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副将看着郑崇俭逃窜的身影,面带嘲讽地说道:“一个巡抚都如此惧敌,什么奋勇杀敌,分明是拿我们当成挡箭牌。”
“哎,谁让他是文官出身。”另一位副将依然替郑崇俭说着好话。
“文官又怎么样,你看看兵部尚书卢象升也是文官出身,但是他有勇有谋,不过可惜后来被削官成了兵部侍郎,最后惨死在与满鞑子的血战中。可惜,可惜哦。”
两员副将看着郑崇俭跑远了,这才紧跟着也奔往潼关方向。
就在郑崇俭狼狈奔逃的时候,李闯早已经远远看的清楚。
随后高一功和袁宗第,刘芳亮以及田建秀四员大将一起尾追而去。
半路上,四人带队冲进郑崇俭两名副将的阵营,杀的明军人仰马翻。
经过数个时辰的血战,明军成片的倒下去。高一功拍马舞动钢刀,直取身前的那名副将。
那名副将也十分英勇,跟高一功斗了一阵,但是马力衰竭,将他摔下马来,被高一功给生擒活捉。
而大将刘芳亮骑着高大的白马流星般杀向另一名副将的队伍,他手上白光连闪,将副将身边的亲兵杀散以后, 随后一枪透出,带着千斤之力直接打碎了副将的护心镜,随后用力一刺。直接给副将来了一个透心凉。
刘芳亮一枪将副将挑下马来,剩下的明军早已经吓得魂不附体。纷纷缴械投降。
几员大将厮杀了一阵,俘虏了大批明军。这才凯旋而回。
刘宗敏在将洛南县的衙役兵杀散以后,只派出小股部队假意追赶陕西巡抚郑崇俭。等郑崇俭逃回潼关的时候,身边已经只剩下八千人马。
郑崇俭惊魂未定,在丫鬟伺候沐浴更衣以后,他在房中细细盘算如何回复崇祯皇帝。
想到这里,他咬牙骂道:“都是潼关道丁启睿和总兵贺人龙这两个蠢货,这商洛大败,我要据实奏明皇上。”
他嘴上说着据实,但是在奏折上却将失败的原因全都推到丁启睿和贺人龙的身上。
而丁启睿和贺人龙的奏报早一步到了崇祯帝的手上。
崇祯站在皇宫东暖阁中,看见丁启睿二人的奏报,顿时大怒,一脚将摇着扇子的宫女踢飞。
口中骂道:“郑崇俭这个废物,枉费朕的厚恩,上一次说在商州杀了不少流贼,现在商洛山还能剩下多少贼寇?居然大败而归,朕刚刚拟完奏折,要将他擢升陕西三边总督,朕现在要杀了他。”
他胡乱地发了一通脾气。马上又拟旨将郑崇俭捉拿进京。
同时传唤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杨嗣昌进京。
等到杨嗣昌进京后,崇祯当着杨嗣昌的面发了一通怒火。
然后面带忧容地询问道:“爱卿,今年一月间,满鞑子再次入寇北京。卢象升战死沙场,朕现在十分后悔没有让卢象升与满鞑子全力决一死战。”
杨嗣昌当时是主张跟清兵求和的,他听到如今皇帝改了主意,分明有责难他害死卢象升的意思。不觉得冷汗直流。
随即他赶紧劝慰道:“皇上不必心急,如今满鞑子已经退出了关内,关于安内的问题,臣已经有了主意。”
崇祯帝如此说,是想逼迫杨嗣昌出京剿灭重新起事的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人。
崇祯唏嘘了一声,然后接着说道:“爱卿,知朕心的人也只有你了,朕本不想你离开京师,但是如今天下遍地狼烟。流寇又起。朕寝食难安啊。”
杨嗣昌知道,这是说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人再次起事。
“陛下,臣已经想好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必当肝脑涂地,以报皇恩。”
说完咚咚咚磕下去九个头。崇祯看着杨嗣昌叩完头,心中很是满意,他走下台阶,将杨嗣昌扶起,细细地听着他讲述着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
“贼寇基本活动在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一带,因此这四地以追剿为主。延绥,山西,山东,江西,江南,四川六位巡抚则以严防死守为辅,防止贼寇东突西走。只要将贼寇死死困住,再慢慢剿灭不难。”
“好,朕就等着你张开天罗地网,将李贼和献贼以及伪曹操等人献伏宫廷或者当场阵斩。朕必然准备酒宴等候你的捷报。”
杨嗣昌听完,赶紧再次叩头谢恩。
晚饭时间,崇祯帝在东暖阁单独设宴招待杨嗣昌,赐予尚方宝剑。
吃完晚宴,崇祯帝拉着杨嗣昌的手说道:“朕已经下旨,擢升你为督师辅臣的身份代朕剿贼,二品以下官员,胆敢违逆不进者,随你诛杀。你还有什么话要对朕说吗?”
杨嗣昌赶紧磕头谢恩。
他想了一下,感激涕零地说道:“陛下,臣此去剿贼,万死不辞,此去千山万水,恐怕短时间内不能再伴随陛下左右。朝廷之事,臣时时挂心,但却难以操劳。”
崇祯帝知道他想说的是意思。于是不假思索地回道:“朕知道,你担心朝堂之上,有掣肘之人,说坏话阻碍你剿匪大计,你放心好了,朕必然全力支持你,你不要挂念朝廷,阁臣里朕会留心任用。”
崇祯看着窗外,月明星稀,一只乌鸦在远处的枝头呱呱叫了两声,被守夜的太监给驱赶飞走了。
他心中感到心头一阵苦闷。
他喃喃自语:“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他长叹了一声接着说道:“朕只有你和洪承畴两位督师可以倚重,你主内,他主外。希望你们真能为朕解忧啊。”
杨嗣昌不敢看崇祯的眼睛,他低下头去,一行热泪滚落。再次叩头。
随后说道:“皇上放心,臣此去必然肝脑涂地,以报皇恩。即便九死,也不悔今日之心。”
崇祯一听死字,顿时觉得心里一阵酸楚和不安。
他忍着悲伤说道:“你起来吧,今晚与家人告别,明天一早再出发吧。”
杨嗣昌感念崇祯的关怀,但是他明白如今崇祯帝已经是焦头烂额,他不敢再呆在京师。
于是说道:“臣连夜就出了京城,直奔襄阳。”
“好吧。”
崇祯和秉笔太监王承恩将杨嗣昌送出东暖阁。
看着杨嗣昌远去,崇祯对着身旁的王承恩吩咐道:“代朕送送他吧。”
王承恩知道,这是派他去督促杨嗣昌赶快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