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章:爱心冰箱
作者:牛笔老道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     
    郑成功的办事效率很高,七月初,第一批五百余匹战马从印度东部运抵汉达瓦底城外。

    除了配备坐骑的上百骑兵之外,宋纪此番还携带了一千没马的骑兵。

    目的就是采用以战养战之策,在战场缴获之后,便可上马冲锋了。

    然而缅军似乎刻意不留战马给明军,在战场上缴获的健康战马屈指可数。

    要么腿折了,要么中弹了,打了两仗,明军也只有三百骑兵得到了体型类似驴似的坐骑。

    剩下的骑兵,就得眼巴巴地干瞅着,然后老老实实地当临时步兵来用。

    这下大部分骑兵都有了坐骑,剩下的人也在不久之后便可得到战马。

    最迟在年内,便有更多的骑兵从本土运抵缅甸。

    一旦明军能形成步兵、骑兵、装甲兵三位一体的作战力量,在野战时,便会展现出强大的突击能力。

    缺少骑兵的话,那就意味着只有火力与防御力,缺少速度优势。

    眼下这不到一千骑兵只能算是解了燃眉之急,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战场态势。

    按照宋纪的估计,为了消灭莽白的主力,至少需要调集五千骑兵。

    若想彻底荡平其残部的话,并防备可能的偷袭,明军骑兵数量最好达到一万以上。

    也就是说,光是采购战马一项的开支,就可能超过六十万两银子。

    算上养马以及补充缺口的钱,总开始很轻松就翻倍了。

    反正不是自己出钱,宋纪也就无所谓了……

    从印度运马的时间很短,但买马的时间相对会很长。

    因为卖家不会为了崇祯皇帝进攻缅甸,特意准备数千匹战马来销售。

    郑成功估计要达到五千匹的采购数量,至少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再等俩月?

    也只能这样了!

    崇祯很想趁着王师士气正旺之际,让宋纪率部迅速北上追击莽白的残部。

    可惜相比莽白的骑兵部队,宋纪部没马不说是寸步难行,也差不太多了。

    人家打不过就跑,你就瞪眼追不上。

    明军在战场上所取得的优势无法转化为胜势,更变不成战利品。

    郑成功的意思就是利用缅甸雨季河水暴涨,让舰队开进伊洛瓦底江与锡当河,从而彻底收复南部地区。

    待数月之后,缅甸旱季来临后,届时从印度购买的战马也会到位,便可利用骑兵发动新一轮的进攻了。

    崇祯对这个不那么迅猛但很实际的办法也比较认可,在征求过诸将的意思之后便同意了。

    郑成功率三个陆战旅及自家舰队进攻伊洛瓦底江流域,张明振率三个旅进攻锡当河流域。

    宋纪留三个旅驻防已经占领的汉达瓦底城,自己带着四个旅继续沿勃固河向上游推进。

    不求速胜,但求不败。

    此番就是只要稳扎稳打,只要王师各部的主将不犯低级错误,缅军就很难有可乘之机。

    经过两次较量,大家都知道当地蛮夷阵战根本不是王师的对手。

    夜晚警惕一些,固守营地的话,蛮夷想夜袭得手的几率也不大。

    考虑到缅甸不小的面积,崇祯此前也知道在短时间内收复该地的希望并不大。

    眼下攻占了莽白的都城,打跑了莽白,王师又两次取胜,自身损失无几,算是比较成功的伊始阶段了。

    眼下最大的问题并非莽白那厮,而是当地的湿热气候让远道而来的王师将士极度不适应。

    尽管所部人马大部分都是南方人,已经算是很耐热了,可缅甸南部的气候比江南一带的夏天还要湿热得多。

    想打胜仗,又想舒服,那就必须在海边或者河边才行。

    郑成功此前的建议,就考虑到这一点。

    哪怕郑军以福建人为主,都扛不住当地的湿热与蚊虫。

    郑成功已经遣人迅速返回厦门,想方设法采购两百套冰箱。

    每套冰箱就是包括发电机的,不然光有冰箱,那就是个摆设了。

    普通士兵每百人一套,余下给将领和各级军官们配备。

    这样一来,士兵们可以天天吃到冰棍,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否则还有三四个月的高温天气,所部将士不用打仗,光中暑就彻底完蛋了。

    崇祯也见识到了缅甸的夏季有多么可怕,也遣人返回本土去置办冰箱的事情。

    毫不夸张地说,在缅甸这边,一百根冰棍加起来比一匹战马都值钱!

    郑成功与崇祯派回去的人前脚刚走,后脚某新皇派来的人就到了。

    来者别无他意,就是来给王师送冰箱和发电机的。

    某新皇给自己的门徒准备了一百套,给甩锅爹送来三百套。

    觉得还不够的话,那就花钱采购吧。

    这四百套都是免费的,算是某新皇对征缅王师将士的一片心意。

    作为大明王师,征讨莽白这个二五仔,怎么可以连冰棍都吃不上呢?

    其实也没花多少钱,一套冰箱、发电机以及相应数量的柴油,总价值也不过一千两银子。

    四百套也就是四十万两罢了,对某新皇来说,完全负担得起,卖掉一艘致远就回本了。

    用出厂价来计算的话,刨去高额利润,这次送礼的成本其实就是致远的一个零头而已。

    但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人人都念及某新皇的好。

    因为冰箱上都贴着大明昊菁皇帝朱慈烺捐赠的字样,让崇祯皇帝看了真是五味杂陈。

    让人将贴条撕下去,显得自己小气。

    但就这么看着,又觉得碍眼……

    思前想后,崇祯只能让人直接将这批货拨发下去,自己眼不见为净。

    送到缅甸的这批冰箱,没有保鲜的功能,上下两个开门都是冷冻功能。

    想吃新鲜的,去地里挖野菜多好啊?

    绝对新鲜!

    说不定某只动物还刚施过肥呢!

    冰箱的任务就两个,一是制造冰棍,二是制造冷饮。

    冰棍要做到每人每天可以吃到两根,还有空间再做冷饮。

    所有冰箱都配备了制造冰棍的网格化的木头盒子,只要把搅拌好的液体倒进去,再放进去木棍就算齐活了。

    由于牛乃在高温下容易变质,某新皇只让人送来了大量的雪花糖和冰棍杆。

    只要远征缅甸的王师不太废物,缴获或者购买一些牛乃、羊乃是很容易的事情。

    在得到了大量冰箱运抵的好消息之后,营盘里顿时欢声雷动。

    这算是近期所能达到的最大利好消息了,余下就是眼巴巴地等着吃冰棍了。

    对快要热死的将士们来说,此时比冬天喝羊汤还要上心……

    原本发电机产生的噪音,在这会儿听来都感觉无比的悦耳。

    莽白是肯定没这个福气了,之前某新皇就禁止向缅甸出口这种能够避暑降温的高科技产品。

    制造冰棍的厨子们一点都敢浪费时间,只要按照说明书的指示,便可以恰到好处地取出成型的冰棍,然后将下一批次赶紧送进去,避免冷气大量外泄。

    不管哪路人马,此时都得乖乖排好队,否则就别想尽快吃到美味可口的冰棍了。

    像郑成功这个级别的将领就无需排队了,因为自己有冰箱,周遭的亲兵也就可以跟着享口服了。

    由于运来的雪花糖足够多,哪怕没有乃,厨子们只制造甜水冰棍,也会受到士兵们的欢迎的。

    在三伏天吃冰棍不花钱,可以天天吃,一天还能吃两根,这就算是天大的福利待遇了。

    郑成功头一次体会到后勤保障对王师将士士气的巨大提振作用,原本以为北伐就体会得很深刻,没想到在缅甸又进一步受教了。

    对于这次征讨缅甸,郑成功本以为己部以福建人居多,本身就耐热,对于当地的天气心里不以为然。

    可到了地方才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的设想完全是两回事。

    要不是尊师遣人及时送来冰箱,己部可就很难熬过如此长的夏季了。

    说是受教,是因为尊师远在万里之外,都能料想到战区的情况如何。

    说是当代张良、诸葛亮都毫不过分,完全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同船送来的还有大量的药品,特别是防止蚊虫叮咬以及中招后擦拭的药品。

    罐头、方便面、压缩饼干就更不用多说了,这对王师将士们来说就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甘霖!

    有没有下一批次不知道,但这次昊菁皇帝做的算是非常到位了,可以用料事如神来形容了。

    尽管是占儿子的便宜,但作为当爹的,崇祯在面子上有些过不去。

    便让人将已经缴获暂时用不上的战利品全都送往北都,算是抵偿货款了。

    多贴少补,无法全部充抵的话,差额就算是某孝子献爱心了……

    这些年经历了那么多变故,崇祯对莽白的收藏品已经没啥占有欲了。

    在看过之后便让人大包装箱送上船,能充抵货款就再好不过了。

    五皇子朱慈焕非但没有阻拦,反而赞许父皇英明无比。

    对于那些玩意,他倒是有点好奇,但仅限于此。

    尤其是想到千万别给自己那位能征善战的哥哥以任何把柄或借口,不然就不是赔点金银珠宝的事情了……

    兄弟之间的人情最好立刻就抹平,这样互不相欠,朱慈焕才能稍微安心一些,不然缅甸多年之后就不一定是自己的封地了。

    之前母后还打算以后让自己坐镇南都,只是稍微松了口,朱慈焕便让母后彻底打消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北边那位可不是曹操或者苻坚,连皇太鸡和多尔衮加起来都打不过,更何况已经拥有了一支铁甲舰队。

    南边还有郑家协助,真的刺激到那位的话,届时发兵南下,别指望他的百万大军折戟在淮河甚至长江边上。

    能得到缅甸这块偌大的封地,朱慈焕已经算是异常的满足了。

    实在不行,在“北地”找块地方当落脚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朱慈焕也从报纸上以及给父皇的私信里,看到了诸多藩王在海外过得都不错。

    既然能在海外逍遥快活,干嘛还在本土担惊受怕呢?

    本土一省之地不如海外一府之地,重要是不用被人管着,能自己说了算。

    每个藩王都有兵马,数量不限,只要自己养得起就行,朝廷也从来不管。

    朱慈焕觉得只要父皇能给自己打下缅甸,凭借自己的才智,苦心经营二十年之后,起码可以拥兵十万,实现兵精粮足的目标。

    联合另外三个封地很有可能也在附近的兄弟,届时只要安抚好了那位哥哥,他们兄弟几个自保应该问题不大。

    至于当地湿热的气候,自己只能慢慢的适应了,可惜其他兄弟没来体验一下,也好早做准备才是。

    自打登陆之后,朱慈焕倒是跟着父皇吃了不少冰激凌,不过自己年轻身体好,故而没像父皇那样喷嚏不断,最后得了感冒。

    在父皇养病的那段时间里,朱慈焕也不敢当着父皇的面吃冰激凌,免得刺激到父皇。

    但也有解暑降温的法子,那就是将冰块放进皮袋里,然后再揣进怀里。

    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白天长时间的保持清醒,否则中午以及午后一段时间,基本上就被热得头晕眼花了。

    好在有冰箱这个物件,让自己能吃到冰镇芒果、西瓜、椰汁,不然都不敢吃烧烤了,否则便是火上浇油了。

    在缅甸,只要看到煮的菜肴,尤其是瞧见不断升腾的热气,就会让人倒胃口。

    最受欢迎的烹调方式就是烧烤,其次是油炸,蒸或煮基本都不用考虑。

    北方盛行的凉菜在这里极受推崇,蔬菜只要用消毒液稀释过的凉白开洗过,再冲洗一次,就算是干净了。

    军营里光膀子就餐的比比皆是,考虑到皇家威仪,朱慈焕与父皇最多只穿及肘的短袖和及膝的短裤而已。

    这也是照顾到了文臣武将们的感受,不然臣子们都得陪着父子俩穿全套,那就距离中暑为期不远了。

    一次两次可以,天天如此,几乎没人扛得住。

    除此之外,各营的秽物也要科学管理,以免生出疫病,致使王师迅速丧失战斗力。

    一切规则都按照北军北伐时候的内容照搬过来,而且要落实到位,如有违背,严惩不贷。

    崇祯也不会让将领们杀掉违规之人,只要被抓到现行就准备给战友们打扫三个月的秽物吧……

    倒是不用冲锋陷阵了,但这比打土著蛮夷要恶心太多了,故而绝大部分人都老老实实地遵守规则。

    少数被抓到的也只能自认倒霉,等退伍之后,可以去粪阀那里找份差事了!

    《明末黑太子》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