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志明在云来居的房间里行完了拜师礼。
给锻墨三叩首后,收到了一本厚厚的炼器书籍,还有一些法宝丹药。
卫志明小心翼翼收好,又给锻墨行了一礼。
锻墨点点头,拜师的整个过程都很简单,但他似乎并不在意。
“关于为师为何此时收你为徒,你一定有所困惑。”锻墨道,“给为师倒杯茶,你坐下吧。”
卫志明端来茶壶,倒了一盏茶水端给锻墨,自己寻了近处的椅子坐下来。
“你在灵仙派修炼,也有近十年了吧?”锻墨没有喝茶,而是先问了一句。
卫志明心中算了算,“弟子初来时是十八岁,如今二十又六。八年,也和十年差不多了。”
“二十六,还真是年轻啊。”锻墨点点头,感慨了声,“现在还能算得清,往后,就算不清了。”
卫志明倒觉得自己修炼的年岁和其余修士相比算是大了点。
毕竟与他同期的唐灵和元玉琅几人,都是十四五岁开始的修炼。
“为师虽是灵仙派最小的宗门长老,却也已有千余岁高龄,这在修炼界自然算不得什么,但因为师被困进阶瓶颈已久,早就快到寿终之际,怕是终生突破无望,寿命也所剩无几。”说着锻墨施法将茶水热气吹走,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但是为师并不难过,已知天命,更不会去强求。”锻墨放下茶盏,看着卫志明,一字一顿道,“因为,这是为师的道。”
卫志明没有说话。
他心底的确好奇,但不爱多问,这是性格使然。
“为师自幼家境清寒,母亲早亡,父亲以打渔为生,村里人皆不喜渔民身上气味,每每见到为师与父亲,都会掩鼻避开丈余远,更别提有女子愿意相嫁。所以为师便心生自卑,不敢抬头见人。后来,偶然接触到城里木匠活计,看那木匠凿子木屑纷飞间,雕刻出的各类小玩意儿活灵活现,更有甚能设计图纸,为人造桌、造椅、造房、造兵器机关,造鬼斧神工。”
“后来,为师喜欢上了木工。便一直用心钻研,到城里拜师,没有哪家师傅会上来就传给你真正手艺,为师便偷偷学,白天学、夜里学。别人一日干五个时辰,为师便要七八个;别人不接的难活脏活苦活,为师全都接过来,终于在三十几岁的时候,成为城里最厉害的木匠,闻名远近,前来找为师做活之人络绎不绝。”
“后来,有位仙家闻名而来,见到为师的成品赞不绝口,便给为师指了另一条路——炼器。为师那时才知,原来木匠的活计在修炼界也被人需要,而且那将是一个更为广阔、可以在此方面钻研更深、学到更多东西的世界。”
“于是为师开始拜师学艺,虽灵根资质是丙级,一路历经坎坷,却从未言谈放弃。后来遇到你的师祖,便开始虚心求教,又恢复了从前初学木工时的努力模样。那时为师睡眠甚少,一日里大半光阴都沉浸在炼器当中,即便是你师祖,也总劝我要多注意身体,不要太过沉迷。”
“可是为师没有听。因为为师喜欢,木工带给为师自信和活着的底气,为师喜欢做这个,就不觉辛苦。就像为师刚开始修仙,凭借丙级灵根,即便是当时的同门,都从未想过为师能走到这一步,成为灵仙派的器宗长老,在整座青云大陆都排的上名号。”
“为师从未以飞升为目的去做这件事,只是因为喜欢,而恰恰是因为喜欢,为师才能走到今日。所以为师即便寿终,也只会惋惜未来将不能继续做为师喜欢之事,而不是惋惜未能飞升成功。”
“所以为师选择在寿命尽头收徒时,就下定决心,要找一个和为师一样,对炼器有着极大热情和动力的弟子,也许因此,他能走的更远,将为师的技艺传承下去,这便最好不过。”
“后来,为师就发现了你。你和其它以飞升为目的的弟子不太一样,为师发现你只修器宗,从不分心,而且与为师年轻时简直一模一样,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了这方面,在这方面也极有天赋。这很难得,为师当时只是喜欢,天赋并不多。”
“至于什么灵根等级,你自己可能会更辛苦些,但为师收徒不在乎这点。所以新人试炼之前,为师早就暗自敲定了你。只可惜……在试炼的过程里,为师却发现了问题——你抛下了和你一起并肩作战的伙伴,甚至用伪装来故意迷惑他人,你想至他人于死地,可那些分明就不是你的对手,而是你的同门!对待同门尚且如此,他日你若在为师传授下力量越发强大,又当如何?”
“徒儿,‘良工不示人以朴’。为师是希望将来培养出的弟子,不是为了飞升而去炼器,而是为了心中所爱。但若为了所爱,变得自私与冷漠、极端与狠戾,无论于这世道、还是他自己而言,都是极其可悲与可怕的。”
说到这里,锻墨攥着手里茶盏,静静看着卫志明,看着自己新收的这个小弟子。
卫志明久久没能言语。
他想到了许多人。
想到了从小不由得自己喜好的父亲,想到了被执念所困的翎羽和南宫翎。
甚至想到了那些遗忘村里,终日无所事事、混沌度日,却嘲笑自己为“异类”的大人和孩子们。
他缓缓抬头,刘海撇向一边,眼睛里滑过一抹光亮。
“徒儿知错了,师傅。”
“明白就好,我也是此行看到你改变,才转了心意。”
锻墨的手一松,面上浮现一抹慈爱笑意。
“炼器一途有器魂一说,没有器魂的兵器法宝,永远比不上有器魂者,那是因为里面注入了灵魂,没有灵魂的兵器法宝,也只是冷冰冰的一件器械而已。修炼先修道心,志明,为师希望你的道心如你父亲给你的名字般明朗坚定,注入到你的身体里,不要活的像木匠手里一块没有灵魂的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