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缺笔又见缺笔
作者:东北溜达鸡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最新章节     
    杜潇文微微点头,并没有过于惊讶,他也觉得这幅字有点问题。
    不过这只是一种感觉,毕竟杜潇文不擅长书画鉴定,不然之前他也不会把何仁推出来了。
    现在这种情况,只能靠一点一点分析,然后找出漏洞。
    如果没有漏洞,那就证明是真迹。
    杜潇文招了招手,带着何仁走到另一边坐下,小声讨论,“小何,字怎么样?”
    “我只能说很像。笔圆架方,流动带行。”何仁抿了抿嘴,“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此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
    “应该是赵孟頫中晚年的作品,这个时期他博采众长,有钟繇和李北海的韵味……”
    杜潇文眼睛一亮,“你是从字上看出来的?还是从印章上看出来的?”
    何仁暗自心惊,杜潇文的眼力果然不是盖的,他嘿嘿一笑,“都有,但主要是印章。”
    杜潇文笑而不语,张诺则是一脸懵逼,“从印章上还能看出年份?”
    “别人我不清楚,赵孟頫还是可以的。”何仁侃侃而谈,“这幅《真草千字文》赵孟頫盖的是‘赵子昂氏’的钤印,这款印章存在分期现象,先后经历了无印、无损、一损、二损、修复五个时期,而且是金属印。”
    “啊?”张诺人都傻了,“什么材质的也能看出来?”
    “当然可以了,看各个时期印章的变化程度就行。‘赵子昂氏’的钤印只有顶边线弯曲的程度不同而已。完全没有石质印章破碎缺失和磨损粗细的变化现象。”
    张诺不太明白印章的变化程度,她只是觉得没必要,“把印章也分时期,有意义吗?”
    “还是有的。”何仁乐了,“古代没有机器,印章磨损程度较大的话,就算是另外一个印章了,这样的话,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作品,都可以看成是绝版,就算内容一模一样也是……”
    “啊?”
    张诺是真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招,她都无语了……
    何仁笑道,“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可以辅助鉴定,确定年份。”
    张诺一惊,“你的意思是说‘赵子昂氏’的钤印不同时期的对应年份你都知道?”
    “不是我知道。”何仁摆了摆手,“其他老前辈早就计算出来了,我只是看过而已。比如无印期是元贞元年,就是从来没用过,这个可以无视。然后是无损期,就是印章还比较新,一般认为是从元贞元年一直到大德五年,也就是1295年到1301年,一共是六年时间。”
    “一损期是大德五年到大德十一年,还是六年;二损期是大德十一年到延佑七年,这个时间跨度就比较长了,足足十三年;最后就是修复期,延佑七年以后……”
    “修复期怎么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何仁两手一摊,“延佑七年,赵孟頫已经得病告老还乡,也就中间元英宗遣使到赵孟頫家中,让他写一幅《孝经》,剩下的时间,赵孟頫就很少动笔了。即便动笔,也很少用这个钤印。两年之后,赵孟頫在家中病逝……”
    张诺这下是完全明白了,“那这幅《真草千字文》上面的钤印是什么时期的?”
    “无损期的。”何仁挠挠头,“1295-1301年之间,这个时期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士、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很多《千字文》就是这个时期写的。”
    杜潇文插嘴道,“笔锋和习惯其实也对应得上,这个时期,赵孟頫的结字已经明显摆脱大德三年之前那种‘头重脚轻’的娃娃体形态,‘孟’字中横收短、‘皿’底宽阔,但又有很多比较细的主竖画,可以参考大德四年的《洛神赋》,也是这么处理的。”
    张诺人都傻了,她是真没想到鉴宝要这么细,哪个字的笔画长了一点,哪个字的笔画细了一点,都要研究……
    何仁其实也没想到,不过杜潇文这么一说,他立刻扑到桌子前面,又开始仔细辨认起来。
    只不过这次何仁有了目标,速度很快,不到两分钟,他就一拍巴掌,很是兴奋,“杜老,我找到妖气在哪了!”
    这次何仁没有刻意压低声音,不仅杜潇文听见了,俞敏、丛辰昀和安卫国也围了过来,大家神色各异。
    杜潇文、张诺和俞敏是好奇居多,丛辰昀和安卫国则是比较急,找到妖气在哪了?难道是赝品?
    他们肯定不愿意接受,丛辰昀给俞敏推荐书法,是为了拍马屁,如果真是赝品,他就不是拍马屁了,那叫摸老虎屁股。
    要是俞敏发飙,绝对没有丛辰昀的好果子吃……
    安卫国就更急了,五千万对他来说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一生一世花不完……
    所以两人异口同声,“你会不会看啊?哪里有问题?”
    何仁非常理解两人的心情,所以他没有生气,只是微微一笑,“真的有问题,不过你们看不出来也不奇怪,不仔细看,很多人都看不出来。”
    丛辰昀和安卫国还要再问,俞敏突然轻咳一声,两人瞬间闭嘴。
    俞敏看向何仁,“何小友,还望解惑。”
    杜潇文也是看向何仁,“小何,看出什么问题了?”
    “缺笔。”
    “啊?”
    杜潇文突然惊醒,之前他让何仁鉴定过一本宋刻本的《新唐书》,何仁当时鉴伪,理由就是缺笔。
    所以杜潇文立刻就激动起来,“小何,哪个字?”
    “匡!”
    “啊!”
    杜潇文瞬间明白了其中原委,暗骂自己岁数大了,连这一点都没想到。
    何仁已经开始介绍了,“赵孟頫非常尊崇赵匡胤,所以在他的作品中,终生避讳赵匡胤的‘匡’字。而且各个时期的缺笔方式还不一样,早期是没有下横,中后期楷书少写上面一横……”
    “你们可以去看看‘桓公匡合,济弱扶倾。’这一句,就能看出问题。”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扑到桌前,很快就找到了“匡”字,果然跟何仁说的一模一样。
    俞敏叹了口气,丛辰昀和安卫国则是呆立当场,两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完了……
    何仁却笑着说道,“虽然不是赵孟頫的真迹,但是这幅字也有点价值,应该是清代高手临摹的。”
    “啊?”
    听何仁这么说,丛辰昀和安卫国又看到了一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