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最后一面
作者:七月余火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最新章节     
    “臣等告退!”
    房玄龄等四人齐声告退。
    行完礼之后,他们又不舍得离开,因为他们心里明白,这次离开也许就是永别。
    房玄龄他们深深凝望了皇帝一眼,这才缓缓退出了内殿。
    李治抹了抹眼角的眼泪,小声道:“父皇,儿臣扶着您躺下休息吧。”
    “好。”李世民低声道,说了那么多话,他看起来更加的疲惫了。
    李治扶着皇帝躺下,长乐公主放好了枕头,晋阳公主重新盖好了锦被。
    刚刚躺下的李世民就又沉沉的昏睡过去。
    大殿里寂静无声。
    虽然就要做皇帝了,但是李治心里却并没有什么喜色,他很没形象的坐在床榻前,一双红肿的眼睛无神的看着前面。
    父皇快要不行了,今天都下了遗诏,他心里却充满了悲伤,还有恐慌。
    其实,他真的很想在父皇的羽翼在待几年。
    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一个好皇帝。
    晋阳公主和长乐公主坐在龙床边上,眼泪依然止不住的流下。
    刚刚父皇是在安排后事,这意味着父皇觉得自己已经命不久矣。
    事实上,就连她们内心也已经有了预感。
    看着父皇枯瘦的面容和时不时痛苦的皱眉,她们心里充满了心疼和忧伤。
    徐充容温柔的看了一眼皇帝,随即转过头来,轻声道:“陛下刚刚把江山托付给了殿下,殿下该振作起来才是。”
    长乐公主也回过神来,劝道:“是啊,父皇此刻疲惫的很,今夜可能都不会醒来,你还是回去吧,现在你可是顶梁柱,你可不能累垮了,徐充容说的是,越是这个时候,你越得振作起来,江山社稷不容有失。”
    确实,他现在可是顶梁柱,李治压下心中的情绪,沉声道:“好,现在就回去,明早再过来侍疾。”
    这里还有后宫嫔妃在,他没办法睡在这儿,所以李治只能离开。
    走出两仪殿,李治心情还是很沉重。
    如今父皇都已经留下了遗言,长孙无忌等人是不是就要谋反了?
    不然,等他继位入住到皇宫中,长孙无忌等人要谋反就只能攻入皇宫,谋反的难度可就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也不知道房遗爱能不能提前探查到长孙无忌等人集合谋反,也不知道薛仁贵要什么时候才能到长安。
    李治脚步沉重的朝宫外走去,至少今天长孙无忌等人还不至于谋反。
    天色早已经黑了下来,房遗直有些焦躁的在厅中踱步。
    “爹怎么还没回来?不会出什么事吧?”
    房遗爱神色平静道:“能出什么事?”
    想想两位公主就在宫中,倒也确实不可能出什么事,房遗直倒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心里却也难以平静下来。
    事实上,皇帝病重就像是厚重的乌云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谁又能平静下来呢?
    听到前面传来的动静,房遗直和房遗爱大步流星的走出了前厅。
    “爹,您可算是回来了……”
    还没等房遗直说完,房玄龄已经沉声道:“去书房说。”
    进入书房,房遗爱刚刚关好房门,房遗直就迫不及待的问道:“爹,陛下突然召见您是所为何事?”
    房玄龄没有说话,而是深深的叹了口气。
    听老房这一声发自肺腑的叹息,房遗爱就知道自己是猜对了。
    房遗直连忙道:“爹,您别吓我,到底是何事?”
    房玄龄幽幽道:“陛下不只召见了老夫,还有长孙无忌、李绩和褚遂良,陛下预感自己快要不行了,要我等辅佐新君。”
    房遗直听了不由倒吸一口气,这实在是太刺激太让人震惊了。
    陛下真的要驾崩了!
    房遗直还处在震惊当中,房遗爱已经皱眉道:“爹,您的身体还没将养好呢,不能再经受案牍劳刑。”
    房玄龄摆了摆手道:“陛下信重,将辅佐新君的重任托付与老夫,老夫岂能退缩?”
    房遗爱沉吟道:“大唐并无外忧,一点点内患也不足挂齿,其实用不着您亲自出马,皇权交替一定能顺利度过。”
    房玄龄摆了摆手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忠君之事,安邦定国是老夫的夙愿。”
    “从天下纷乱,到国家一统,再到太平盛世,陛下还有我等付出了多少心血。”
    “惟愿这太平盛世能够继续下去。老夫也不打算留恋朝堂,过个一年半载,确定朝廷已经稳定下来,老夫就会请辞的。”
    “若真的因此病倒,虽死无怨。”
    不得不说,老房是真的忠君敬业,而且这个天下他也确实呕心沥血为之奋斗了这么多年。
    房遗爱倒也有些理解,也没有再劝。
    房遗直道:“爹的身体恢复的不错,只是辅佐新君一年半载一定不会受累的。”
    房玄龄看向房遗爱,提醒道:“陛下已经托孤了,你可要多留意了。”
    房遗爱当然明白,陛下都托孤了,就意味着皇帝的病情真的要不行了。
    长孙无忌的谋反计划恐怕很快就要实施了。
    房遗直疑惑的问道:“留意什么?”
    房玄龄看向房遗直,叮嘱道:“还有你,陛下托孤之事明日传开必然会震惊朝野,肯定多有议论,你要切记谨言慎行。”
    皇帝临危托孤,父亲重返朝堂,而且成为了辅佐新君的重臣之一,房遗直明白自己明天一定会备受瞩目。
    听着父亲的叮嘱,房遗直连忙道:“爹,您放心吧,明天我肯定不会多说什么的。”
    长孙无忌也终于回到了赵国公府,这一路上他的心情远比房玄龄、李绩他们更加沉重。
    因为他跟皇帝的关系更亲厚,长孙家也是长安城最显赫的家族,这都源于皇帝的信重。
    皇帝临终还委任他为辅政重臣,只是皇帝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他竟然在密谋造反。
    如果皇帝临终前知道了他谋反的事会是什么反应呢?
    他不敢想象,他更期望皇帝能一直昏迷着,直到死。
    走下马车的长孙无忌长出了一口气,他并不是谋反,只是改立新君。
    新君依然是陛下的嫡子,他没有对不起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