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收获
作者:鹿台歌   穿成炮灰对照组,女穿男养崽种田最新章节     
    此时的造纸术就和刊印技术一样,还停留在比初始好不太多的节点。
    徐令给新华书肆改良过雕版印刷已经初次显露出威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席卷整个灵宝镇,几乎快把同行都给卷死了。
    想象一下,同样一本书的刊印,新华书肆能够更快、更省力地发行出来,抢占市场抢占先机,就是抢占份额。
    如今整个灵宝镇其他书肆都在苟延残喘,新华书肆赚的盆满钵满,还有余力花钱找读书人写话本子,刊印出来更多更好的书,赚更多的钱。
    技术的革新带来的变化是创造性的。
    这时候很多的有钱商人,都是通过垄断来形成财富断崖。
    比如说魏家,魏家做的是布匹丝绸香料生意,因为魏家是杭州魏家的旁系,他们天然就有优势用最低的价格,抢占最优先的资源,无论是价格还是渠道,他们都能胜人一筹,跟他比着做布匹生意的,要么臣服魏家,从他家进货,要么就是苦苦挣扎,然后被吞食。
    商场如战场,从来不会说有什么手下留情。
    而这时候的造纸术,也是掌握在少数世家大族的手中,这是他们的核心机密,基本不会外泄,一旦外泄,就很有可能触动他们的根基。
    到时候徐令招惹来的可不是小对手。
    新华书肆背靠县衙,就算有些人想要动心思,一时半会也无法下手,可他徐令不一样,他现在的名声还没那么高,那些人想要弄死他轻而易举。
    可徐令想要在南边建立自己的势力,名望,财力,缺一不可。
    想要和那些人争夺财富的一席之地,必须有胆量有勇气,还要有计谋。
    徐令并不是真的做不出纸,只是想着卖一个蠢,不要一下子把有些人的核心机密给暴露出来,免得惹祸上身。
    他虚晃一枪,先把草纸做出来,再借助群众的力量逐渐改革纸的品质,自然而然就能降低存在感。
    暗度陈仓,这招他熟悉。
    徐令想要造纸不成,做的来的纸被赵凌升戏称只能用来擦屁股,一时间就给众人提了醒。
    这玩意好啊,不比厕筹土坷垃擦屁股好太多了嘛!
    徐令也直呼赵凌升好主意,拊掌叹道:“好,那就做厕纸吧!”
    不出三日,一间造纸坊顺利在村里小河边开了起来。
    徐令从村里找了六个人,签订书契,造纸坊就那么开始运转。
    一张张草纸被裁剪成帕子大小,用草绳捆着,一捆两斤,两斤只要三文钱,徐平的板车卖的货物又多了一项。
    “卖厕纸咯!一捆两斤!两斤只要三文钱咯!”李大元吆喝的声音极具穿透性,惊醒村落里的众人。
    很快就有人好奇问价:“这是厕纸?擦屁股的?”
    “对,你摸摸,可软可舒服了,用它擦屁股一点都不剌屁股!”
    那人干惯了农活,手指粗糙,摸着草纸倒是比他手指还要柔软几分,“两斤,不少称吧?”
    徐平连忙从布袋里掏出秤砣秤杆,“大叔,我们是莲花湾子的,这厕纸是我亲哥徐令造出来的,我们做生意的人家,诚信为本,岂能骗你这一两文钱?”
    他一边称纸,把压的平平的秤给那人看,“您看,一点都不少您的,我们做生意就是要回头客,你要是用的满意,下次还来买我们的东西!”
    那人见徐平口齿伶俐,也不再犹豫,掏出三文钱递给徐平,李大元连忙给他提一捆草纸。
    很快,草纸就在方圆十里的村子里卖疯了。
    光靠徐平带着几个孩子,压根卖不过来,村里有些脑袋灵光的,从徐令家里进货,挑着一担子将近五六十斤的草纸,走远路去叫卖。
    他们若是有本事卖到四五文钱一捆,那也是他们的本事。
    造纸需要用稻草杆,徐令自家的不够用,还要从村里买,不仅是稻草杆,还有生石灰,这些都是要从外头挑回来的。
    于是,很快就出现这样一种局面,村里买草纸挑出去卖的人,有的会顺路买稻草杆回来,有的会买石膏石灰回来,再反手卖给徐令,赚两头的钱。
    一时间,莲花湾子附近的几个村庄,像是活起来了一样。
    他们整日往返各个村庄之间,卖草纸,买原料,徐令的名声也越传越远,越传越大,渐渐地,人们都知道,莲花湾子有个叫徐令的商人,从前走南闯北,在外头学了不少本事,这厕纸啊,就是他做出来的!
    厕纸这东西,看起来价格低廉,不好赚钱,可这东西是人人都用的着的,每时每刻都在消耗,只要人用习惯草纸,就不会想回到用厕筹用树叶的生活。
    这样日积月累计算,所需的厕纸是源源不断的。
    原本只有六个工人的造纸坊,如今也运转不过来,徐令便又从村里找了四个人,这才勉强运转的开。
    徐令给他们每人开一两的月银,多少人不知道都想抢着干,只可惜徐令招人是有限度的。
    在造纸坊工作的,有八个男人,两个女人,一开始村里人也有些微词,不过想到徐安一个女孩都能去私塾读书了,两个妇人去干苦力活,不就跟下地种田插秧一样吗?
    又有什么好说闲话呢。
    眼看着五月份走到尽头,田里的稻子由绿变黄,就快到收获的时候了。
    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忙的不可开交,哪里还有这些闲心思说三道四呢。
    徐令家里的稻田终于要收获了。
    田里的稻花鱼长的有大半个手掌大小,先把田里的水放出去,再摸鱼,徐令带着家里的男人,还有陈胜陈泽兄弟俩,花了一天多的时间,才把稻花鱼给摸上来。
    等田里的土干的差不多,就到了要收割的时候。
    只见一颗颗稻子被饱满的稻穗压弯了腰,费力地承担着不该承担的重量,村里大多数人的稻子还没成熟,有人好奇徐令家里的稻子亩产量,便自告奋勇来帮忙。
    几个大男人镰刀唰唰过去,就有一片稻子整齐被放倒,再抱回岸边,堆成一摞,然后用牛车拉到打稻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