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这一天的笑声,直到夕阳西下
作者:江南山水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最新章节     
    “老先生,老先生,您真的有才气吗?比我们牛先生还厉害吗?”
    孩子们口中的牛先生,显然是旁边侍立的青年,在任何孩子的心目中,自己老师都是最厉害的。
    娃娃们的天真询问,倒把姓牛的先生吓不轻,连连对孩子摆手道:“别瞎说,别瞎说,为师仅乃童生,何来才气之说。咱们书院院长杨先生才是大才,这位令人尊敬的老先生同样也是大才。孩子们,要恭敬,快点,给老先生行礼……”
    孩子们撇撇嘴,但却乖乖听从先生的吩咐,二十多个小家伙站起来,恭恭敬敬给皇帝行了学子礼。
    只不过,再次叽叽喳喳问了另一个问题。
    “老先生,老先生,既然您有才气,您能解读这篇文章吗?我们先生说,这是院长的呕心沥血之作,足以传世,流芳百世……”
    “但是,我们年龄太小了,只会背诵,却不明白文章的意思,所以,也不明白它为什么能流芳百世。”
    “老先生,老先生,您能给我们讲讲吗?”
    孩子们饱含期待的声音,虽然稚嫩却如一把刀锋,这柄刀锋对于别的人也许杀伤力不强,但是对于一生喜爱文学的徽宗绝对是利器。
    老皇帝这辈子最渴盼的,并不是坐在龙椅上指点江山,反而,他最想做的就是待在学堂里,听孩子们读书,然后由他讲述学问。
    这个渴盼,简直是梦想,然而由于皇帝的身份制约,让他几十年来始终不曾如愿。
    现在,孩子们主动请他讲解……
    这个要求直戳内心啊!
    皇帝的老脸直接笑成了一朵花!
    杨一笑站在一旁,目睹了学堂一幕,他不由暗暗给孩子们点赞,心说这些娃娃真是一群小舔狗。
    二十多个天真蒙童的声音,绝对会让皇帝更加偏爱杨氏。
    所谓杨氏,并不只是他自家的人,而是麾下所有的人,兵,产业,乃至地盘。
    而孩子们的无心之言,绝对是一大助益,会增加皇帝对杨氏的偏爱,堪称是一份沉甸甸的砝码。
    不得不点赞!
    ……
    书院暂时没有名字!
    教学的风格很另类!
    低龄班的,只求背诵,大龄班的,则要外出,每每学到一篇文章,先生必须带着学子走出学堂,或是在山中游走,或是去沟渠观睹,又或者前往田间地头,在务农之中感悟学识。
    对于这个外出游玩的规定,低龄班的娃娃们一直羡慕,然而由于他们年龄太小,尚且做不到领悟的程度,所以,先生从不带领外出。
    但是今日,娃娃们终于满足了心愿。
    在皇帝开怀畅笑声中,在杨一笑的悄然暗示之下,姓牛的青年大声宣布,今天的课业由老先生讲授,并且,外出游学。
    孩子们大声欢呼。
    外出游学,并不会走太远,由于娃娃们太小,所以就定在山中和杨家村附近。
    当日中午,吃过午饭,在老皇帝兴致勃勃的催促下,书院这个小龄班的学子们走出大门。
    第一程,先逛山中新城。
    同时间,皇帝开始讲授学问。
    他是文坛大家,一辈子痴爱文学,虽然只在课堂听了几遍孩子们背诵,但是他已经记住了三字经的内容。
    他也无愧文坛大家的底蕴,初次接触便能深谙三字经的精髓,所以在教导之时,一开口就是学问。
    “娃娃们,咱们先讲讲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山中新城的大街上,皇帝慢悠悠的行走着,小孩们则是拥簇身旁,嘻嘻哈哈的围着他玩耍。
    只见皇帝抬起手,指着街边一些摊位,声音和蔼道:“你们看看这些商贩,其中或有你们长辈,要么是父亲母亲,要么是爷爷奶奶,而他们这所有的人,再加上你们这些小孩子,以及老先生我,还有你们的牛先生,杨先生,我们这所有所有的人,都是三字经开篇所说的人。”
    “人,从母亲怀中而孕,胎十月,乃降生。”
    “生下来的时候,就是所谓的人之初,这个时候的小宝宝,心灵没有受到尘世一丝污浊,所以清灵透澈,不含任何杂念。”
    “故称之,性本善。”
    “但是孩子们啊,人是会长大的,从一个只知道啼哭的小宝宝,慢慢变成你们这样的小娃娃,再从你们这种小娃娃,变成街边摊位这些成年人、中年人、老年人。”
    “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呀,唉,怎么说呢,人会受到各种各样影响,于是心思也就出现各种区分。”
    “有的人,变坏了,有的人,贪婪了,有的人,胆小怕事,有的人,豪气干云。”
    “老爷爷我刚才说过,人初生之时都是善,这叫做天性相近,但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各种秉性,这就是习相远……”
    一篇三字经,杨一笑抄袭的,其实连他这个抄袭的始作俑者,都不能深入的明了三字经的深奥。
    但是在老皇帝的悠然声音中,这启蒙经典却被深入浅出讲解,仿佛信手拈来,各种典故旁征博引。
    小娃娃们仍旧围着他嬉闹,然而在嬉闹之中已经受了教导,很多孩子都已听懂,原来三字经的开篇说的是成长。
    于是,有些小孩忍不住追问,叽叽喳喳的各种好奇,不断道:“下一句呢?下一句呢?老先生,您快点再讲讲吗?”
    然而面对孩子们的催促,皇帝却老怀大慰的笑起来,摆手道:“老先生我呀,才气只占天下三斗,咱们后面跟随的那个小伙子,他的才气却占了整个天下七斗,所以,应该让他也讲讲……”
    孩子们不由回头,看着躲在队伍后边的杨一笑。
    与此同时,皇帝也看向杨一笑,故意瞪了一眼,假装不悦道:“臭小子,别偷懒,乖乖上前来,给娃娃们讲讲课。”
    杨一笑不由胆战心惊。
    他之所以躲在后面,并不是想要偷懒,而是害怕自己会露馅,讲解起来入不了皇帝的眼。
    只可惜,终究被皇帝点了名!
    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硬上。
    幸好,皇帝只让他讲解第二句……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当他念诵这一句后,小娃娃呼啦啦围上来,全都仰着小脑袋,好奇中带着期待。
    杨一笑沉吟片刻,方才想到怎么讲,于是顺手揉了揉一个小家伙脑袋,俯下身子温声道:“这一句是说,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学习很重要,如果从小没有接受好的教育,性格就会发生变迁,也许能保持良善,但是更大的可能是变坏……”
    “这个坏,并不一定是变成坏人,它也能代指很多,比如,做事胆小,又比如,没本事挣钱养家,或者,只会怨天尤人,又或,行事鲁莽。”
    “总之一切不好的行事风格,都可以称之为性乃迁,不是变成了坏人,而是因为没受到教育所以不具备各种能力。”
    “打个比方,你们的父母,为什么会成为流民,逃荒来此种田求活,因为呀,他们从小没有学识,只能做农夫,做不了别的事。”
    “所以说,幼童的教育很重要。”
    他说着一停,紧跟着又道:“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先生我才极力建造书院,把你们这些小娃娃都招进来,让你们能接受学识和教导。”
    “而把你们招进来的这个决定,以及招进来之后的按年龄分班分学,小年班让先生时刻关注,大龄班则是走进田间地头,这就是三字经里所说的,教之道,贵以专,既指的是专心教导,也指的是专门教导,根据学龄不同,划分各种针对性的方式。”
    终于,勉强,解答完毕。
    小娃娃们‘嗷嗷嗷’的点头,表示自己能够听懂这一句。
    而旁边的皇帝,则是欣慰抚须。
    ……
    这一日,书院的孩子们很快乐,同样的,老皇帝也很开怀。
    他们在城中游逛,他们离开山中去了杨家村,然后又从杨家村,去了附近的河渠和田地。
    目睹了农夫的耕作,看着河工在踩水车……
    皇帝给孩子们讲授三皇五帝,讲授孟母三迁,各种典故,顺手拈来。
    欢快的笑声,一直持续到夕阳西下!
    ……
    【过渡剧情,注重温馨,我知道,有一部分老书虫很喜欢这种娓娓道来的情节,如果我这想法的不对,有人认为这是水,请你们立刻指出了,我立马改回大剧情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