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大清生存不易第五百三十三章时机到了天择五年一月十六
元宵节一过,此时已经升为天下兵马大将军的毛利重,就迫不及待以日本天皇的名头下令,再次征兵二十万用来平定日本的战事。
得益于天皇的号令,加上之前在“北国”投奔了大量的信奉“天皇”的平民过来,所以南国军这次的征兵很是顺利。
当然了,最主要是还是南国的粮食消耗特别大的原因。
由于战事打了将近一年,整个日本的秋粮几乎是绝收的状态。战争本身就是要大量消耗粮食的事情,一来二去之间,整个日本那为数不算多国家库存就开始紧张了起来。
加上战事一起,许多地主大名们就开始囤积起了大量的粮草不放出。如果幕府还没有战败投降,南国这边还可以通过交易获得一些粮食。
可是随着幕府投降了燚军,那相对于日本最重要的国库也落到了燚军的手中。燚军可是下了死命令,那个要是敢把粮食卖到南国,一律抄家,全家砍头。
事实上,也是有敢铤而走险的走私粮食到南国的大阪商人,但无一例外在被查处后,一律全家处斩,人头垒作京官,警醒那些贪得无厌之刃。
北国可以进口粮食的道路就这么断了,南国自然又把主意打到了朝鲜的粮商那边去。但是燚朝海军海禁厉害,凡是敢靠近南国海域的外国商船一律打沉,致使南国无法进口粮食。
可即便如此,南国的粮食应该也是够吃的。
可是毛利重必须要保证军粮,致使市面上流通的粮食就少了起来。加上南北分立,那些信奉天皇的平民们大量逃来南国,这些普通平民所带的粮食很有限,最多也就是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就会吃完,剩下的就只能是在南国中寻找可以吃的粮食,这使得原本就粮食紧张的南国自然是雪上加霜。
所以这个新年,连日本天皇都得看着米缸发愁的模样,那些信奉天皇而逃来南国的平民们更是凄惨。
冬月寒风,吹得人瑟瑟发抖。
可是比这还难受的就是他们饿着的肚子的感觉。
什么野草树皮,能吃的都不放过,慢慢的可以看到南国许多的山头因为饥民采食树皮而不断变秃了起来。
至于说什么新年喜庆,只要在大年初一那天他们能填饱肚子就能开心的笑醒,一场雪下来,不知道有多少的人在寒冷和饥饿中彻底的睡了过去。
可即便如此,也不影响那些牵家带口来到南国这边坚守信念的人。
只因为他们深信并害怕天皇的诏令:敢叛国加入汉军的人,必定不再受天照大神以及各大神的眷顾,死后将会进入八间地狱,生生世世永受酷刑。
这一辈子死了就死了,绝对不行生生世世的受罪。
于是,当南国发出征兵令出来的时候,对于饿得七荤八素的人来说,这就是希望。
只要能加入南国的军队就意味着最少可以吃上几顿饱饭,所以怎么可能会有征兵困难的事情发生?都是抢着去报名。
北国在燚军强大海运下本来就有着充足的粮草供应,加上燚军还收缴了众多大名以及幕府的大量粮食物资。在燚军的监管下,这些粮食物资源源不断流到整个北国的市面上去,让北国的平民都有着充足的物质可以过一个好年景。
北国的好日子,南国的人自然是看在了眼里。
出于粮草的压力,南国高层一致认为他们不能坐以待毙,不然继续集结着大军待下去,都不需要北国的军队进攻,他们南国就败在了粮草上。
于是在南国刚征兵完毕后,就迫不及待地集结了军队对九州、四国、以及大阪等地发起了进攻。主要兵力直指江户所在之地。
为了能提升士气,南国高层认为不应该再把北国的百姓当做日本人对待,只要能消灭敌人,可以纵容军队对敌人进行一切的烧杀掠抢。同时,天皇也同意了这事,毕竟就算是他不同意也没有用,所以就是无论南国的高层说什么,他也只能是同意。
于是,在南国高层的放纵引导下,南国军队一越过北国界线就对着当地平民进行惨无人道烧杀掠夺,而掠夺完财物的南国军队都是士气大涨,杀心更重。
原本在北国的许多人虽说选择了大燚,但是心里对于天皇还是颇为忌惮。毕竟天皇一族在日本也是有着上千年的统治,怎么可能一下子说不信奉就不信奉了?
燚军此时更多是在关键地区维护稳定,并不一直对战南国的军队,对战南国军队的主力为幕府的主力军队和燚朝在日本招募的军队。
在物资匮乏的刺激下,南国的军队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这强大的战斗力让南国的高层们都感到震震惊。面对着战斗力高涨的南国军队,北国的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要不是在关键的地区有着燚军部署支持,北国搞不好又要丢掉大量的土地。
可就算是这样,部署的那些燚军依旧无法完全阻挡南国的军队进入北国的境内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烧杀掠抢。
伴随着逃亡的人把南国军队凶残传播开来,愤怒的北国平民们甚至放出了话,从此以后,有燚皇就无天皇。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不再留下任何一个信奉天皇的畜生。
原本还有些出工不出力的北国军队也被南国的那惨无人道的杀戮给震怒,不再对任何的南国军队留手。
仇恨一旦生出,就会不断的蔓延下去。
于是,南北国爆发了最惨烈的战斗。
不是你屠杀我的人,就是我屠杀你的人。杀恨了起来,北国军队也一样是对着南国的村子进行了无差别的大屠杀。双方甚至都杀空绵绵数百里的真空地带,血腥程度,看得燚军的将领们都有些不忍心了起来。
...
京城,金銮殿
在听说日本的战事打得不可开交之时,乾隆对毛利重表示很赞许。
早在燚朝派出数万大军支援日本的时候,乾隆就感觉这未必不是大清的机会。如今大燚的大军被陷在日本,这应该就是时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