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了。”辛屈摇了摇头,“我本有辛氏,与商族一脉同源,后商族为了瓦解姒姓一脉,特地将我们丢进了姒姓诸部,想要从中间将他们瓦解。
但最终你也看到了,我们被迫一路西迁北上,最终由我这个在迁徙途中并入的姚姓一脉,成为了有辛氏一元。
随后,孤在幽州建国,开辟姓。
目的就是为了不牵扯南方的争斗。
都是一家人,天天打,真的很没意思。
若是你们想要贸易,想要技术,我随时欢迎。
但想要我们直接参与中原大混战。
恕我拒绝。
我燕国虽然以武立国,但全然不会去打无意义的战争。
匈方参与你们的中原战争,本质并没有跟我打招呼。
左右贤王,孤已经下令逮住送回来,之后匈人会北迁,在黑水流域放牧,不会轻易干涉南方的战事了。”
“这……”两个召氏公子还想说,癸雪生就拦住了他俩说,“不知道北伯这一次,要打到什么地方?”
“清理一下北狄诸部。”辛屈回答,“还有就是将遗落在草原的夏后遗族内迁。之前南羌的有夏氏来了一趟,汇报了北方的消息,包括玄冥氏等的消息。
孤得去收拢他们。
燕国虽然不能直接与中原开战,但给他们一个稳定的环境生活,还是能做到的。
就权当,我这个多姓几世所诞生的国君,为夏后残部的生活改善出点力吧。”
“如此,那么之后,还请北伯,在安西将军府开放市场。毕竟,召氏已经回到豳地。”
“可。”辛屈说完,又看向他,“可有意走随军一趟?就当长长见识?”
“这……自然是极好。不过还需要与两位公子商量一二。”
说完,癸雪生看向两个公子,用他们的本族话说:“留一个随军远征,一个回去通报召氏。做两手准备。这一次我们随军,选北方一个据点,作为榷场,方便源源不断的买下资源。
顺道,打探一下北方的夏后遗族都在哪里。
说不定你们还能拉拢一批呢。”
两个公子目光交错,很快应下来。
他俩能被召氏选中作为继承人培养,就不可能是草包,顶多刚来的时候,就是没见过繁华,被一定程度的腐化。
但智商还在线。
辛屈拿自己的血统说事,说他是整个中原菁华灌输出来的也不为过。
用夏后余部的族号、接受商巫文化熏陶、承袭有虞的血统,还开辟了燕国姓的未来。
就是摆明了,我与你们都有缘法,你们自己想不通要干仗,别拉上我,我自己开了一姓,呆在边陲,自由自在就是了。
若是你们担心我出兵南下,想要背后摘桃子。
那成,我走一趟漠北,去把逃过去的夏后遗族接回来,顺道扫掉西北的色目人,将当地变成自己的。
这样我的主力都北上了,你们总不能找到借口搞事吧。
至于这里头,召氏能拉拢多少夏后余部加入反商阵营,那就各凭本事了。
反正我只做生意,不掺和。
于是,大军在大同歇息了几日,子旬的代表团姗姗来迟。
“北伯还真是好雅兴,这种时候了,居然还有心思狩北。”
代表团来的是老熟人。
子平,子旬的车左,现在他有氏了。
以侯爵封号:犀侯,故名犀氏。
至于封号的来源,就是他的甲胄,是一身犀牛皮。
没错,中原这个时候,有犀牛,数量还不少。
看到是子平,辛屈也没理会他的揶揄,笑道:“你们与夏后余部之间的争斗,孤不想管,也管不了。
孤与中原各族之间血缘紧密,说到底是一家人,但就是因为血缘太近了,孤只能被迫独立一姓,自开一国,孤独守着外围,防止域外入侵。
这一次北上,主要目的是清理外来的色目势力。最近他们膨胀了很多,到处劫掠草原,已经有很多夏后遗族惨遭毒手。
但你们还在内战,也顾不得四周戎狄蛮夷的侵扰,那就随你们吧。
孤现在要做的,就是解决他们。
之后三年,每年孤都会组织一次狩北。
只要商族不北上太行与越过涿地,中原随便你们折腾。”
子平脸色一沉:“上党乃是我族疆土,土方侵占了,甚至燕国也出兵了。”
“地缘环境如此,孤的燕国,没有太行山在,也很难有安全感。
所以商族现在要做的,是内修政理,转换思路,而不是一味屠戮。
若是商族真想将燕国逼到反商联盟之中,孤倒是不介意,就怕子旬知道了,第一时间会要了你的脑袋。”
“你!”子平脸色难看,好几次拳头捏着。
但现在燕国的体量,确实不容被逼反。更重要的是发展速度太快了。
辛屈的身后,五千金吾、禁军,全是甲胄,这样的配置,拉出来足以踏平世界上任何一国了。
商族都没有这么多的甲胄。
太可怕了!
辛屈没有理会他的郁愤,摇了摇头说:“行了,你安排人回去告诉子旬。商业联盟不断,保证贸易畅通,一切都好商量。否则,为了保护贸易线,孤是有可能出兵的。
但在政治上,随你们怎么折腾。
至于你,随我北上,去看看色目人的为非作歹,你就明白为什么孤要劳师远征了。”
“……”
子平最终权衡之后点了点头。
他确实很想知道,辛屈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点兴兵。
事实上,辛屈也挺无奈的。
不仅仅是因为西北地区的族情复杂,更是因为上次那个有夏氏的行人来了一趟,告知了他一个重磅消息。
夏后余部,西涉流沙难以逾越大山而归。
意思就是他们一路走到了大西北,估摸是葱岭一带,实在走不过去才回来。
但后来通过书信与其他部落探听的消息得知。
这支有夏氏,在路过流沙的时候分兵了,一路走北山而过,不知归反有无。
换而言之,有夏氏走的是南疆地界,被大山阻拦,被迫返归。
另一支走的是北疆,而北疆是有出口的。
很大概率,他们走出去了。
并且最近越来越多色目人出现在大西北。
辛屈再推测了一下时间,之后几十年,历史上是武丁时期。
而武丁的媳妇妇好的墓葬之中,有大量白人尸骨的人牲祭祀坑。
基本上能确定,这一批人不是平白无故出现在西北被妇好抓住的。
而是一批夏后余部,辗转回来,让武丁不得不干掉他们。
因为走出去太久,血统都渐渐被外来人口同化,变成了另一个模样。
而能够形成规模与数量,最后还能被祭祀,必然是有一定规模的种群,而且是逐渐内迁才有可能形成的。
如此,辛屈结合各种情报算了算,大概率这会儿这些部族,已经有一批人出现在阿尔泰山附近生活。
北方查来的情报,也确实有这种可能性。
他可不想他好不容易梳理形成的草原地界,遭到外来势力穿过真空区域,侵占他好不容易梳理出来的北方草场。
要知道,游牧帝国可是农耕帝国的绝对敌人,必须扼杀风险。
至少提前清理出一条真空带,保证二三十年不被入侵,方便之后他运行国家。
于是大军开拔北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