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铜雀台赋的力量,皇帝爱长子
作者:浮生WX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最新章节     
    潘淑好奇的道:“陛下,曹魏在建安年间立的世子不是一直都是曹丕吗?”
    孙权苦笑着回道:“按理说应当是曹丕,但曹孟德得也如朕一般喜爱其他的儿子啊,尤爱才高的曹植,当然若是曹冲没死,说不便是喜爱曹冲了。”
    在曹植作《铜雀台赋》之前,曹操属定的继承人,是曹丕。
    但《铜雀台赋》一出来,曹操震撼了,每一个字都那么准确,每个意思都属于他,儿子懂自己的情怀!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从此,曹植的命运发生改变,这首赋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曹丕能写赋却也没有如此的文采,
    这年,是建安十五年。不久,曹植被徙封为临淄侯,这次徙封,曹家子弟中仅曹植一人。
    与此同时,曹操还调整了曹植的属官徐干、刘桢等人的官职,并且任年届八旬的邯郸淳为临淄侯文学。
    建安十九年,曹操出征孙权,首次让曹植守邺都,以往这一重任都是曹丕承担……
    种种迹象表明,曹植成为太子人选。
    一个名额,两位人选,必有一争。
    曹植这边有丁仪、丁廙(yi)兄弟以及杨修等人。
    丁仪是谁?他本来有机会做曹家女婿,但曹丕对父亲说:“丁仪有只眼晴瞎了,妹妹嫁他不会幸福的。”
    后来曹操召见丁仪,交谈之后,十分钦佩,说:“像这样的人才,就是两只眼晴都瞎了,也应该把女儿嫁给他。”
    但此时,曹操的三个女儿都送进汉宫中了。丁仪出于对曹丕的怨恨,倒向曹植一边。
    杨修就是我们较为熟悉的,那位恃才放旷、因屡次猜透曹操心思而被提防的人物,最后因鸡肋被曹操杀死。
    曹丕那边,有妾室郭氏的勉励,司马懿也时常给他出点主意,铁哥们吴质在朝哥任职,离他有点远。
    曹丕想调任吴质到身边,没有成功,便想办法让吴质藏进后勤部货车的竹筐进宫,两人得以相见、密谈。
    此事被杨修知道,赶紧报告给曹操,曹操大怒,扬言要抓现行。
    曹丕耳目众多,第一时间获知情报,并派心腹出宫请教吴质对策。
    当曹操的警卫搜查货车,已有准备的曹丕自然让他们一无所获,杨修诬告罪落实。
    有一天,曹操要求两位儿子次日一大早火速出城办一件要事。
    曹丕一大早策马直趋城门,却被卫士拦着,说魏公有令,任何人不许出城,违者当斩。
    曹丕想起上次闯铜雀台的教训,只好悻悻然往回走。
    曹植接到同样的命令,赶紧求教杨修,杨修送他一个字:“斩!”
    曹植依从,杀一卫士,奔出城门,将事情完全办妥。
    曹操对曹植的表现感到满意,又疑虑,模样斯文的子建怎么下手这么狠,子桓倒显得仁慈,这对曹植到底是好是坏,不好说。
    曹操还试探过曹植的思想:汝怎么看待高祖和光武帝啊?
    曹植口若悬河,表达对汉光武帝的敬仰,对汉高祖则评价一般。
    曹丕对父亲的疏远是心慌的,但他没有放弃。
    他一面告知自己稳住,一面结交所有能争取到的人,努力布局,只为曹操回心转意。
    然而丁氏兄弟正得势,不断说曹植好话,怂恿曹操立曹植为嗣。就在曹操被怂恿得马上要发出命令之前,曹丕紧急行动。
    通过各种关系,让多方人马劝说曹操三思再三思,多听一些人的意见,曹操果然将立嗣之事拖延下来。
    曹丕又开始谦恭地去请教各位老大臣,以博得他们的好感,而贾诩的一席话——叫他平常心对待,做该做之事,所谓“自固之术”,让曹丕受益匪浅。
    此时,和丁仪兄弟唱反调的毛玠、卫臻等人,也成为曹丕一派。
    他们,有的在曹操面前说曹丕的好话,有的则非常聪明地点到为止。
    更有戏剧性的在后面,曹操东征。将曹植叫到身旁再三叮嘱,还让曹植念出刚构思好的《东征赋》,送行者都称赞曹植才华,曹操倍儿高兴。
    站在一旁的曹丕,浑身大不自在,正当他不知所措之时,来邺都述职的吴质悄悄对他耳语一番。
    就在曹操跃身上马,要出发的当口,曹丕突然向前冲去,跪在地上,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所有送行的人都惊呆了,有人甚至感动得留下泪水,说临淄侯华而不实,哪比得上五官(曹丕时任五官中郎将)有真情。
    对于立太子之事,曹操原本都是私下斟酌,密函求问,懂事的下属们也都私下回复,而崔琰跳了出来。
    崔琰时任尚书,又是曹植妻子崔氏的叔叔,竟然公开写信说,要立就应该立长子,由他之口来说这件事情就很有说服力了,毕竟他推举的人选又不是自己的女婿,
    这下,曹家兄弟的矛盾公开化了,曹操尴尬了。
    捅了这么大娄子,崔琰被处死是早晚的事,同样支持曹丕的毛玠发牢骚,也被投入监狱。
    事情貌似对曹植有利,但崔琰是谁?是曹丕的师傅,也是曹植妻崔氏的叔叔,一把双刃剑。
    叔叔被处死,崔氏大受刺激,对曹植意见很大。
    曹植负气道:“崔叔叔誓死扞卫子桓,又是子桓的师傅,你叫子桓去救他好了!”崔氏委屈,没有好脸色给他。
    为避免吵架,曹植经常不着家,而是巡察之余,和侍卫喝酒。
    崔氏则开始跟曹家较劲,曹操提倡节俭,崔氏却反其道而行之,整天衣着锦绣到处招摇。此时又传出曹植和甄宓的绯闻,崔氏更是大闹不已。
    曹操对曹植与甄宓的关系并不特别介意,美女嘛人人爱。但崔氏的言行让他怒不可遏,以“违制”罪赐死。
    还没等曹植求情,崔氏就已上吊自杀。曹植呢?觉得一切都是自己争太子引起的,负疚痛苦,整日借酒浇愁。但每有退意,杨修都能给他鼓气。
    曹操纠结得不行,又去问贾诩,对方不直接表态,而是让曹操考虑袁绍的两位儿子、刘表的两位儿子争夺的后果。
    言下之意,立嫡以长有它的道理。尽管如此,从来不按常理出牌的曹操,依然舍不下曹植。结果,曹植这边出了更大的幺蛾子。
    兴许是崔氏死了,兴许争太子这几年夭折了两位女儿,兴许对争太子原本就有罪恶感……曹植大受刺激。
    有一天,曹植和杨修喝多了,回家路上,竟然来了飙车的兴致。不顾到了外门就得下车步行的宫禁,执意要求车夫绕着宫门外跑一圈。
    曹操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处死主管宫门之人,明确表示对曹植的失望。进而表示不信任所有诸侯。
    之后又听说他们“飙车”时还诽谤曹彰,曹操稍微平息的怒火再被点燃,并迁怒杨修。
    曹操渐渐明朗化了:从曹植此前所作的《画赞》,从他对高祖和光武帝的不同评判……子建表面放任不羁、行为不检,骨子里却是一派正统思想。
    曹家根基并不稳固,若是让他接班,真不知道会不会将自己好不容易创下的基业拱手相让。所有行为,都是一介文人的做派,成不了气候。
    一段时间以来,曹植负面不断,帮曹丕说话的人却比曹操预料得多。
    曹操年岁已老,身体不好,没有时间考虑了。就这样,曹操放弃原先计划,立曹丕为太子。
    孙权继续道:“世人都说皇帝应该爱长子,百姓应该宠爱幺儿,可是到了如今却是不同了,先有曹孟德后又有朕爱幺儿,与百姓相差无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