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什么才是正事
作者:山的那边   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最新章节     
    陌生人之间偶遇应该说什么?
    上次还可以谈顽皮的妹妹,现在圆圆不在跟前,不好说她的坏话。
    晏珣说了两句天气不错、元宵节热闹,就垂眸喝茶。
    他总不能盯着两位王姑娘看吧?
    就那么几眼,他已经看出这两位姑娘的相貌确实很美,若说一位是灼灼红梅,另一位就是清雅荷花。
    晏珣见惯各种美女,还是得夸王姑娘的姿容出众。
    晏鹤年、王徽、阮瑛:……你这么自恋,不找个相貌顶尖的,能震得住你吗?
    总而言之,屋内这几位如果犯了什么罪送往官府……大老爷拍案:我一眼就看出他是冤枉的。
    颜值即正义。
    两位姑娘礼貌寒暄之后,闲聊京城元宵和南边的不同。
    晏珣只能跟王衡一起拼图。
    花枝招展的晏小五时不时地摇着扇子,一口一个“哥”,仿佛晏珣是他亲哥。
    ……谁让珣哥平时总是吓唬我!今日就是要喧宾夺主,让他知道什么叫人心险恶。
    晏珣:……呵呵。三月就让你去倭国,让你去勾搭织田市。
    “这是新作的四大美人拼图,正在拼的是王昭君。爹,王昭君也姓王。”王衡边玩边说。
    “是啊,王家有很多大人物。谁想出来的主意,拼美人图?”
    晏珣看着“大卸八块”的美人,觉得有些辣眼睛,辣手摧花啊!
    王衡说:“太子啊!底图还是他画的,找匠人印在硬纸板上。我们选了合适的底图,做成一批拼图,卖给有钱人家的小孩子。”
    拼图成本不高,有太子代言,又有客源,销量竟然还不错。
    太子的私房钱越来越多,离自食其力不远了!便宜义父老怀宽慰~~
    “你们还挺有买卖头脑的。”晏珣赞道。
    他其实不太反对朱翊钧学做买卖,天下的人和事,说白了也是利益关系的总和。
    王衡是家学渊源,祖父就是太仓富商;太子嘛,当然是老师们教得好。
    一幅拼图完成,那边两位王姑娘也休息好了,约着去“走桥”。
    京城元宵夜,女子除了观灯、看焰火,还有一些特殊活动,如已婚女子去摸门钉。
    还有已婚未婚都参加的“走百病”:女子在路上,凡是遇到桥,则三五成群地走过,俗称“走桥”。
    她们会选择名字吉利的桥,比如长庆桥、吉利桥、太平桥等,据说这样可以消除百病。
    “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姨姨姥姥领小姑,撺掇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晏珣吟了一首诗,笑着站起:“先去哪一条桥?我送你们。”
    “有家下人等跟着,不用你。”王衡的姑姑说,“小孩子睡得早,麻烦晏哥哥送阿衡回家。”
    “他今晚住我家就行。”晏珣说,“外面人挤人,我还是送你们到桥边吧!”
    “那你干脆跟我们一起走桥?穿红衣裳的晏小哥,你说好不好?”另一个王姑娘脆生生地笑道,“我以为南边的男子才爱穿红色衣裳,原来你也喜欢。”
    晏小五被美人这一笑,顿时呆住,一时找不到声音。
    晏珣淡定帮义弟解围:“京城高官才能穿红色呢!红色喜庆又精神,最显气色。小五这么一穿,跟新郎官似的。”
    “噗嗤!”两位王姑娘都忍俊不禁。
    美人一笑百媚生,把花枝招展的小五比下去。
    毕竟是“偶遇”,不好撩得太深入。姑娘们拒绝晏珣互送,晏珣也不勉强。
    去走桥的都是女眷,他一个大男子挤进去,被谁摸一把……就有嘴都说不清了。
    双方收拾好玩具,带着仆从和小孩子走出去。
    到一楼的时候,晏珣发现阮瑛还没走,连忙过去说:“天气还冷呢,夜深了更冷。你既然生病才好,怎么不早点回去歇着。”
    “我睡了几天,骨头都软了,今天精神好没有困意。”吃瓜阮爹没吃到第一口新瓜,怎么舍得走呢?
    他往晏珣身后望去,看到被仆从簇拥着的两位王姑娘。
    新建伯府的姑娘好奇地看过来,一眼看到阮瑛,不知为何愣了愣又连忙低下头,脸上竟然多了一抹红晕。
    阮瑛能以犯官之后的身份成为大太监,有赖于出众的相貌和才华。
    若不特意说明,旁人很难知道他是太监。
    三十多岁的年纪,气度成熟稳重。可能是生病刚好,又多了几分淡淡的忧郁。
    简直了!抢了晏珣的风头!
    晏珣万万没想到,花枝招展的小五没抢到他的风头,被阮兄给抢了!
    小王姑娘留心听他们说话,听出这一位也没有妻儿……看年纪,莫非是丧偶后没有续弦?
    晏珣很快忘掉两位王姑娘,一边紧紧拉着王衡……元宵节可能会有拐子,小孩子的手要拉好,一边提出送阮兄回家。
    爹和儿子都不能忘。
    阮瑛轻咳两声提醒:“你不先送一送姑娘们?”
    晏珣猛然想起还有姑娘们,回过头歉意地说:“妹妹们还要去玩吧?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是要玩得痛快。今日失礼怠慢,改日春风起,我给你们送风筝赔罪。”
    “只是偶遇而已,哪有让你招待的,谈不上失礼。”大王姑娘笑着,“我家阿衡顽皮,拜托晏哥哥了。”
    “阿衡是最乖的孩子,一点都不顽皮。”晏珣不忘帮好大儿说话。
    他们道别的时候,小王姑娘有些神不守舍,目光时不时往阮瑛那边飘。
    这个儒雅的大叔,好像在哪里见过,可能是家中故交?
    走出酒楼,姑娘们很快汇入走桥的女眷队伍。
    远远望去,一群精心打扮的老太太、小姑娘们汇集在一起,十分壮观。
    年纪大的男子会避让,年轻小伙子们不远不近地看着,低声评论几句,却不敢说无礼的话。
    因为他们自家的母亲、姥姥、妻子、姐妹,也在人群中。
    一年年都是这么过来的,这就是民俗。
    晏珣要送阮瑛回去,再带王衡回家。
    这两个对了对眼神,一起冲着晏珣叹气。
    “你们叹什么气?”晏珣不明所以。
    阮瑛说:“方才外人在不好说你!虽然姑娘家走桥是旧俗,但也可以顺路走走,不用专门去。你完全可以带她们去看闹花会,那里最热闹。”
    一回生二回熟,感情不就有了吗?
    晏郎不急太监急。
    王衡老气横秋叹道:“应该是偶遇的人太多,义父担心照顾不周吧!”
    小孩懂得真多。
    晏珣:“……你们回不回家?还是要去看闹花会?我这几天有正事,不好玩得太晚。”
    “什么正事!你的坏主意我知道!”阮瑛说,“你别去惦记别人,你的事就是正事。”
    赶走张四维,那不是有太岳吗?就算一次不成,还有下次,多大点事!晏珣的终身大事就是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