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米芾
作者:东北溜达鸡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最新章节     
    大家虽然疑惑,但没有人说话,都在等何仁解释。
    “这要从《蜀素帖》的来历说起。”何仁梳理了一下思路,才开口道,“蜀素指的是蜀省生产的白色生绢,在宋代比较有名,所以《蜀素帖》的意思就是写在蜀素上面的字帖……”
    “类似的还有吴地的笺纸,也叫吴笺。陆游在《草书歌》里写过,‘吴笺蜀素不快人,付与高堂三丈壁。’”
    “相传邵氏……应该是邵伯温,他有一卷上好的蜀素,上面还带乌丝栏的,他的祖父一直想找一个书法大家留下墨宝,当成传家宝用。结果传了三代,找了不少名家,却没有一个人敢写。真是一绢传三代,人走绢还在。直到邵伯温找到米芾的时候,才有了着落……”
    “等会儿……”张诺打断了何仁,“邵伯温是谁?乌丝栏又是什么?”
    “邵伯温是理学家邵雍的儿子,既是思想家、哲学家,也是当官的,算是名门之后吧。乌丝栏就是纸上面画出来的格子,怕别人写字的时候写歪了。”
    “绢布上面也有?”
    “有啊,只不过不是用墨画的,而是用一种非常细的黑线绣的,所以才会传了三代。”
    几人都听愣了,古人也太讲究了吧?
    不过张诺还是发现了盲点,“不对啊,这上面没有那个什么乌丝栏啊?”
    何仁两手一摊,“所以我才说是米芾后来重新写的,带乌丝栏的蜀素不算太常见。”
    唐僧插言道,“就是因为这个才没有人愿意在上面留下墨宝?”
    何仁点点头,又摇摇头,“邵伯温的蜀素珍贵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其实是他家传的蜀素并没有那么好。”
    “啊?”
    大家都听懵了,何仁不是刚刚说过是上好的蜀素,又传了三代吗?怎么又没那么好了?
    “就是因为传了三代,所以才不好了。蜀素这种丝绸织品本来就纹理粗糙,滞涩难写,不易受墨,又传了近百年,就更难写了,所以说越是爱惜自己羽毛的人,越不会接这种活,怕丢手艺。”
    “米芾难道不怕丢手艺吗?”
    “他还真不怕。”何仁乐了,“米芾有一个绰号叫‘米颠’,有一次他发现了一块奇石,别人都以为是神仙的石头,不敢动。米芾不管这个,直接把石头拿回家,放在供桌上祭拜、赏玩。然后被人捅了出去,米芾还因为有失体统被罢了官。他也不在意,继续在家玩石头,算是开创了玩石头的先河。”
    “还有一次,宋徽宗让米芾写字,写完之后,米芾把宋徽宗的砚台揣进怀里,装傻充愣,非说他用过就是他的了,让皇上赏赐给他。宋徽宗觉得有趣,也就应允了,这要换一个脾气暴躁的皇上,把米芾当场砍了都有可能。”
    “这么一个连官位和命都不在乎的人,他还怕丢了手艺吗?”
    “嘶~”
    众人都倒抽了一口冷气,他们只知道米芾字写得好,可没想到人这么抽象……
    唐僧问道,“然后呢?米芾就写了《蜀素帖》?”
    何仁点点头,“米芾一蹴而就,将自己所作的八首诗写了上去,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邵伯温非常满意,当即就把这幅《蜀素帖》当成了传家宝。”
    “后来这幅字到了董其昌手里,他在上面写了两句题跋,‘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这下大家更听不懂了,唐僧问道,“既然评价这么高,那你刚才为什么还说米芾对这幅字不满意?”
    何仁打开手机,找到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蜀素帖》图片,指着上面的字说道,“你们看这幅《蜀素帖》,里面用了很多枯笔和刷笔的技巧,这不是米芾想用,而是因为蜀素的年头太长导致他不得不用这些技巧。”
    在何仁的指点下,众人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有不少字的笔画都有略微不同,眼前这幅字确实看起来更流畅一些……
    “就这么简单?”
    “肯定没有这么简单。”何仁摆摆手,“我刚才说了,米芾写《蜀素帖》的时候是三十八岁,正是他书法风格转变期。”
    “风格转变期?”
    “没错。”何仁打了个响指,“就是在这一年,米芾在短短一个半月时间内,连续写了《苕溪帖》《殷令名书头陀寺碑》和《蜀素帖》三幅佳作,但三幅作品的风格都不一样……”
    说到这里,何仁还把另外两幅作品的照片都找了出来,试图让大家听明白他在说什么。
    但收效甚微。
    在场的几人都不擅长书画,根本看不出来什么风格,在他们看来,都差不多……
    何仁叹了口气,“直到五十岁以后,米芾的风格才趋于稳定,达到了‘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何以为主’的境界。”
    众人面面相觑,一脸懵逼,他们是真听不太懂何仁在说什么。
    还是张诺缓解了大家的尴尬,“你的意思是,米芾当初给邵伯温写了一幅《蜀素帖》,然后不太满意,等到自己风格稳定之后,重新写了一幅?”
    “对。我推测就是这样。”
    “证据呢?”
    “米芾的字就是证据。”何仁越来越自信了,“只要是见过米芾书法的专家,都能看出来,这就是米芾晚年的风格。而且《蜀素帖》又是他写过的东西,再写一幅也不是没有可能。”
    “既然是这样,这幅字为什么一直没有被人发现?”
    “米芾毕竟已经给邵伯温写过《蜀素帖》了,而且人家都当成传家宝了,米芾再拿出来一幅也不太好,所以就自己收藏了呗。”
    唐僧一惊,“你的意思是这个黄杨木的书格是米芾后人的?”
    何仁两手一摊,“有可能,但是这个就真没有证据了,推测都没办法推测……”
    众人都沉默了,张诺问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一定很值钱吧?”
    何仁点点头,“我觉得比台北故宫博物院那一幅要好,毕竟上面没有乱七八糟的钤印。但是这种作品不能用钱来衡量,我觉得是无价之宝……”
    何仁也激动起来,米芾的《蜀素帖》,这妥妥的国宝啊,他回去又能抽奖了……
    就在何仁激动的时候,他的手机响了,刚一接通,就听见刘飞焦急的声音,“仁哥,不好了,刚哥被人碰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