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扫黑除恶
作者:哟吼吼吼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最新章节     
    利益的血腥引来嗜血的鲨鱼。
    宋新虽然只是个驿丞,但是当初他可以在福建就行贿到京城王振,自身的财富底蕴可想而知。
    当了布政使后,更是压榨百姓,将自己付出的财富成倍收回。
    因为不涉及谋逆,所以宋新没有被抄家,以至于现在,他不过是回到了那没有品级官身的乡绅行列之中。
    此时的宋新,一改白天的阿谀奉承作态,在那脚夫面前,换上了高傲的神情。
    “你们要庇护?我还要庇护呢!”
    面对漕帮的无理要求,宋新也有些无奈。
    之前京城文官对王振的清洗,对于宋新这种以行贿王振获得的官位的人来说,是毁灭性的。
    失去王振,就失去巨大的庇护,投靠其他山头,以宋新目前的身份,难。
    最重要的是,天津这个大蛋糕,京城里的阁老都盯着,可不是外面那些土皇帝能够伸手进来的。
    “宋大人,就不能走走杨老的门路吗?”
    那脚夫三大五粗的,挠着骚乱的头,一身短袖麻布马甲,询问的也是自家老大的问话。
    “哼,你知道这次来的人是谁吗?”
    宋新鼻子出气,道:“李贤,当初杨少师要见其一面,他一个验封司主事都敢不见,走杨老的门路?你们真不知怎么死的?”
    薛瑄不屈王振,李贤不见杨士奇,这朝廷现在重用的,都是之前被排挤的人。
    特别是那些阁老,经过土木堡之变后,换了一茬,上来的,那都是经过考验的,在通惠河的时候,就没人为杨氏说情,更何况是现在。
    脚夫并不知道这些弯弯绕绕,只是理解,现在没有靠山了。
    “那宋大人不能见死不救吧?”
    闻言,宋新大怒,道:“我可不知何时和你们有什么生死相依的关系。”
    天津的形势变化太快了,幸亏宋新自己牵扯不深。
    更何况,自己跟他们这些小打小闹的,也不是一路人。
    明哲保身是多数人的选择。
    现在宋新都有些自身难保了,时常能感觉到别人的监视,根本不敢有多余的行动。
    李贤上奏朝廷的请求,立刻得到了准许。
    【关于天津府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通知。】
    兵部、户部、吏部、工部、刑部,五大部门的大印,皇帝的玉玺,东厂的印绶。
    朝廷最高规格,致力要让天津府稳定下来。
    两封圣旨,一封给了李贤,一封给了范广。
    前期的调查,百姓的举报,士兵和衙役奔跑在街头,粗暴踢开一个个大门,烟柳巷中,那些衣衫不整的人给提溜出来。
    就在天津不断抓着小虾米的时候,京城也没有闲着。
    “朕常闻,每每京察,各部明公护其属下,长官往往博宽大之名,每届京察,只黜退数人,虚应故事,余概优容,而被劾者,又不免冤抑。”
    朱祁钰说这话的时候,是在文华殿,六部变成五部,但是朝廷不是党争,不是勾心斗角,是人情世故。
    只要是人在管理,那么人情自然会产生。
    一次监考,一次举荐,一次相遇,关系就有了。
    就连于谦也沉默了下来。
    “朕也知道,若不如此,那么群臣党争,于国不利,因而,两京各衙门属官、首领官,从本衙门堂上官考察,自考自疏,流于表面,然,因害怕党同伐异,而放任各衙门如此,当真比党争要好吗?”
    朱祁钰发出了来自灵魂的发问。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朝廷的斗争,很多时候是抱团取暖的党争。
    就因为想要避免这样的党争,放任各衙门自己监察自己,以至于最高监察机关,都察院,到最后,也只能拍王振的马屁。
    当初所设计的廉洁制度,已经因为时间的腐化荡然无存了。
    “陛下,若不如此,那么党同伐异,朝廷必乱。”
    于谦站出来说道,其他人不敢说,但是于谦敢啊。
    “嗯,那么放任京察之后,就没有党争了?诸卿,你们多少与三杨有关系的,若一旦涉及三杨,你们又会如何?”
    朱祁钰没有反对于谦,不能因为反对而反对,现在是讲道理的时候。
    没办法,主少国疑,朱祁镇登基时才七周岁,张皇后为了避免自己干政,就让三杨辅政。
    本意是好的,但是也让三杨的关系网无比的稳固。
    并不是说三杨是坏人,他们是朱棣为子孙留下的班底,是守成的大臣。
    在仁宣朝,也体现出了三杨为政之道。
    但是,土木堡戳破了虚幻的盛世,大明需要改变,而这种改变,就要突破三杨的为政方针。
    再加上,三杨死后,王振擅权,朝廷腐败,人心早就变了。
    吊死在惠通河的杨氏,就能看出来。
    于谦抬头挺胸,道:“按律严惩,三杨对臣有赏识之恩,但国法无情,臣必不会徇私。”
    “那其他人呢?县官不如现管,各地官员呢?多多少少也有关系,他们也如于卿一样吗?”
    面对圣人的言语,于谦沉默了,他有这个自信,可对于别人,他不敢轻易保证。
    “所以,京察要改,但朕知道,诸卿担忧东厂和锦衣卫,朕可以保证,若是诸卿能想出个章程,朕不会让他们参与。”
    朱祁钰见于谦没有回答,开口说道。
    闻言,众人悄悄松了口气,毕竟京察是京察,一旦特务机关参与,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朱祁钰有想法,但是不能自己说,之前是审查各地田赋,现在是考核官员绩效。
    “陛下圣明。”
    众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圣人一直进退有度,一开始,他们不习惯,现在,这样的相处方式,就很舒服。
    谁读书不是为了名流千古,谁愿意被世俗沾染尘埃,谁又不是一开始都是满腔热血。
    自愿,自决,圣人给予了他们尊重,没有事事一意孤行,若是在这种事情上保持私心,那么历史会记得他们,耻辱会印在他们身上。
    身为内阁大佬,没有一个人不在乎身后事的。
    这天之后,巡查组再次成立,不过,这次不再只查税赋,而是开展天命年的第一次京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