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民早珐琅彩
作者:东北溜达鸡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最新章节     
    吴钢还是有点搞不清楚状况。
    熊翰林笑着解释道,“吴先生,碰瓷和你们购买提盒是两个独立的事件,如果把钱还给你,那提盒不是也要还给人家?”
    “啊?!”
    吴钢和郝松都惊了,还能这么操作?
    何仁乐了,刘副所长的脑子转得很快,这个提盒就相当于是何仁他们的封口费了,哦不对,还有公关费用,一会儿何仁还要开直播解释一下,大概就是处理得又快又好之类的。
    熊翰林解释了半天,吴钢和郝松终于弄清楚了其中的关键,看向众人的眼神都不太对劲了。
    好像大家都能看透,就他们两个不明白,又清澈,又愚蠢……
    “别渗着了,开直播解释一下吧。”
    何仁让刘飞坐到吴钢对面,开直播和大伙解释一下,“哦对了,别提盒子和罚款的事,就说老板和老爷子要进去学习十五天就行了。”
    吴钢依言照做,宝友们倒是一直在问盒子的事,吴钢看了一眼何仁,何仁摆摆手,然后露脸打了个招呼,就下播了。
    然后何仁才把盒子拿了起来,“这个盒子我出四十万收了,你俩分吧。”
    吴钢和郝松闻言,立刻拒绝,“不行,我们一人就出了一万,现在分二十万,太多了,我们不能要。”
    何仁点点头,很是欣慰,“既然你们两个不要,那我就要了。”
    “嗯?”
    所有人都是一怔,这好像不是何仁的性格啊?人家客气一下,何仁就收下了?
    吴钢和郝松也有点懵,盒子拿走就算了,那两万块钱也不打算给报了吗?
    何仁见众人看向自己,哈哈一笑,“盒子我拿走,里面的瓷片归你们了。”
    吴钢还没反应过来呢,郝松倒是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瓷片也能卖钱?”
    何仁点点头,“不算太碎,找个焗瓷匠修复一下,还是能卖点钱的。”
    张诺好奇道,“民国的瓷器,还碎了,能卖多少钱?成本都回不来吧?”
    “那你可就错了。”何仁乐了,“这个蒜头瓶,焗好了起码能卖个五六万。”
    “啊?”
    大家都很惊讶,但最惊讶的肯定是吴钢,提盒他没看出来是小叶紫檀的就算了,毕竟外面刷了一层油漆。
    可这个蒜头瓶,他可是看得很准,就是民国的珐琅彩,碎了还值五六万?那完整器不得卖五十万啊?
    何仁笑道,“完整器还真值五十万。”
    吴钢麻了,“师父,这不是民国的吗?”
    “是民国的啊,不过是民国早期的。”
    张诺撇撇嘴,“有什么区别吗?还不是民国的?”
    按理说这话没错,民国持续时间不长,确实没有必要分什么早中晚,可是换成珐琅彩就不一样了。
    何仁看了一眼吴钢,“刚子,你还没想明白?”
    见吴钢一脸迷惑,何仁叹了口气,“珐琅彩,或者说彩瓷,最好的肯定是雍正和乾隆时期的,再然后,不是康熙,不是嘉庆,而是民国。”
    “啊?”
    众人都是一惊,这个他们还真不知道,熊翰林忍不住问道,“为什么?”
    “其实就是信息不对称。”何仁一个战术后仰,“在民国之前,民间其实不知道皇帝喜欢什么,可是到了民国,清朝皇宫里的文物失散了不少,有一些流入了民间,大家这才知道,原来雍正和乾隆都特别喜欢粉彩,尤其是珐琅彩。”
    “然后就引发了一阵仿古热潮,民国三年在故宫文华殿和武英殿开设了一个古物陈列所,展示了不少清宫旧藏的珐琅彩瓷器,这回仿古的热潮就更盛了,尤其是珐琅彩,出现了不少仿烧的瓷器,这个蒜头瓶就是。”
    张诺还是觉得不可思议,“民国的烧制技术还能比嘉庆时期的好?”
    “侧重不一样嘛,古物陈列所算是故宫博物院的前身,以前可没有这种皇家博物馆,所以第一批展出的珐琅彩就成了民间手艺人争相模仿的对象。不要小瞧了民间高手,确实有不少好作品。”
    见大家还是不太相信,何仁从盒子里挑了一块比较大的瓷片说道,“你们看,这里应该是蒜头瓶的腹部,应该是《仕女婴戏图》,画得不错,有大师的水准。而且上面还有诗,有诗有画有花,这不就是花神杯的路子吗?”
    张诺傻了,接过瓷片看了半天,发现上面还真有半首诗,只不过打碎了,无法连成一句,“无限月,花满……这是什么诗?”
    何仁又从箱子里拿出两块瓷片,拼上以后才说道,“‘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这是唐代诗人李娇的《桂》,和八月花神杯上面的一模一样,你仔细看图上的花,就是桂花。”
    花神杯的价值,张诺是知道的,她都看傻了……
    何仁继续说道,“烧制瓷器的手艺也不错,胎骨细白,油脂光洁,绘工刚才说了,有点大师的感觉,还加入了西洋技法……”
    “还有西洋技法?”
    何仁乐了,“你们仔细看上面的图,尤其是那个仕女,是不是有一种立体感?这是通过光影明暗处理出来的效果,可不就是西洋技法吗?”
    何仁这么一说,众人都拿了一块瓷片,好像还真有点说法……
    赵姐突然问道,“何老弟,底款怎么是‘乾隆年制’?是赝品?”
    “是赝品,但不是说赝品就没有价值,这是民国仿古的,和清代仿古的意思一样,要真是乾隆时期的珐琅彩蒜头瓶,五十万可下不来。”
    最高兴的当属吴钢和郝松了,要是真能卖五六万,他和吴钢一个人能赚两万块,这不是纯纯的天降之财吗?
    郝松很想问问何仁,上哪去找焗瓷匠,可是他又不太好意思,显得像是自己挺着急似的……
    熊翰林看出了郝松的想法,哈哈一笑,“我正好认识一个手艺还不错的焗瓷匠,如果放心的话,可以把这些瓷片交给我。”
    吴钢连忙点头,“放心,当然放心。”
    何仁也问道,“熊老板,你知道这里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人或者项目吗?”
    熊翰林一怔,随即明白了何仁的想法,“何理事,你想把这个盒子捐出去?”
    “盒子就不捐了,好歹是清代的小叶紫檀,老料子,修一下还能用,我想把钱捐出去。”
    车里的几人这才明白何仁的想法,原来他不是想独吞,而是要做好事,何仁的形象突然高大起来……
    熊翰林也有些意外,不过还是开口道,“我听说有一个食堂,挺需要帮助的……”
    “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