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杨嗣昌入京
作者:星辰晚   在下崇祯最新章节     
    蓟辽总督杨嗣昌,奉诏入京。
    不过,杨嗣昌并没有其他督抚进京时的那般诚惶诚恐,也没有心中有鬼的那般心绪不安,也没有清正廉直的那般无所畏惧,反而是有些忧愁。
    杨嗣昌走进乾清宫中,向着朱由检躬身施礼,“臣杨嗣昌,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赐座,看茶。”
    “谢陛下。”
    朱由检看向杨嗣昌,“朕此番召你这蓟辽总督入京,是为了辽东之事,如今建奴覆灭,蒙古归降,大量百姓迁移至辽东。辽东若再以都司处之,是否还合适?”
    杨嗣昌回答道:“回禀陛下,随着建奴、蒙古等虏患解决,辽东都司的军事作用,已经大大降低。随着原本卫所的裁撤,又有大量百姓的迁入,辽东的大体情况,与其他布政使司相比,已经是大差不差了。”
    “只不过,是以军官管理当地驻军和百姓。”
    “然,辽东以军事卫所管理已经近三百年,虽然现在已经趋于民政,但若是想如同山东一般设立布政使司,恐为时尚早。”
    “一则是辽东面积广阔,有些地方甚至只有军队驻守并无百姓,布政使司管理的话,太耗费精力。二则是辽东之前被建奴肆虐,元气大伤,如今正在恢复生产,以目前的来看,设置布政使司的时机还不成熟。”
    朱由检点点头,“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辽东都司都设立三百年了,也不差这一时半刻的了。”
    “根据户部的估算,辽东今年的粮食产出,就应该能供给辽东所需了,对于户部的估算,你这个蓟辽总督可有把握?”
    杨嗣昌一下子就来了精神,这可以说是他的政绩,“回禀陛下,臣有这个把握。”
    “目前辽东的军屯,已经足以支撑辽东的军队所需。又随着大量百姓的迁入,朝廷又鼓励开荒种地,并承诺谁开垦出的荒地就归谁所有,百姓们干劲很足,大批的荒地都已经变为了农田。”
    “虽然辽东气候寒冷,粮食一年只能生长一季,但胜在农田数量多,普通百姓的家里,也有十几亩甚至是几十亩农田,足以生活。今年过后,辽东就可以向朝廷缴纳赋税。”
    杨嗣昌这话倒是没有说错,大明朝的百姓,只要你给他一块地,他就绝对不会浪费一丝一毫。
    只要老百姓能够吃上饭,都不用吃饱饭,他就会安分守己的过日子,不会造反。
    而且辽东还有煤矿、铁矿,资源丰富,现在都已经开采。杨嗣昌所说的再有一年辽东就能向朝廷缴纳赋税,并不是空话。
    朱由检点点头,“真若如此,那倒是最好不过了。”
    “虽然现在辽东设立布政使司的时机还不成熟,但是,布政使司该有的惠民药局、养济院、学堂,辽东都要有。”
    “尤其是学堂,必须要有。”
    “辽东境内煤矿、铁矿丰富,那可都是能变成钱的东西,工部和少府已经开采了,所获得的利润你们辽东也有份,不要舍不得花钱。”
    “臣明白。”
    朱由检接着问道:“辽东都司,是否还可以再向北拓展?”
    杨嗣昌稍微想了想,“回禀陛下,能。”
    “辽东总兵刘俊率兵追击逃窜的建奴时,对辽东以北的区域有过探查,臣也亲自带人勘察过。”
    “辽东以北,山高林密,沼泽较多。可是这些地区未被开化,土地肥沃,若是能开垦出来,定然是一片沃田。”
    “不过,那些乃苦寒之地,若用民屯,怕是很难奏效,臣以为应当复设卫所,划分区域,实行军屯。”
    卫所一设立,不仅有军队,连带着他们的家眷也全都生活在卫所中。这样一来,届时田地开垦出来了,人也扎在当地下了根,人地皆有,可谓是一举两得。待时间一长,就可以完全成为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朱由检也觉得此计可行,“这倒是个好办法,卫所就以原来奴儿干都司的卫所为基础设置,此事还是由辽东屯田总兵王廷臣负责。”
    “但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件件做,此事急不得,慢慢来吧。”
    “臣明白。”
    “辽东现在除了屯田兵之外,应该还有兵六万吧?”朱由检问道。
    “回禀陛下,建奴覆灭之后,原辽东的兵马及部分支援辽东的兵马,被整编成了骁果、背嵬、静塞、东江、四营,每营两万人,共计八万人。后来大宁都司设立,宁远总兵宋伟便率静塞营的两万人马移驻大宁都司,辽东现在除了屯田兵之外,确实还有兵六万。”
    朱由检缓缓站起身来,“那就把这三个营的编制打散,现在辽东已无战事,留四万战兵,其余的两万兵马化为四个卫所,负责军屯。”
    “另外,将毛文龙、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四个人调到京师待用。”
    杨嗣昌站起身来,“陛下,辽东接壤朝鲜,不少朝鲜百姓越过边境来到辽东讨生活,甚至还有不少朝鲜女子嫁给我大明百姓为妻。”
    “以臣愚见,可以将这些朝鲜百姓纳入辽东管辖,让他们接受我大明的沐化。”
    朝鲜,那可是大明的亲儿子,就连朝鲜这个名字,还是大明给的呢。
    对于大明来说,朝鲜和自己家的地方没太大区别,甚至比西南地区的土司还要听话。
    大明稍微招招手,朝鲜国王就得屁颠屁颠的跑过来,他还不敢有意见。
    到了后来的清朝也是,虽然朝鲜不服清朝,认为清朝是建奴蛮夷,但表面上对清朝还是恭敬有加,像对待亲爹一样。
    明清两朝,对朝鲜也确实够意思,
    明万历年间,日本大举进攻朝鲜,是大明派兵击退了日军,挽救了朝鲜,也就是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朝鲜之役。
    清光绪年间,朝鲜爆发壬辰兵乱,清朝派兵协助镇压,其中领兵将领之一的就有袁世凯。
    袁世凯被清朝任命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袁世凯因此在朝鲜待了十二年,号称是朝鲜的太上皇。
    期间,日本也想侵吞朝鲜,但都被袁世凯见招拆招,挡住了。
    后来朝鲜又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请宗主国清朝派兵镇压,袁世凯已经回国,清朝便派直隶提督叶志超率兵入朝,协助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
    日本为了驱逐清朝在朝鲜的势力,也趁机向朝鲜增兵,并攻占了汉城,为此清军和日军在朝鲜大打出手。这也是甲午战争的前夕。
    日本这个国家很有意思,它想鲸吞大明,是先从朝鲜开始动手,它想鲸吞大清,也是先从朝鲜动手。
    朝鲜一直以来都是明清两朝的附属国,可谓是明清两朝的亲儿子。
    直到甲午中日战争,清军大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第一款就是: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
    朝鲜这才算从中国分离出去。
    朝鲜号称是小中华,政治、文化那全都是跟大明学的,那都不用同化,纯现成的。
    现在的朝鲜,大明有驻军,有流官朝鲜总督,而且科举还专门给朝鲜人留了名额。
    不过给朝鲜的名额是额外增加的,不占用大明士子的名额。
    朝鲜的矿产开采,包括税收,都是大明帮着朝鲜建立,那就跟自己家一样。
    对于杨嗣昌提议接纳朝鲜百姓的提议,朱由检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人口才是最宝贵的财富,而且还是完全汉化了的朝鲜人,朱由检没有理由拒绝。
    待辽东的事情询问完毕,朱由检意味深长的看向杨嗣昌,“朕听闻,这个冬天,驻守辽东的士兵,有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