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敌援至进退两难,战事变胡人跋扈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最新章节     
    第511章 敌援至进退两难,战事变胡人跋扈
    八月二十五日
    白枢四万人,围攻广平一月未下,心情愈加烦闷。
    就在白枢准备下达强攻令时,有流星马来报:
    “大司马,广平北三十里处,有敌骑突显,约两万人。”
    还没等白枢做出反应,又有一名流星马入帐:
    “启禀大司马,广平东北方,出现大队人马,从旌旗上看,约有三万人。”
    帐中诸将都互相交头接耳,商议对策。
    “大司马,如今司马交依据城池之利,与我军相抗,又有敌援军将至,再停留在此地,恐遭敌所乘,末将以为,不如暂避锋芒,退往曲梁,再做打算。”
    帐下督、骠骑营校尉呼衍英出列提议道。
    “是啊,大司马,我军连日攻城,伤亡颇重,且十分疲惫了,敌军又有大队骑兵在列,形势对我方十足不利,在下也认为暂退曲梁,是为上策。
    且听闻安东将军业已取得阳平,正往此处赶来,等汇合安东将军,兵力稍显充足,凭借我军精锐,与敌野战,或可有大胜。”
    参军关范也出言附和呼衍英所说,建议撤退。
    其余段界、马燮等将也劝白枢退兵。
    白枢见众将都赞同退兵,正准备下令,又有一令骑来报:
    “安东将军已至大营南二十里处,午后可到。”
    这一消息的出现,让场上的舆论突然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原本一边倒的撤退声音,变成了请战的声音。
    其中呼衍英等将领认为,既然元安已到,就不需要再退往曲梁,只需要引军后撤十里,等待敌军来攻,即可踏破敌营。
    只有关范一人认为,虽然元安到了,但是其攻取两郡,又连夜赶往广平,兵力定然有所损失,将士定然与我军一样疲惫。
    况且,即使是加上元安军,己方也就五万不到的兵力。
    而敌军两路援军,合兵就有五万,再加上广平城中的数千人,以及司马交在襄国布置的一万人,也参与进来,就有七万多人,己方处于劣势。
    且敌军两路援军中,至少有三万骑兵,仅凭白枢与元安手下的五营精锐,很难说全胜。
    应该退往曲梁,稍作歇息,先用计离间三方,找机会一击破之,可以最小代价,拿下广平,甚至俘获司马交。
    呼衍英认为关范这是在畏战,抱着胸脯,拍打着身上的甲胃梆梆作响:
    “关参军,你应该没有看过我白国六营作战,对我们的战力有什么误解,某可以告诉你,仅凭某的骠骑营,就可以击溃敌军两万的骑兵。”
    关范不想和呼衍英多费口舌,转头对白枢道:
    “大司马,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不可不察,古往今来的名将,没有十足的把握,不应该亲身犯险。”
    “大司马,您是一力招募末将入营的,也曾与我等六营将士同食同宿,知道我等六营将士的实力。
    我们六营一直遵循大王的王令,困顿在白国,极少有与外界正面作战的机会,如今下面的将士都在跟末将说,想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以彰显白国六营的武名。
    还请大司马成全!”
    “请大司马成全!”
    六营的校尉都出来请战,那些新军的司马、校尉也不愿此时落于人后,也都出列请战。
    关范看着场中压倒性的情况,也说不出话来,只是看向白枢,但看大司马的样子,自己的建议明显没有被采纳。
    白枢见众将士气昂扬,不愿意违背他们的苦心,也认为白军承平日久,需要一场残酷的大战,作为蜕变。
    正准备依照众将所请,下达军令时。
    一个身影拨开军帐,走入进来。
    关范定睛一看,正是白枢身边的贴身秘书,秘书监左丞王式。
    只见王式在白枢耳边说了些什么,白枢眼神微变,关范知道事情有了转变。
    果然,只听白枢下令道:
    “传令下去,众军后撤,退往曲梁,呼衍英,你带伱的骠骑营,为全军押后,防止敌骑追击。”
    呼衍英想要说什么,但是习惯性的遵守军令,让他咽下腹中所言,只吐出一字:
    “是!”
    白枢见众将受挫,出言安慰道:
    “诸位都是军中翘楚,应该知道机变的重要性,战场形势随时都在变化,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
    简言之,就是灵活机变。
    不想瞒诸位,适才本公确实准备依照你们所请,但事情有了转变,不得不重新安排,绝不是轻视诸位之意。
    至于有何之变,请恕本公无法告知,诸将先下去带领诸军后撤,听令行事,待时机来到,还望不要踌躇,以免错失军功的好。”
    听到白枢如此一说,众将内心好受了许多,皆依令行事。
    八月二十五日夜
    因为王浚、刘琨的援军抵达。
    白军缓缓撤离了广平城,距离广平还有二十里的元安,也接到了白枢的命令,转进曲梁。
    八月二十六日
    清晨,王浚、刘琨援军抵达广平城下,司马交接见了来源的将领。
    王浚派了督护王昌、中山太守阮豹领一万步卒,辽西公、大单于段务勿尘之子段疾陆眷、段文鸯兄弟等段氏鲜卑两万骑兵,驰援广平。
    而刘琨则派来了奋威将军令狐盛与代国公、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猗卢的侄子拓跋郁律,率领两万鲜卑骑兵,驰援广平。
    王浚与刘琨不同,段部鲜卑是依附在王浚之下,还有乌桓人与他一接受王浚节制,是要接受王浚的调令的。
    而刘琨则是完全沦为了拓跋部的傀儡。
    不仅与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结为异姓兄弟,从他手中借到军队,以夺回自己的雁门、新兴二郡,还向朝廷表奏其为代国公,将代郡作为他的食邑。
    而代郡属于幽州,刘琨、王浚两人也是那个时候开始结怨。
    要不是司马交来求援,两人说不定已经打了起来。
    如今刘琨依靠着占据漠北漠南的拓跋部,向西结怨王浚,还向东进攻汉赵。
    这正是因为,刘琨要与拓跋猗卢于赵汉鏖战于晋阳,才只抽调的出来两万人,不然就会是刘琨亲至。
    为了迎合这些远道而来的鲜卑人,司马交搜刮了全城的美食美酒,以及一些女子,送往幽州、并州两军的军营,犒赏两军将士,希望他们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尽全力帮助自己。
    而令狐盛、拓跋郁律、王昌、阮豹、段疾陆眷、段文鸯等主要将领,自然是进入广平城,参与司马交设于王宫的宴会。
    令狐盛、王昌等汉人还好,拓跋郁律、段疾陆眷、段文鸯几位没见过中原宫廷宴会的鲜卑将领,就显得有些不堪入目了。
    眼睛直盯着场上跳舞的舞女,酒水打湿全身,也没有反应。
    段疾陆眷等段氏将领,因为身份比王昌等人低,见他们没有动手,只得克制本性。
    而拓跋郁律就没有顾忌了,令狐盛根本管不了他,相当于只是刘琨派来的参军,没有一点兵权。
    于是他过分的将一旁为他斟酒的侍女拉了过来,搂在怀里,丝毫不顾侍女的哭泣。
    司马交对此仿佛没有看见,只是一个劲的劝酒,希望他们能够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出力,最好为他拿回白郡三郡。
    拓跋郁律仿佛喝嗨了,满脸通红,衣衫不整的站起来,对司马交道:
    “大王放心,我拓跋部纵横草原百余年,就连匈奴人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小小的白国。
    我见他们骑兵只有六七千,而我拓跋骑兵两万余,早晚间,就能将他们斩于马下。
    听闻汉人中,最富庶的就是白国,今日我拓跋郁律到此,他白国的金钱、美女,都由我笑纳了,哈哈哈!”
    听到拓跋郁律的狂言,司马交只得赔笑,而王昌可不惯着他,他知道白国的实力不菲,想要激拓跋郁律追击白军,于是直接出言怼道:
    “大话谁都会讲,只是不知道到时候是白军斩你拓跋郁律,还是你拓跋郁律逃跑如丧家之犬?”
    拓跋郁律怒急,正要拔刀,突然想到刀在赴宴的时候放在了门外,指着王昌道:
    “大话,谁说大话,汉人,似你这般的弱鸡汉人,我拓跋郁律又不是没有杀过,没有一百也有上千了吧。
    你要是不服,出来,我们单练?”
    王昌理都不理他只是看着酒杯道:
    “蛮夷就是蛮夷,没有头脑,就本事去找白军捉对厮杀,在这里狗叫什么?”
    拓跋郁律本就只会汉语,而不会汉学,如何说得过王昌,气得用鲜卑语不断辱骂王昌。
    王昌就如同看小丑一样看着他,没有丝毫气恼的样子。
    拓跋郁律气急,当即摔门而去,只留下一句:
    “看你爷爷怎么将白国小儿的头颅带回来的。”
    令狐盛想要阻止,被拓跋郁律一脚踢翻:
    “狗东西,刚才老子被骂得说不出话的时候不出来,现在出来干甚?”
    随即翻身上马,带着亲骑数十骑,向着城外军营而去。
    司马交看着发生的一切,担心的对着王昌道:
    “王护军,拓跋将军如此去,不要紧吧?白军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王昌举起酒杯,对着司马交恭敬道:
    “大王且放宽心,就算拓跋郁律败了,他们有骑兵之利,也损失不大,正好打击一下他们锐气。
    而且还有段将军他们在这里呢?您就放心吧!”
    司马交看向段疾陆眷,也得到了一个放心的答复,这才继续与众人饮酒作乐。
    司马交也不满拓跋郁律的跋扈,只是担心影响自己与白国的战事,如今得到了王昌肯定的回复,心情舒爽了不少。
    至于为什么段部与拓跋部同属鲜卑,但却老死不相往来呢?
    这就要提到司马篡汉以来,草原发生的故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