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南中征伐事 南方丝绸路
作者:熏悟空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最新章节     
    张谦还在思考如何解决南中叛乱的时候。
    襄阳却出现了一场争论,关于是否出兵南中的争论。
    反对者多是刘表麾下的老臣,有当初随刘备南下,也有后来加入的,甚至其中还有张谦救下的李珪。
    李珪找到张谦,他一把年纪,如今也不担任具体的事情,只是帮刘备安抚百姓。
    “李老,请坐!”就冲李珪当初敢直面蔡瑁,张谦就不会轻视他。
    “先生,南中蛮夷之地,赋税难收,得其地况且入不敷出,何况征伐?此举劳民伤财,徒劳无功,先生何以在此战乱之年心生讨伐之意?”
    李珪此来,倒不是别有用心,而是他知晓张谦对他有恩,生怕张谦走上一条穷兵黩武的道路。
    而且他心里也确实认为,南中是一块可有可无的地方。
    这并不是李珪一人的看法,而是许多人都这么认为,从大汉建立开始,舍弃西域、舍弃西凉的言论就没有断绝过。
    “可是李老,我听说武帝之时就有意开发西南夷,我辈身为大汉子民,即便没有开疆的雄心,总要肩负起守土的职责吧?”
    【孙盛《蜀世谱》记载:初,秦徙吕不韦子弟宗族于蜀,汉武帝开西南夷,置郡县,徙吕氏以充之,因置不韦县。】
    “先生既言武帝开发西南夷之事,那可知武帝为何要开发西南夷?”汉武帝赫赫威名,打出了汉人的骨气,但是对于当时非边疆的百姓,过的其实还不如文景二帝的时候,李恢这种老人对于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其实是比较反感的。
    “哦,请李老告知。”张谦虚心请假道。
    “武帝之所以开发西南夷,是因为张骞……”李珪说到这突然一顿,随后解释道:“我说的是武帝麾下的博望侯,大行令张子文。”
    张谦点了点头,张骞可是老前辈,张谦穿越前的其中一个人生目标就是毕业后,走过的地方一定要比这位前辈多。
    “您接着说。”张谦做了个“请”的手势。
    “博望侯曾越过西域去往大夏(今阿,富,汗的汗瓦齐拉巴德),在那里见到了蜀中才有的蜀布、邛竹、竹杖。询问之下,得知大夏通过南面的身毒国(今印,,度的阿萨姆邦一带)与蜀中商人做生意。因此博望侯心升借道身毒国,绕过西域,直接从背后偷袭匈奴的想法,武帝正是鉴于博望侯这个建议才开发西南夷。”
    听完李珪的话,张谦心中感叹。
    我们这个国家,从来就不缺乏积极进取的人。
    若从自己出生的那个时代开始算,这可是整整两千多年前啊,没有火车,没有轮船,张骞就有绕过“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千里奔袭,讨伐匈奴的勇气。
    而张骞也遇到了那个同样有着宏图伟略的君王——汉武大帝,两人一拍即合,大量往西南夷迁徙汉人大姓。
    其中就包括了吕不韦的后人永昌吕氏、雍齿的后人益州雍氏、班超后人益州爨氏,除此之外,还有俞元县的李氏、越隽郡的焦氏、朱提建宁两地的孟氏。
    【备注:益州郡后被诸葛亮改为建宁郡】
    南中所谓的叛乱,实则更多是这些汉族大姓在大乱斗,包括现在自称蛮王的孟获,其实就是出自建宁孟氏,只不过这一支和爨氏一样,蛮化的程度比较高。
    张谦思考这些的时候,李珪继续说道:“武帝的这一举措并没有实现,直到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外夷哀牢王归汉,朝廷置永昌郡,这一通道得以开通。可是先生也知道,在此之前,匈奴早已被大汉消灭,武帝所作的一切不过是徒劳而已。”
    张谦虽然不同意李珪的意见,但此时并没有出言反驳,“李老,多谢你的相告,此事我会禀告主公,由主公明断。”
    李珪自以为说服了张谦,也很满意的离开了。
    而另一个反对攻打南中的却是庞统,庞统的理由倒不是南中不重要,可以舍弃,而且认为此时曹操才是大敌,不应该在别的地方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
    先前张谦和诸葛亮以缺乏钱粮为理由,反对庞统的北伐建议;现在,庞统同样以这个为理由,反对讨伐南中。
    庞统建议,等到消灭曹操,统一北方后,在逐步收复西域、南中等地。
    而且他还提到了一个理由,那就是孙权此时也对南中有了想法,对南中动手,意味着提前与孙权撕破脸皮。
    不得不说,庞统的理由还是很充分的。
    为此,张谦找来了专业的人士,李恢。
    李恢跟随张谦来到襄阳后就受到了刘备的赏识,被征辟为左将军主簿,同时又封了一个杂号将军。
    当张谦询问南中地区的情况时,李恢问道:“先生,可听过‘永昌做官,富及十世’的说法吗?”
    张谦摇了摇头,
    “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永昌郡人口达到189万,位列全国第二。”
    当时第一是南阳郡,243万。
    “从永昌郡西行可到达缅,,甸八莫、密支那,再到身毒,然后再经大夏辗转可到罗马;另外,从永昌南下可到达缅,,甸曼德勒、仰光,据说还能出海。”
    “永昌盛产珠宝、玛瑙,还有大宗的丝绸贸易,大量的商人汇聚于此,又怎么会是蛮荒之地呢?”
    张谦并不知道,李恢所提的便是南方丝绸之路,更是唐朝之后,着名的茶马古道的一部分。
    不过李恢所说的永昌盛况还是吓了张谦一跳,他本以为自己已经足够重商了,现在想想,自己派出的商人之所以能这么顺利成功,原因便是因为这里早就有比较成熟的商业体系了。
    “那德昂觉得,我们是否现在就出兵南中呢?”
    “那得看先生的意图。”
    “哦,请德昂教我。”张谦恭敬的请示。
    “不敢!”李恢连忙拱手,躬身说道,“若是先生想要占取南中的土地,以宣传王威,那将十分的困难;但若是先生只需要一个平稳的南中,以达到贸易的需求,那以先生的名望能力,将会十分的简单。”
    张谦微微一笑,“我的意图刚好比前者少一点,比后者多一点,我需要将所有有汉人居住的地方都划入大汉的版图,但我允许南人治南。”
    “先生高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