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战备完成
辛弃疾收回思绪,仔细看太子的来信,思考良久,提笔写回信。
“太子殿下,臣知道你和陛下政见不合,但你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他是皇帝,也是您的父亲,皇帝和臣子有上下尊卑之分,父亲和儿子,更有血脉亲情羁绊,是天底下最亲的人。
他比你那些老师和幕僚更希望你好。你不要动不动就和他对着干,你要学他,做他的弟子,而不是事事和他逆着来。
你遇事多问他,而不是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问自己的老师。但也不能事事阻拦他,要多顺着他,他做皇帝这么久,在各种势力的夹缝下,闯出来这样一片天地,大权独揽,乾刚独断,自有他的过人之处,你能想到的,他也都能想得到;你做的事,没有一件事瞒得过他的眼睛;你的内心想法,他也都门清。
一件事,你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一旦和陛下不一致,也不要立刻怂了,认为自己对,就要据理力争,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坚持。而不是表面认同陛下,内心里私底下愤愤不服他,抱怨过多。
他是您的父亲,还能当场打杀了你不成?你不要总是那么怕他,让他不喜。你硬气一点,拿出储君的气势来。
陛下是一位英明神武深明大义的好皇帝,也是一位舐犊情深爱子心切的好父亲,你要理解他,多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多去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的经验丰富,他的理想广阔宏伟,站的高度和广度比你我都要多出许多。
您仁厚爱民,体恤百姓,若能学到陛下的一半治国之道,将来必定是一代贤主,和陛下一样光耀千古,为万世敬仰。就像高祖和孝文皇帝孝景皇帝一样,虽然时代不同,所遇事情不同,成就不同,风格也不同,但一样都是伟大的帝王。”
有解释,有劝解,有马屁,希望这封信可以让太子满意。
太子千里迢迢来信问事,作为臣子,不得不答,怎么答,挺伤脑筋的。
我容易嘛我,替你们刘家卖命在外征战,家里妻子死了不能见最后一面,丢下幼子都没人管。却还要替皇帝教儿子怎么和父亲相处。
把信装好,贴上蜡封,盖上印信,交给信使送走。
然后把这次跟随信使来的役夫和商贾代表叫过来见面。
大军出兵讨伐,上战场的人不只是士卒,还要有一定数量的人做辅助工作,携带辎重粮草,伺候士卒和马匹,战后打扫战场,清点斩获等,这些人叫役夫或者辅兵,表现在百姓的负担上就叫徭役。
当然徭役很宽泛,修筑宫殿,城池,修筑水坝沟渠,修路修桥,修长城等等,也都是徭役的部分。
另外百姓还要服兵役,那就是士卒,上战场厮杀的那种。
兵役徭役和税赋,三座大山压在头顶,可能普通百姓辛辛苦苦劳作一年,被抽走这些后,仅能果腹活命。
可见百姓负担之重。
甚至负担重的时候,百姓会被这三座大山压倒,活不下去了。
当百姓活不下去的时候,那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一旦觉得自己受到了太大的剥削和压迫,走投无路的时候,那么上面的大船就到了该倾覆的时候了。
大汉正在征讨平定西南夷的叛乱,没办法顾及西域,不能派出更多的士卒过来支援,皇帝只能派出了这些役夫来助战。
本来辛弃疾让各国国王,征收了一些吃不饱的百姓,管吃管住,应者云集,训练他们做大军的辅兵,现在皇帝派了人来,都是有经验的辅兵,那就更好了,把大汉来的辅兵分散到各个军中带教西域的辅兵,这样各国辅兵进步就更快了。
而一起来的商人,却是民间自发跟来的,现在中原人多,连年对外作战,百姓负担重,一个不小心,就会失去土地,只能转而做商人或者卖身做奴仆。
但大汉商业竞争激烈,所以有心眼活的胆子大的,就跟风来了西域,这次来的人大多都是有一些富有冒险精神的小商贾,听闻霍去病在西域做的事,而且西域遍地都是金子,于是要求跟来西域寻找发财机会。
皇帝的思路跟一般人不一样,他认为只要是大汉人,哪怕是低贱的商贾,只要来了西域,跟大汉的军队来了西域效果一样。
辛弃疾分别接见了役夫和商贾的代表,把役夫代表交给赵破奴和李威,把商贾代表交给冯立,并说了一些鼓励的话,他们都满面通红,摩拳擦掌,要大展拳脚,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华夏的农人和商贾一样,都是一群神人。
农人会建筑:盖房子、垒猪圈鸡窝,会养殖:养猪养鸡养蚕,会种植庄稼:粮食、蔬菜和经济作物—棉花等,会简单的手工业:纺线、织布、做衣服等……他们会的东西,几乎囊括了人类所有的基本衣食住行所需,他们一个村子的人聚集在一起,基本上就能自给自足。
商贾呢,则是能吃最大的苦,赚最多的钱。他们能吃糠咽菜、勒紧裤腰带只为积攒最初的钱财去做买卖,他们也能动辄千万资产不皱眉头的投入市场以赚取高额利润。他们不事稼穑,做什么都不精,但他们啥都懂一点,没有他不知道的。
他们坐街头吃地边摊能咽下去填饱肚子,他们也能坐殿堂之上侃侃而谈面不改色,忽悠君王而不露怯。
这些人是我华夏的万千子民,他们勤劳、勇敢、孜孜不倦的劳作攒钱,只为了繁衍子孙活下去。
都说英雄伟大,帝王威武,其实最伟大的是这些普通百姓,这些蝼蚁一般活着的普通百姓。
准备工作如火如荼。靠着大汉几千人,带动西域百万人口,短短时间内,一下子跨越千年的发展路途,直接进入中原那种文明程度,显然不太可能。
辛弃疾是人,不是神,霍去病虽然封神,但说到底还是人,所以他会死。
带不动啊带不动,但带不动也得带,谁让摊上了呢。
带着这块落后地域,文明遗失的角落,几个月内跨越千年追赶大汉甚至追赶大宋,无异于地狱级难度。
辛弃疾不想把这么大的任务压到自己身上,他不想改变历史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