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登基大典……下
作者:镜中镜人中人   改世劫最新章节     
    凌云峰并没有选择。在自己的府内登基,也没有选择。在禹州城内登基,
    而是带着众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禹州城。不远处的。飘渺山上。
    飘渺山上早就设好了。准备登基的场景,
    一条宽约。三丈三左右的大道。盘旋着上了缥缈山。
    而大道的两旁。站着一排排将士。
    旌旗招展,鼓角齐鸣,军队气势如虹,令人心悸。让许多人望而生畏。
    虽然今日的日子是喜悦的。但他们的表情极为严肃。
    此刻站在祭坛之上的。都是凌云峰的亲妹。
    他们是英勇的战士们,手执长剑,身穿甲胄,在寒冷的北风中站立着,仿佛就像那天边的云彩一般。
    一身戎装,英姿飒爽;满脸胡茬,霸气十足。
    随着钟声响起。
    士兵高举长枪。嘴中大声喊道:彩,彩……
    他们喊出的高声。既透露出威严。又透露出杀气。
    所有的文臣武将。都跟在凌云峰身后。浩浩荡荡的。聚集在飘渺山上。
    而缥缈山的旁边。却是禹州烈士陵园。
    凌云峰选择在这里登基。就是要安慰阵亡的士兵。
    要让他们看见。自己要登基了,今日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他们拼杀出来的。
    而作为开国的皇帝。更加不会忘记,为他征战的将士。
    飘渺山上,古树参天,绿树成荫,又不失威严。反而多了生机勃勃。
    此时。登基大典终于开始了。
    凌云峰转身站在文武百官的面前。收敛了身上的霸气。声音庄严的开口说道:朕惟中国之君,自燕运既终。天命真人于禹州,入中原为天下主,
    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海内土疆豪杰纷争。朕本临州右庶民,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贤于左右。
    凡,禹州。胶州。汴州。景州。、临州及草原诸部蛮夷,各处寇攘,
    屡命大将军与诸将校奋扬威武,已皆戡定,民安田里。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辞劝进,尊朕为皇帝,以主黔黎。
    勉徇舆情,于荡二年正月四日告祭天地于钟山之阳,即皇帝位于飘渺山,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汉,
    以荡二年为武睿元年。是日恭诣太庙,追尊四代考、妣为皇帝、皇后。立太社湣8稷溣谟碇荨2几嫣煜,咸使闻知。
    别看凌云峰只添加了一句“朕本临州右庶民”,可别小看这一句,作用是非常大的。
    首先他表明。他并不是世家之人,也不是皇族之人。
    以前的他。只是百姓中的一员。普普通通。
    也用侧面告诉百姓。自己身为百姓,必定会重视百姓。以百姓为重任。
    随后凌云峰。看着眼前的文武百官。四有感而发说道:
    登凌云,
    人若几度春秋梦。愿作汤柱莫做炫,
    询问年少吞天志,余生不知命.长恨。
    听完凌云峰的诗句。有些文臣武将。很是茫然。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懂此句的。内容以及意思。
    而极有少数的文官武将,明白了凌云峰所做的诗。p
    诗中代表的汤柱,是这个世界上。一个伟大的君主。
    他统一了天下。然后又发明了统一的字体。以及衡量用度,并且在后期。
    他又开疆扩土。致使版图扩大一倍有余。
    最为重要的是这位汤柱,到了自己老年之时。选择了退位。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贤能。
    这无疑让世人称赞。更让历代发誓做明君的,君王模仿他超越他。
    但是从来没有人超越。无疑这位汤柱,所做的事前来者后无古人。
    但是他们此刻在凌云峰的身上。看到了汤柱的影子。
    因为凌云峰,灭了契丹,合并了鲜卑族。这样的功绩,就连汤柱也没有做到。
    此刻群臣心情澎湃。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浑身血液沸腾。
    他们集体的高声大喊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凌云峰宣誓完毕之后。
    士兵们立马抬着龙椅。和龙桌,放到了凌云峰身前,身后,
    桌子上右边摆放着一把宝剑。那是凌云峰,的配剑,
    而左手边。放着一方玉玺。那是开国的大印,
    上边写着。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是凌云峰。模仿前世始皇的玉玺,
    上边雕刻着四条小龙。中间围绕着一条冲天大龙。
    祭天大典。两个时辰之后。终于结束了。
    而后众臣。又跟着凌云峰。来到了新改装的皇宫。
    乾元殿。上方坐落着一个龙椅。旁边还放着一个小龙椅,
    大的龙椅。是凌云峰坐的,而小的龙椅,是为陈淑娴准备的。
    这时旁边的一名亲卫,站出来大声喊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以圣明神武,德承乾坤,国泰民安,昌盛之至。深感皇后之位,为国之母,关系国家兴衰,社稷安危。今有陈淑娴,秀外慧中,贤良淑德,堪当此任,特以册封为皇后,主持后宫,母仪天下。
    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
    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诸王、
    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尊母为太皇太后。
    此时的群臣。对于此事并没有多少意外。应该说他们早就料到了此事。
    这名亲卫。又拿出来一份圣旨。
    此时所有的人。看着眼前的亲卫,缓慢的打开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英才出少年,我朝郡王之封,皆以嘉奖英勇之士,激励忠良之行。
    今日,朕登基为帝,振兴大汉,特封我朝英勇之士为侯,以示皇恩浩荡,彰显国家之威。
    封孙勋为,柱国侯。
    余东来为,定国侯。
    陶然机为,文远候,
    林浩 为,逍遥侯,
    亲卫把圣旨收了回去。显然封侯的只有这四人。
    但也表明了。这四人,在新的汉朝。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余东来的圣旨,早在前几日?凌云峰就派人。送到了草原之上。并且送到的还有官服。以及穿的候服,
    林浩要因为镇守临州,所以给他的封赏和圣旨,也送到了临州,
    而在朝的。只有孙勋和陶然机。
    孙勋,和陶然机,两人立马站出来喊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两人站回去之后。
    那名亲卫。又拿出来一封圣旨。缓缓的打开了。
    不出意料。很多人开始紧张了起来。这关乎他们后半辈子的荣誉。以及认定他们的功绩,
    此刻由不得他们不紧张。甚至有些人。在跟敌人拼杀的时候。都没有流汗。但此时的他们,手心里却捏出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