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戎已灭,三川郡初定。
上党赤狄极少南下,姬宫湦下令姬掘突,率一千玄甲军驻守王屋山。
余下两千玄甲军,则临时跟随姬宫湦北上。
三军于延水顺利会师,总兵力直接达到七千。
姬宫湦再度召集众将士。
姞?与张鲀相继到场,卫桐子与栾宣亦由亲卫藤渠看守,在大帐一角安静旁观。
姬宫湦直奔主题:“今日只为剿灭鬼方一事,孤王想听听尔等有何见解。”
张鲀不假思索:“启禀大王,末将仍以为,王师当长驱直入。”
“为何?”
“即便鬼方部族往北逃遁,其行进速度必然缓慢。王师只需全力追击,便能屠戮大量鬼方部族,使其再无力跨越阴山。”
姬宫湦摇头:“张将军忽略一点,屠戮亦需时间。鬼方尚有十万之众,必须困而灭之,而非逐而剿之。”
张鲀道:“即便鬼方部族逃往漠北,途中必然出现大量伤亡,再过百载亦无力重返。”
姬宫湦道:“华夏苦鬼方久矣,必须要斩草除根,使北域再无外患。”
张鲀唯有拱手落座。
姞?随即起身:“启禀大王,末将有一策,却过于冒险,不知当讲不当讲?”
姬宫湦道:“那便不讲。”
姞?略微停顿片刻。
“末将仍是要讲!”
姬宫湦大笑:“尔等当知,孤王问策之时,向来是畅所欲言,从不存在当讲不当讲一说。”
姞?道:“末将以为,当务之急,便是骁骑军尚未构筑好防线,无法切断路线,防止鬼方部族往北逃遁。”
姬宫湦颔首:“确实如此!”
“而今大王诛灭条戎,顺利抽调两千玄甲军,可将其等派往后套平原。”
“玄甲军并不善于机动。”
“敢问大王,机动是何意?”
“便是灵活行军。”
“玄甲军只需扼守重要关隘,由骁骑军负责策应游击,应当可以诛灭鬼方部族。”
姞?说罢,满脸期待。
姬宫湦接连颔首:“此策正合孤王之心意。”
张鲀却站起身:“启禀大王,末将以为不妥!”
姬宫湦忙问:“有何不妥?”
张鲀道:“玄甲军从未在北域征战,冒然派往前套平原,恐玄甲军难以适应。”
“玄甲军仅只驻守关隘而已,应当无碍也。”
“末将以为,飞熊军熟知鬼方部族,可由飞熊军前往。”
姬宫湦笑道:“飞熊军既求战心切,那便由尔率军绕道后套平原。”
张鲀大喜:“诺!”
姞?再度起身拱手。
“启禀大王,若由飞熊军拦截,不如使张将军提前攻取前套平原。”
姬宫湦顿时大喜。
鬼方部族往北逃遁,绝大部分会先经过前套平原。
倘若直接将前套平原夺下,骁骑军便无需费时布置防线,直接在后套平原游击即可。
“那便如此执办!”
张鲀郑重领命:“诺!”
姞?再道:“末将愿率羽林军与玄甲军,继续消耗鬼方青壮。”
姬宫湦接连颔首。
“新鬼方王若知前套平原失守,便只剩下两条出路。要么撤军重夺前套平原,要么倾尽全力南下。”
姞?无比坚定:“末将定定死守延水北岸!”
姬宫湦缓缓站起身。
“诸位可还有异议?”
众人齐声道:“谨遵王命!”
便在此时,角落的卫桐子突然站起身,晃悠悠地开口。
“大周急需人口,为何却将鬼方赶尽杀绝?”
姬宫湦道:“鬼方祸害华夏近千载,自然需要赶尽杀绝。”
“此非仁德之举也。”
“对鬼方族人而言,确实并非仁德之举。对华夏子民而言,却是永久消除祸患。”
“天子果真残暴!”
“圣贤曾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鬼方时常劫掠与奴役我华夏子民,孤王岂可为仁德虚名,留其此等牲畜存活于世?”
卫桐子道:“即便鬼方罪该万死,其族人中亦有无辜者也。”
姬宫湦长叹一口气。
“但凡食过劫掠华夏所得之粮,便不是无辜者。”
卫桐子还欲辩解,内史伯朙突然站起身。
“卫桐子此番言论,不过是慷他人之慨而已,深得鬼先生精髓。”
卫桐子顿时面如猪肝。
“内史何出此言?”
内史伯朙满脸大义凛然。
“鬼方为祸近千载,华夏无辜殒命者无数,尔只字不提。如今大周诛灭祸害,尔却纠结鬼方无辜者。”
卫桐子哑口无言。
内史伯朙继续怒斥。
“时至今日,鬼方尚有成千上百华夏奴隶,尔有何脸面为鬼方求情?”
百里诛狄与百里灭狄听到此处,顿时感同身受,接连齐身拱手。
“吾等曾为奴隶,较之牲畜尚且不如。幸得大周王师降临,方才重新化为人者。”
“鬼方部族中,至少尚有八百华夏奴隶,正被鬼方族人残忍奴役。”
卫桐子心服口服,逐一朝众人躬身行礼。
“吾今日方知,何为仁德!”
姬宫湦转头望向栾宣。
方才辩论之时,栾宣始终一言不发,神情更是冷淡异常。
听闻卫桐子开口服软,又见其朝众人躬身行礼,栾宣脸上却泛起不屑。
姬宫湦清咳一声:“尔对此有何见解,直说无妨。”
栾宣道:“言语滔滔,不及行事半分也。”
姬宫湦淡然一笑:“那便拭目以待,不出十日,便有战报传来。”
……
五月三日,战报果然传来。
却并非前套平原,而是许久未有动静的汉江平原。
罗子熊浩曾效仿许男识,将罗国子民迁往江水以南,希望能并入楚国,并以此获得楚国大夫地位。
结果楚君熊仪并非宋公白,以罗子熊浩不忠天子为名,只接纳罗国百姓,严禁罗子熊浩踏足楚国疆土。
罗子熊浩只能率残剩甲士,困守罗国都邑。
瞿无疾率领五千虎啸军,镇守南阳郡与汉江平原,并修筑夷陵城。
针对罗子熊浩,只是派出一千甲士,在罗国都邑长期驻扎。
在此期间,罗国残剩甲士纷纷选择逃亡。
罗国都邑内,甲士源源不断减少,最后仅剩二百余人。
即便如此,虎啸军甲士仍未发动进攻,而是继续驻扎在罗国都邑外。
罗子熊浩眼见大势已去,只能无奈撰写奏疏。
奏疏中表示,其愿向大周进土献民,只求能获得新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