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六元
作者:东北溜达鸡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最新章节     
    还真不是何仁扯淡,金丝楠、小叶紫檀、黄花梨不管是硬度还是密度都和其他的木料不太一样。
    如果只是做一般的家具,那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可维扬派,讲究的就是原汁原味和卯榫结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只用普通木料练习,基础是够牢了,但想要熟悉名贵木材,到时候还要重新开始。
    何仁是真不太认同白毅教导儿子和徒弟的方式。
    见白毅还在犹豫,何仁笑道,“白老,如果你同意,我的小叶桢楠就交给你……”
    白毅瞪眼,“你在威胁我?”
    “谈不上威胁。”何仁摆了摆手,“我只是懒得麻烦而已,我虽然喜欢维扬派,但是姑苏派也不是不行,圆包圆又不是只有维扬派会做。”
    “你!”
    白毅直接站了起来,气得浑身发抖,他这种固执的人,最忌讳别人挑战他的权威,现在何仁属于骑脸输出,他肯定不乐意。
    白颂辰见状,立刻上前安抚白毅,“爸,别激动,你有高血压。”
    白毅瞥了儿子一眼,突然明白了什么,他指着白颂辰喝道,“是不是你找来的?你想自立门户?”
    白颂辰目瞪口呆,何仁差点笑出声,“我说白老,你的想象力是不是有点太丰富了?这可是好几亿的金丝楠料子,您儿子怕是没有这么大面子吧?”
    “呃……”
    白毅和白颂辰齐齐无语,不过他们也知道,何仁没撒谎。
    何仁见两人还没拿定主意,拍了拍屁股,起身拱了拱手,“既然白老不愿意,那我就回去找一下赵老,他就住在南京,应该认识几个木工大师。”
    “赵老?”白毅的眉头皱起,“赵维新?”
    “嗯?”何仁的眉毛一挑,“白老也认识赵老?”
    “何止认识……”白毅陷入沉思,半晌才摆了摆手,“也罢,就依你,把料子都运过来吧,这个活,我们接了。”
    众人都是大喜,何仁也非常高兴,他倒不是非要找白毅不可,主要是方便。
    广州离南京不近,就算再怎么包装,也难免会有损耗,那可都是钱……
    而且只看白颂辰的手艺,就知道白毅的手艺有多好,何仁也不想错过。
    至于白毅,他也不是想开了,而是真的舍不得那根极品小叶桢楠,他干了一辈子木匠,还没见过成色这么好的料子。
    这就像是爱枪之人遇到了一把好枪,爱戏之人遇到了一个好本子,白毅实在是不想错过……
    双方各自有打算,但生意算是谈成了,白毅的报酬,就是何仁那根料子的边角料,已经不算低了。
    唐僧则是不愿意占何仁的便宜,表示会按照成品折算成手工费,到时候都算在何仁的分红里,两个人都是不差钱的人,也就没有过多在意。
    只不过他们一时半会还不能离开广州,尤其是唐僧和赵姐,两人需要商量一下要把木料都打成什么样的家具,还要和白家父子交接,至少要两三天的时间。
    吕征文趁机提出邀请,“何理事,既然你短时间内不走,后天恰好有一个鉴宝会,你有没有兴趣参与一下?”
    何仁的眉头一挑,“鉴宝会?”
    “是这样的……”
    吕征文一解释,何仁才搞明白,所谓的鉴宝会,其实就是个掮客拍卖会,是由吕征文挑头,广州几个比较有名的掮客响应,他们每个人都会拿几件好东西,一起交流。
    当然,主要交流的对象都是本地那些喜欢古董的有钱人,说是交流,其实就是谁喜欢,谁就出钱买……
    何仁倒是有点兴趣,广州这种一线城市,好东西那是非常多的,而且有可能弄到一些平时不常见的物件,他当然有兴趣看看。
    不过何仁还是长了个心眼,“东西保真?”
    吕征文哈哈一笑,“我的东西保真。”
    何仁恍然,才知道这个交流会也不是那么简单,有些人估计也存了宰冤大头的心思。
    这其实挺正常的,只要是玩古董的,都接受这种规则,要是全世界都是真东西,玩起来也就不那么刺激了。
    有时候如果能捡漏,哪怕只是小漏,也比他们赚几百万,甚至上千万高兴。而且大家都觉得自己是捡漏的那个,而不是打眼的那个。
    有钱人的心思很难讲的……
    何仁点点头,他还是很有兴趣参加的。
    不过在参加交流会之前,他还要去一趟熊翰林说的那个食堂,正好明天没什么事。
    ……
    第二天,熊翰林开了三个多小时车,拉着何仁、张诺、吴钢和刘飞去了另外一座城市,唐僧和赵姐则是留在广州和白家父子交接料子。
    进了市区,速度就慢了下来,一直开了半个多小时,熊翰林的车才开进了老城区,又绕了十多分钟,从好几条胡同里穿过,最后停在了一个只有四五平大小的店铺门前。
    何仁从车上下来,抬头一看,上面有个牌匾,上书四个大字——六元食堂。
    店铺正开着门,里面有三四个穿着围裙,戴着手套和口罩的男女正在打饭,何仁有些奇怪,“熊老板,你不是说这里的盒饭都免费吗?”
    熊翰林停好了车,笑着说道,“是免费的。”
    何仁指着牌匾,“那这是?”
    “哦。”熊翰林乐了,“老板的名字叫六元。”
    “……”
    众人齐齐无语,这也太有迷惑性了……
    熊翰林解释道,“其实也有另外一层含义,老板的想法是如果每天拿出六块钱,是不是能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吃饱?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众人都沉默了,此时恰好有一个佝偻着身子,双腿颤抖的老人从远处走了过来,食堂里面有个岁数不小的大娘看到了,连忙拿了两份盒饭迎了出去,可以让老人少走两步。
    熊翰林又解释道,“这个大叔家里还有一个瘫痪在床的老伴儿,他已经在这吃了八年,每天两顿。起码可以维持生活。”
    张诺看着老爷子身后板车上的瓶子和纸壳,忍不住问道,“街道就不管吗?”
    “也管,每个月都有补助,可大爷的老伴儿常年卧床,需要吃药,补助的钱都拿来吃药了……”
    众人再次沉默,恰好这时从食堂里面走出一个中年男子,看见熊翰林以后眼睛一亮,“熊老板,你来了?”
    熊翰林立刻上前给大家介绍,“何理事,这就是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