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凯申在人数上给他打了折扣,他依旧觉得,先干掉其余红方部队,然后再解决徐坤的部队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鲁省和豫省的国军部队,只要做好防御就好了。
杜聿明等人一阵无语,但这也是他们能做到的极限了。
常凯申又将时间向后拖延了半年之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海军和空军这边。
陆军这边,拥有多个美械兵团的他多少还是有些自信的。
但看看自己的海军和空军部队,常凯申就感觉十分头大了。
空军这边,在抗日战争后期,尤其是雪峰山战役期间,国军空军规模获得了较大补充,各类型飞机数量全部加起来,也有将近三千架了。
虽然里面老旧的型号不少,但至少能保证,在制空权这一块是稳稳拿捏的。
就算是遇到徐坤的部队,他们空军至少也有一战之力。
虽然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常凯申从日军和英美等国搞来了不少二手舰艇,但那些战舰最大的也就是几艘巡洋舰,且还是轻型巡洋舰,和徐坤的舰队根本就没法比。
所以,常凯申在极力接受美军援助的陆军装备的同时,希望美军那边能够对国军的海空军进行一下升级。
尤其是海军这边,不说能稳稳碾压徐坤的舰队吧,最起码也得和对方五五开吧。
但当援华总顾问马歇尔看到徐坤的三航母舰队,并得知了红方那边还有好几条海军生产线的时候,直接就驳回了常凯申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开玩笑呢,美海军这边自己想要收拾掉徐坤的海军都比较费劲儿,就别说只有一些二手三手小舰船的常凯申了。
他们除非把太平洋海军都送给常凯申,然后自己的水兵还要全部参战,这才有把握实现常凯申的目标。
无奈的常凯申在骂了徐坤整整一天之后,只好接受现实,退而求其次,多找美军搞了包括b29重型轰炸机在内的不少飞机。
出于利益考虑,美军这边很痛快地就答应了。
并且,还在原本援助飞机名单上,增加了与徐坤同款的“野马”战斗机,这才让常凯申感觉好受了一些。
在这种情况之下,百姓们又享受了一年的和平时光,在1947年的1月,早已经迫不及待的常凯申单方面撕毁停战协定,开始对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常凯申的“优势在我”,常被调侃成一个段子被后人所耻笑。
但客观说,他的确是有着骄傲的资本。
开战前,常凯申的蓝方控制着全国四分之三的土地,并占据了除济南外的所有大城市不说,他麾下还有四百万的军队。
其中,直接或间接被白头鹰换装并训练的部队,就有一百多万之巨。
而红方军队这边,只有一座大城市在手。
并且,从兵力上讲,只有二百万出头的红方部队也处于绝对的劣势。
虽然红方军队有徐坤这个穿越者的帮助,更换了部分武器装备,但因为生产线就那几条,原料方面还算充足,但其实实际生产出来的装备并不是那么多。
从整体上讲,双方装备还是有着不小差距的。
并且,这个劣势在原时空还会更大。
所以,常凯申是有着自己骄傲的资本的。
这也是常凯申敢于直接掀桌子的原因所在。
但他从根本上已经输掉了民心,无论是这个时空还是原时空,他虽然看似强大,但注定都会走向失败。
1947年1月26日,红。蓝两党的军队在中原地区(鄂省、豫省交界)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蓝方国军在刘峙、程潜的统率下,以20万优势兵力攻打红方中原解放区的核心宣化店,
红军方面为了给自己部队换装争取更多的时间,,并在前期保存实力,他们并没有摆出主力进行决战,而是采用边打边撤的方针将军队转移到方便隐蔽的山区。
同时,针对苏北地区华野和东北地区东野的威胁,常凯申又命令两处国军对当地的红方军队发动了进攻。
尤其是苏北和苏中地区的华野,他们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国都”南京的安全。
47年2月13日,国军将领李慕安集结国军12万大军进犯苏北解放区,常凯申的命令是,务必要将这三万多的部队全部消灭掉。
徐坤终于等到这一天,早就憋坏的战士们立马行动起来。
徐坤亲自统率918集团军主力奔赴河南战场,而77集团军则是在济南与鲁省其他部分布防,以防备北面“泰山军”的进攻。
为了防止徐坤这支快反部队四处支援,豫省留守的三十万国军精锐在商丘一带设下了十二道防御阵线。
为确保军令通畅,能将徐坤困在豫省战场,常凯申派出善于防守战的陆军上将薛岳亲自坐镇豫省,并让罗卓英,王耀武协助其指挥,从这个阵容就能看得出来常凯申的意图了。
常凯申希望能够以薛伯陵的才华阻挡住徐坤的脚步,再次复刻两次“长沙保卫战”防守反击战的经典战役。【原时空的长沙保卫战是三次,这个时空是两次。】
虽然常凯申在战略上有点失误,但战术上确实是挺重视徐坤的。
毕竟,薛岳那可是出了名的国军战神,无论是战略眼光还是战术素养,都无愧于一代名将。
当得知自己的对手会是薛岳的时候,徐坤也是愣了一下。
说实话,他真的不愿意与薛岳将军在战场上相见。
这倒不是徐坤惧怕对方,其真实原因是,徐坤个人对这位抗日名将还是非常尊敬的。
但作为一名军人,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敬仰归敬仰,徐坤在与薛岳对战的时候,也是绝对不会留手的。
其实,在他对面的薛岳,也是这种感觉。
作为一名歼灭日军超过十五万的统率,也是为了打鬼子敢摔老常电话的国军将领,薛岳也同样佩服徐坤的战绩。
或许是英雄惜英雄,两人的思路大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