所军,用来大搞基础建设。
伐木、修路、屯田、修建水利设施、建房,通过这一轮的建设,辽东四个新设府级官府,已经拉了起来。
“孙师的能力,朕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合上孙承宗的奏章,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转头道对刘时敏道。“把今年的贡茶给孙师拿上一份。”
“臣谢陛下。”
闻言,孙承宗对皇帝躬身行了一礼后,在位置上坐了下来。
“工部派去查北清河船厂的人,有回报吗?”
看向工部尚书徐光启,朱由校开口问道。
“回陛下,还没有。”
闻言,徐光启出声道。
“但陛下特点的那个钦差杨涟,送了本奏章到工部,请我代为传奏。”
说着,徐光启从袖子中拿出一本奏章,交给了小太监。
“杨涟说,他在山东郓城教谕任上时,发现县内有白莲教逆贼活动,向当地知县提议要进行防备,但知县不同意。”
“白、白莲教?!”
刚伸出手要接小太监递来奏本的朱由校,听到这话,猛的抬起头来。
他终于想起来,自己把啥事儿给忘了。
山东白莲教造反。
“这事朕知道了。”
挥手示意太监将奏本拿走,朱由校转头对刘时敏吩咐道。
“你记一下,让锦衣卫派人到山东去查查,民间到底有没有白莲教意图造反。”
“奴婢遵旨。”
闻言,刘时敏连忙点头,在自己的备忘录上记下了一条。
“孙师寻赵吏,想要在辽东建船厂的事,赵吏已经与朕说过了。”
看向孙承宗,朱由校开口到。
“朕从内帑拿出十万量银子给赵吏,让他与那个卫什么的一起在娘娘宫开船厂,你这个辽东主官要看着点,帮扶一二,指不定辽东屯田上去了之后,京城的粮食要经渤海,从辽东运来。”
“臣,遵旨。”
听到皇帝的话,孙承宗点了点头,但又感觉到不对。
为什么皇帝要说辽东主官,而不是巡抚呢?
“接下来,就是朕要说的第二件事了。”
从桌下拿出一个小本本,朱由校看向在场众人道。
“我大明在省一级的衙门,一直都是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司,这三个衙门负责,自宣宗时起来,大明与各地的联系渐渐减弱,这才又设了巡抚衙门,由都察院御史官员兼任,进行督管,后来就成了常设。”
“但巡抚与各地布政使、按察使之间常生龌龊,而且巡抚所辖地域也往往与其他官员有所重叠,以至矛盾丛生。”
“自朕登基以来,深感官制混乱,就想将巡抚从御史职责中摘除出来,另取官名,以正朝纲。”
说着,朱由校示意太监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小本本发给在场众人,让他们议论。
“。。。”
听到皇帝的话,在场众人都没吭声,而是认认真真的看起了皇帝发下来的材料。
皇帝说的这个事情,和现在孙承宗的职责没什么区别,辽东一分为二,熊廷弼管军,孙承宗管政。
“陛下是想,废除承宣布政使司制,重定我朝行省一级的制度?”
大明的布政使司,全名应该叫承宣布政使司,比如山西承宣布政使司。
看着皇帝,毕自言摸着自己的胡子询问到。
“不能说废除,只能说将一些个事情正式的定下来。”
摇了摇头,朱由校看着毕自言道。
“宣宗之后,朝廷屡设巡抚,权责侵蚀,布政使地位下降,已经无法再提调一省政事之职了。”
“总叫巡抚,给朕的感觉很不好,所以朕就想换个名字,叫黜置使,将制度确立下来。”
“那原来的三司衙门的权责该怎么分?”
看着皇帝,袁世振忧虑的问到。
“布政使管行政和财赋,按察使管司法刑狱、监察按劾、治理驿传,都指挥司管兵事。”
“若是新设黜置使,统管三司,这权责会不会大了些,以致生成藩镇?”
“都指挥司的兵马要进行分流,只负责自己境内的守御问题。”
听到袁世振的话,朱由校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转头看向黄克瓒道。
“自于少保去后,兵部侵蚀五军都督府权责,现在熊经略已是后军都督府右都督,兵部是不是该将这部分权责,还给后军都督府了?”
“??”
听到皇帝的话,黄克瓒的脑门上瞬间就冒出了几个大大的问号,这还有我的事儿?被坐在身侧的徐光启用胳膊肘捅了一下,黄克瓒才反应过来,连忙低头道。
“臣听陛下的。”
“听朕的?要是都听朕的,那朕就高兴了。”
闻言,朱由校皮笑肉不笑的哼哼了一句。
“朕一直想对辽东的军事进行一个调整,既然说到这里,那今天就好好的说说。”
说着,朱由校看向熊廷弼道。
“朕让你对辽东进行军改,改的如何了?”
“启奏陛下,除需返回各镇客军外,辽东本地主军,都已按照陛下所示,以武靖营为首,新编十八营,合计五万四千人。另有屯田卫所军四十四个,不分男女老幼,每卫万人。”
说着,熊廷弼也拿出了一封奏本,递给了身后的小太监。
今天的议事,都是提前有准备的。
“请陛下御览。”
“卫所制,要废,但也不能全废,大明上百万大军,如果全吃朝廷的饷银,那一整年的税收,都不够养军的。”
看着在场众人,朱由校令人拿出一张巨大的舆图,在堂中拉开。
“所以,朕就想要先在辽东试试,对本地兵马分为五军都督府的正军,和辽东黜置使下辖的辽东都司统领的守备军。”
从上位走下来,带着众人来到舆图前,朱由校指着地图给众人道。
“那十八营的新军,就划给后军都督府所属,粮饷由朝廷来出,四十四个屯田卫所军,待到屯田结束后,按户分地、分房,出丁,出粮,组成守备军,平时由辽东都司管辖,战时由后军都督府调遣。”
站在皇帝身侧,熊廷弼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后,看着皇帝道。
“陛下,都司衙门交由兵部统辖,可否?”
“。。。可。”
听到熊廷弼的话,朱由校思索了一下后,点了点头。
“陛下睿智天成,此制既可保境一方,又不致使朝廷养军艰难,臣赞同。”
听到皇帝同意了自己的提议后,熊廷弼当即拱手道。
他已经完全明白了皇帝的想法。
这就是对兵马施行双轨制管理了,废了卫所制,但没全废。
五军都督府统辖部分精兵,作为机动力量,负责进攻。
都司衙门统辖守备军,作为守备力量,负责防御。
一攻一守,既能减少朝廷养军成本,又能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同时,两相竞争,又不致使一家独大,形成藩镇。(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