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老四、老五的工作与育种工程】
作者:我和赌毒不共戴天   重生1981开局救了邻村姐妹花最新章节     
    说到这,他语气颇为可惜。
    往年,彭军都是跟彭万华横扫四方,后来彭万华没参赛,他带着村里一帮小伙赢得吭哧吭哧。
    尤其是现在参赛的人更多、对手实力更强。
    今年他没空参加,雪山村想赢估计很难。
    他倒不是为了那点冠军奖品,主要是他荣誉感比较强。
    一直都是卫冕冠军,一直在赛场上都是最亮的靓仔。
    今年要是痛失冠军荣誉,他心里很不得劲。
    彭万华两手一摊,“这回即便输了,明年赢回来就是了。”
    几人闲聊了一会儿,便各自散去。
    今年过年彭万华还是没回去。
    老爷子、老爸老妈还有老四、老五都是来香江这边。
    热热闹闹一大家子。
    “老四现在工作怎么样?”
    彭万华朝对面的老四问道。
    老四87年上大学,91年毕业,毕业后分配去了航天局。
    老四笑道:“感觉挺顺利的,带我的师傅很好,周围的同事都很和善,工作很有活力。领导很看重我,让我已经在参与比较核心的飞控系统项目,还夸我很有天赋。”
    彭万华微笑点点头。
    老四可能不知道其之所以工作条件这么好,主要是自己给他提供了一些帮助。
    像航天局那边的火箭项目、航天飞机项目,他这边同样都参与了核心项目,并且还给对方引进一批苏联技术团队,解决了许多问题。
    包括航天局的一把手,都过来找他喝过酒的。
    彭万华现在的地位很特殊。
    像国家级的大工程一旦和计算机和电子相关,他都必然会参与。
    从一开始汉卡、微机、eda、光刻机项目,到后来的财政电子化、操作系统、北斗系统、数据库、大飞机等项目,他都有参与且负责核心模块。
    包括原本科学院在香江设置的办事处,已经一路升级为计算机研究所,现在更是成了科学院香江分院。
    他现在就是香江科学院的院长。
    下设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生物研究所、能源与系统研究所、计算机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空间科学中心、微电子研究所、基因组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大气物理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农业研究所、生物研究所、水生研究所、海洋研究所、资源环境研究所、食品科学研究所、医药研究所等20多个研究所或中心。
    从院所配置上来说,规模仅次于京城的科学院。
    而且因为地处香江,更方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从级别上来说比其他省市的分院还要高一点。
    再加上他本身取得的成就闪耀灼目,科技圈的人基本上都认识他。
    彭万华曾和航天局那边说过,老四过去了帮忙稍微照顾下,对方满口答应。
    无论什么时候,有背景的人在单位都活得很滋润。
    上头有人罩着,工作更轻松,还可以更快升职加薪。
    有彭万华这个关系在,老四的工作当然很舒服。
    “嗯,那就好。”彭万华点点头。
    他会为老四暗中出力,但最主要还是要老四自己争气。
    现在看来,老四的品性和职业素养都挺不错。
    后面可以继续推他一把,祝他更进一步。
    “老五呢?”他朝老五问道。
    老五同样是去年刚毕业,之后去了农业部。
    二十岁出头的她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身材高挑,从当初的小丫头变成了大姑娘。
    老五俏生生道:“我这边挺好的,现在主要工作就是推广农业科技,包括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的引进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挺有意义的。”
    彭万华点点头。
    做农业想迅速出成果很难。
    像袁老这么多年深耕农业领域有了卓越的成就。
    老五的工作要靠熬。
    忽然,他想到乌向真那边和万华大学农学院正在做的本土育种工程。
    这个工程主要负责采集和繁育本土的动植物及农作物,保护本土农业、牧业、林业、药业种苗。
    目前获得彭万华的家族基金会资金支持,并且香江这边的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也在参与中。
    因为前期投入大,产出少,并不怎么受关注。
    但他极力促进这事,以后带来的价值和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粮食安全大于天。
    他记得上辈子有位温姓农业专家曾说过:‘国家的粮食安全基本上只有数量没有质量,根本没有人负责。’
    比如大豆。
    他记得上辈子取消进口配额放开大豆市场后,我国成为转基因大豆的净进口国。
    再到后来大豆消费量的87%都来自国外转基因大豆。
    这些进口大豆以高产、个大、抗虫、耐运输为目的培育出来的品种,大多采用转基因技术。
    然而,这些转基因作物,往往第二代便会产生性状分离现象,所以几乎不能传代留种。
    不仅是大豆,还有玉米。
    玉米是我国仅次于水稻、小麦的第三大粮食物种,却是后来农民留种率最低的农作物。
    他记得上辈子到了2014年,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玉米的留种率已经不到1%!
    几近于无!
    小麦、花生、土豆、各种本土蔬菜同样如此。
    可以说,农民,已经没有一粒属于自己的种子了。
    而且转基因种子为了保证产量,往往与相应的农药、化肥配套使用,农民只能被迫使用大量农药、化肥,导致土地严重污染,土壤遭到严重破坏!
    害虫也开始形成抗体,要想保持原有的产量,农民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农药与化肥!
    恶性循环之下,食品就没有安全一说!
    甚至哪天亡国灭种都是可以预料的事!
    事实上,本土品种、老品种就一定不好吗?
    老品种经历过大自然的考验,一方水土下培育了上千年的品种,早已适应了当地的气候、与地理环境。
    一方水土养育出来的老品种,在耐旱、耐寒、耐水、抗虫性、抗倒伏……各有不同,基本上保留着优秀的遗传基因。
    且通过与土壤周而复始的交换,让这些种子的优质基因不断强化和繁殖,让劣质基因自然淘汰,最终从根儿上保证其物种本身的活性与多样性。
    这些自然培育出来的老品种,简直就是一座基因宝库。
    这还不好?
    很显然,本土品种和老品种受到了严重的恶意攻击。
    国内的一些别有用心的内鬼和国外的大公司勾结一起,为了一己私利,罔顾国家粮食安全。
    甚至他记得上辈子有人竟然把袁老的杂交水稻亲本稻种卖给了国外间谍机构!
    要知道亲本稻种是杂交水稻第一代种子,是研判水稻性状的关键途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亲本稻种的大量外流,会对中国粮食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就这样,犯罪嫌疑人竟然没被执行死刑,只被判了一年半!
    而掏鸟窝的少年都被判了十年啊!
    想到这,彭万华就感觉痛心疾首,觉得有必要做点什么。
    本土的老种子需要保护!
    拥有自己的种子,并能够改良和交换种子,才能拥有种子主权!
    才能保障自身的粮食安全!
    想到这, 彭万华觉得可以做这事得同时,顺便给老五助力一把,“我这边有个本土老品种育种工程,你有没有兴趣一起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