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开始的混乱(三)
作者:老蜻蜓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刚过上元节,李三郎就到了定州,张罗郑大帅带上数百精锐走一趟河东,去做抢班夺权的大事。
    要说去晋阳奔个丧,郑大帅倒是不怕。与晋军数次合作不错,再说,好歹也是拜过干爸爸的。人死为大,郑守义也算豁达之人。
    可是听说了此行目的,郑大帅直将脑袋猛摇,双手连摆,道:“李三,你嫌命长你自去,爷爷还不想早死。”当初跟这厮去魏博,差点就被罗绍威那小乌龟害了命。打那时起,郑爷就学了个乖,似这等十死无生的事情绝不再干。
    还他妈去狼窝里搞事?
    爱谁去谁去。
    郑大帅如今位高权重、身娇肉贵,打死不去。
    “你听我说。李存勖除了是独眼龙的儿子啥也不是。草原规矩你懂,大汗、头人得各部推选。李克宁在各部影响甚大,李鸦儿没了,就算他李克宁没想法,晋王那些干儿子们能没想法?谁能服气李存勖?”李三苦口婆心道,“据我所知,李克用那些儿子与汴梁也有联系。
    如今晋军一部在潞州被围,一部跟着周德威在余吾寨,剩下一点人马在晋阳也多半都听李克宁地,这就是干柴浸油,只差一把火了。”
    “是,是干柴烈火,点火就着,但你就不怕烧死你?嘿嘿,你不怕老子怕。”对于这种作死的想法,郑爷果断回绝,然后目色奇怪地看着李老三,道:“少康,晋阳有变,大大方方打进去也成啊,何必只身犯险呢。”
    任他李三郎磨破嘴皮,郑爷也不觉带上个千把人跑晋阳点火是个良策。
    尤其这事李三还蹦得这么高,这厮是真傻是假傻?
    犹豫再三,郑大帅好心好意提醒道,“三郎,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崇武似乎知道他要说什么,望了老黑片刻,笑道:“讲。君子坦荡荡,你我兄弟,有甚说不得?”
    “这个……李克宁……你……
    老郑的右手食指在眼前晃来晃去,点一点李三,又向西边指一指,道:“你我兄弟一场,我直说了啊,”可是满腹言语到了嘴边又觉着无法出口,末了憋出一句,“你晓得吧?”
    李老三肩膀一耸,道:“我晓得个甚?”
    看这厮装傻,黑爷把脸一黑,道:“唉,三郎,如此非是朋友之道啊。”
    李三郎拿起茶碗呷了一口,舌尖舔唇,道:“老郑,你是面憨心细,想得不少呀。”
    张守仪把个水壶对嘴就灌,一抹水渍,道:“滚。爷爷好歹也是一镇节帅,不多想想,脑袋早晚搬家。嘿,当初你跟李大两个一唱一和,下了爷爷财权,当老子不明白么。”
    “呦,那你说说,我为甚要拿你财权?”
    还装傻,郑守义瞪着李老三道:“你问我?”
    李老三好补惭愧地说:“当时我说了呀,咱们力弱,不能分家。你可知汴州如今有多少兵?说出来吓死你。
    在潞州围着李嗣昭,有十万。
    东南防着淮南有个数万。
    西边看着李茂贞好歹有个二三万。
    嘿嘿,汴州还有至少六七万牙兵精锐未动。
    你自己算算有多少。
    就咱卢龙三镇,加一块才多少?刘守光已经分在外边,义武再单过,那还玩个屁,分分钟被人削了。”
    郑爷也搞不清什么叫做“分分钟”,道:“没有防我之心?”
    “没有。”李三郎说得大义凛然。
    “我信你个鬼。”
    “我不是防你,我是防着所有人。”一句话好悬没把老黑气背过去,李老三不急不徐地说,“我是在立规矩。义昌那是没办法,但自你之后,卢龙所任节度使都需照此办理。”
    “你。”还真让张泽说对了,郑大帅心说,张书记有点本事啊。跟李家兄弟斗智斗勇,还得跟这厮多多亲近。
    酸丁对酸丁,正配。
    李崇武直视着郑守义的双眼,毫不退让道:“我说过,打打杀杀不是目的,我是要守护这大唐的万家灯火。
    怎么守护?根本就是要重建秩序,使天下各安其位。
    节度使管军不管民,这就是最重要的基石。
    如此,大兄对你放心,你也踏实。
    丁会之事,还用我说么?”
    郑守义一愣,不对呀,怎么被这小子带跑偏了呢。“说你呢,怎么说到我头上了。”又补充一句,“我对李帅那是忠心耿耿,有甚不踏实?怎么不放心?”
    李崇武嗤笑道:“你对大兄忠心耿耿我信,那对大郎呢?”
    “呃。”郑二当然知道他口里这个大郎,是指辽王的长子。黑爷很想也说一句“忠心耿耿”,可是看着李老三满脸戏谑的眸子,郑二哥实在昧不下良心说假话,反倒目光有些闪烁,不敢与李三对视。
    “呵呵,二郎果是赤诚君子,不以虚言对我。”也不管这话夸得老郑黑脸发红,李三郎道:“这天下病了,就得治。
    病在何处?就病在上下失序,无人自安。
    远了不说,就说淮南。杨行密刚死,杨渥就对大将王茂章动了手。王茂章跑得快,去了杭州投钱镠。然后就是张颢、徐温搞兵谏。你别跟我说你不知道。你天天带着好大儿在军中,你是什么心思?
    哼。这等惨剧,我不想在卢龙发生。
    咳,别看汴梁势头猛,朱温不小了,像样的儿子、侄子都没了,只要咱卢龙自己不出事,早晚肯定能赢。
    至于说晋阳?李克宁?嘿,我君子坦荡荡,我无欲则刚,有何所惧?”
    “君子坦荡荡?”我信你个鬼。
    “难道我闭口不言,你等就不会拿我跟李克宁比么?嗯,恐怕还有个李匡筹作例子吧。”李崇武语气无奈,却又十分坚定地说,“上下不安,这是祸乱之源。河东就这样,我说不说,也不能改变什么。
    咱武夫干得就是刀口舔血地买卖,不避讳生死。
    若今日大兄不测,这卢龙,我当仁不让。
    倘若有个五年十年,大郎成长起来,接得住这份基业,你求我都不干,老子还懒得操这份心呢。
    二郎,高处不胜寒呐。
    天天跟你们斗智斗勇,老子累不累。”
    说着,李崇武抖抖袖子,摆了个兰花指,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会朋访友,游历山水。天大地大,我游戏红尘不好么?这武夫有什么好?那节度使有什么好?
    都不说阵前搏杀命悬一线,就说每次募新兵你都跟着练吧,好玩么?
    老郑你摸摸良心,怎么,很喜欢爬冰卧雪呀,还没冻透?
    有床不睡睡帐篷,风餐露宿,提心吊胆,枕戈待旦那是人过的日子么。
    谁他妈爱干谁干,但凡有点可能,爷爷都不愿意。”
    说着,李崇文掀起裤脚,露出有点发红的脚板,道:“这些年从军,我这脚上生得冻疮都落根了,每逢冬日都难受。”本来还想在亮一亮其他的军功章,感觉老黑当面又没必要,道,“你我也不年轻了。
    太宗皇帝是个猛人吧,据说最后几年,下床都困难,每年都得去华清池泡温泉。咱武夫着身子,糟蹋太过,我不想将来辗转病榻,生不如死。”
    “嗯。”郑守义被李三郎的坦坦荡荡镇得不轻,后面这些都没听清,下意识也挠了挠发痒的手指。其实,李老三这才哪跟哪,他老郑几次雪天出征,身上的病根哪里少了?手上,脚上,胳膊、腿上,他还算好的,疮疤不多……
    猛抬头,郑守义道,“不对。说远了。总之你说破大天,这晋阳也休想我去。你我兄弟一场,劝你也别去闹。如你所言,晋王家里杀起来,全是血,还是有多远躲多远。”
    李崇武道:“我不甘心呐。若能……若能……拿下……
    “放屁。带千把人去能干个球?没得将你我埋在里头。”郑守义态度坚决,道:“不过,我这毅勇军、常捷军也有万多精锐,你在那边有探子吧?我让弟兄备妥,一俟晋阳有变……
    对,李存贤不是在那边么,看能否与他对上。河东如今没多少兵,还大部都在南边应付梁军,晋阳能有几人。嗯?”
    老黑手刀批下,杀气腾腾。
    有袭破契丹牙帐的案例,有雪夜下定州的经验,在长途奔袭这一块,郑大帅很有信心。当初未能在魏博搞一把,屠子爷尤其耿耿于怀。若能在河东耍一把……嘿嘿,立下这个大功,只要我老郑不闹,放眼卢龙,谁能动我?
    哎,如能移镇河东那不是更好。
    黑爷对自己的灵机一动十分满意,冲李三不住猛笑。
    李崇武知道是说不动这老黑,思索片刻,道:“也罢,我先在定州住下看看。上元节也过了,你让队伍做好准备,随时出发。”
    ……
    潞州。
    李嗣昭被堵在城里半年有余,城里暂时粮食还有,主要是心理压力太大。
    这么不上不下死扛能有前途?粮食总有吃完的一天。
    河北兵呼呼啦啦上来,又稀里哗啦下去,这都半年了。
    就看城外这两重寨子,李嗣昭将军就得给朱三送个大写的“服”。十几万人围着爷爷,愣是从城下把甬道修到白陉口,真有瘾呐。
    儿子李继韬在旁恨恨道:“父帅,这都多少日了。周德威据守余吾寨,不发一兵,居心叵测呐。”
    “莫乱讲。晋王有恙,他守住余吾,梁兵便不能威胁晋阳。”矮冬瓜李嗣昭负手踱步,道,“我是看出来了。梁兵志不在潞州,而在晋阳啊。”
    十万大军围城,真要猛攻,潞州早就破了,这点见识李嗣昭岂能没有。
    围城打援,进而取晋阳,一举下河东。
    嘿嘿,朱三想得挺美。
    “父帅!”李继韬感觉爸爸格局小了,上前一步道,“潞州要地,却也是死地,为何要阿耶在此?父帅,晋阳有坏人呐。”
    “嗯?”
    李继韬劝道:“晋王身体抱恙已非一日。自起事以来,父帅随晋王南征北战,功勋卓着。若晋王不在,这节帅若由李太保接位,我等自无话说。然晋王有意传位李亚子路人皆知。
    阿耶,那厮不过一稚子,于我镇无尺寸之功,凭甚要奉他为主?
    嘿嘿,置我军于此,只怕用心歹毒啊。”
    李嗣昭回手一掌抽在儿子脸上,抽得李继韬转圈,怒道:“住口。”
    李继韬捂着腮帮子,犹自道:“丁会与晋王交通,非止一日。河东力蹙,谁人不知。这潞州名曰在梁军,实则与在我有何不同?非要捅这个马蜂窝。
    完事彼辈拍屁股走了,却将阿耶留此。
    我闻卢龙几次相邀晋王出兵河北助战,晋王皆不允。正是那李亚子,说什么河东、河北唇齿相依,撺掇晋王来取潞州。
    父帅,你平日一心放在军伍,对晋王一片赤诚,可是有人要对你下毒手啊。”
    李嗣昭再次举起巴掌,但这次迟迟没有落下。
    当初任他为昭义节度使,留守潞州,冬瓜哥还多少有点沾沾自喜,后来梁军围城,他也慢慢品出点不对味。此刻次子这般说法,李嗣昭也是越想越有道理,天下哪有那么多巧事。
    看父亲意动,李继韬连忙煽风点火道:“父帅,方今之计,或投梁朝,或奔晋阳,二选其一。时不我待呀阿耶。”
    李继韬素知爸爸跟梁王有来往,因为梁王来书就是他接的。只是爸爸从来对来书不置可否,他弄不清状况。可有一点,就他父子手下这近二万军,在河东绝对是号人物。城中再募些,还能多个数千上万。
    若能回晋阳,嘿嘿。
    军中与阿耶相熟的将校不少,李存勖一黄口小儿,算个球。
    李嗣昭多大岁数,看不清局面么?他是急得无法,又无人叙说,尤其烦恼。干爹的义儿,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能混出头的有几个。要说李嗣昭对河东节度使全没有想法那是胡扯,看看儿子,道:“嗯,周德威挡路,奈何?”
    “向晋阳告状,这厮见死不救。”
    “嗯。”李嗣昭应了一声,心里却不以为然。半年来,他往晋阳派了许多使者,但周德威始终不温不火,在外面瞎转,就是不来硬打。当然,周德威兵少是事实,可是真打假打,李嗣昭也看得明白。
    早前晋王身体还好,也曾数次催促这厮发兵,可惜都不顶用,如今晋王油尽灯枯,说话还有谁听?
    李继韬道:“不论来不来,若有人见死不救,翌日阿耶做甚事都有话说。”
    李嗣昭思索片刻,道:“嗯。每日遣一信使回去,我看周德威救是不救。”
    ……
    就在同时,李思安将军也在看着潞州城头的晋军想着心事。
    李思安本是宣武将军杨彦洪的麾下,身长七尺,与郑二好有一比。
    其时朱哥刚到宣武,他早早投靠,得赐名李思安。此后朱大帅出入征战,李思安常随左右,所部精锐无人能当。唯一的污点就是当年在沧州被李可汗削了。不过主公宽宏大量,除了让他写份军报,并未严惩。去年,还让他领兵在瀛州纵横驰骋,狠扎了卢龙一枪,如今被派来潞州,也是主将。
    到了潞州前线,李思安方知这差事难办。
    天子的意思,肯定是想引蛇出洞,再直捣黄龙。可是,兵法曰,兵贵胜不贵久。围城半年多,士气渐渐低落,晋军再草包,也难说不出意外。
    天子想得再好,真干起来……
    其实,晋军已经剩不下多少强兵了。硬吞了城里的这点人马,晋阳还有多少人?一路压过去,熬也熬死他。
    李思安觉着,其实没必要再等了。
    可是,李思安也不想让自己手下的近万老汴兵去爬城头。
    蚁覆攻城,是所有将领的噩梦。
    然而,他不上,谁上?
    潞州城下多半是康怀贞带来的关中兵,小半是魏博兵。他已经逼着魏人冲了两回,毫无建树,康怀贞更是阳奉阴违,李思安一点办法也无。
    最后只能继续围困。
    听了属下禀报,说是城里又有使者摸出去了,李思安道:“周德威着实心狠,李嗣昭如此求救,愣是不动。”梁军围着潞州两条寨子两条沟,但城里城外的信使,从来都能如履平地,非常默契,非常神奇。
    挠挠眉心,对康怀贞道:“康帅。天子差我等进击晋阳,奈何周德威死守余吾寨,无从下口,计将安出啊?”
    在潞州与晋阳之间,隔着几重山岭,余吾正当其道,周德威近二万人堵在路上,即不战,也不走,十分烦人。
    康怀贞道:“李帅稍安勿躁。有夹城为凭,且再耗数月,饿也饿死他。”
    李思安闻言,叹道:“也罢。独眼龙时日无多,且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