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大唐的兴盛与繁荣---少年英主
作者:想做个好人   给皇帝们直播华夏发展史最新章节     
    【很多太宗的粉丝也讨厌李渊,毕竟他们认为大唐的天下大半都是李世民这个“天策上将”打下来的,也承诺过让李世民当太子;
    凭什么让李建成坐享其成,而真正的功劳屈人之下,受委屈?
    很多太宗粉才不管什么嫡长子继承制在那个时候有多么地重要,他们就想要个公平;
    而嫡长子继承制的坚决拥护者,又觉得李渊对李世民实在是太过于宽容了,竟然还在皇位继承人上面优柔寡断,
    最后惨烈的玄武门之变,李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的来说,李渊的功绩和光辉完全被掩盖住了,事实上他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帝王;
    他作战的本领、军事技能和政治才能都是十分优秀的,从李渊执政的结果来看,他为李唐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调;
    但是说来说去,他“优柔寡断”的名头洗不掉,还是因为继位者之争,他拥有人格魅力,他的次子李世民更加的有人格魅力;
    按道理来说,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可是杀兄软禁父亲啊,
    但当时长安城内的绝大部分官员对此要么本来就是秦王的人,要么保持中立,竟然没有多少官员坚定的站在李渊这边,或者是坚定的维护正统;
    只能说做人做领导做皇帝,李渊还是比不上自己的儿子;
    所以,他一直是个不起眼的开国之君!】
    李渊现在的心情就是郁闷,比不上自己的儿子就算了,毕竟千古一帝这个评价也没有几个人能拿到;
    更何况他这个儿子确实可能是神仙转世,什么都厉害,李渊已经躺平任嘲了;
    毕竟次子是两千多年的皇帝历史中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位,后继有人、大唐兴盛,李渊也是有些高兴的;
    但就因为自己没有隋炀帝残暴,也能没有存在感?
    这实在是太荒谬了,这是个啥世界哟!
    不理解不理解;
    不过比起前面被骂的皇帝,自己只不过没有存在感而已,幸福都是通过对比出来的,李渊接受良好;
    自己的寿命年限也算是高寿了,他虽然有些焦虑,但是生老病死面前就算是帝王也无能为力;
    李世民一时间心绪复杂,他对于自己的成就而感到欣喜,对于父亲的年岁感到悲伤;
    虽然与太子打擂台的时候也曾怨恨过父亲发不公和打压;
    但是,归根结底,李世民也是被李渊真心疼爱过的,他怎么舍得?
    避暑的宫殿还是要修建的,李世民偷偷地看了一眼魏征,都怪这个老匹夫,这也不行,那也不让的;
    不过自己树立起来的招牌,哭着跪着也要走下去,二凤陛下虽然很爱哭,但是也要面子的好吗?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到公元649年七月十日,他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也是大唐王朝的第二位帝皇,更是封建王朝当中少有的明主;
    年少就名扬天下,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以及诗人;
    在唐初建立未完成统一之前,他就战功赫赫,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
    作为世代显赫的贵族之后,从小李世民就接受了名师的教导,自幼就聪明过人,胆识有远见;
    关键是他不仅有一颗聪明的头脑,对自己要求也是非常的严格,自律到非人的地步;
    年纪轻轻,就有一身精湛的骑射武艺,可以百步穿杨;就连比他大很多的李建成也比不上这个优秀的弟弟;
    兵书策略无一不精通,可谓是全才也,在少年时就能和自己的父亲李渊讨论兵法;
    这些是努力追不上的,李世民就是天生的帅才,他自带的天赋让他在打仗的时候如有神助;
    而且经常还身先士卒,拿着武器就冲进敌营里面“嘎嘎”乱杀,犹如神将;
    在李世民只有十八岁的时候,突厥首领可汗率领十万骑兵围困雁门孤城,万分危急之下,
    就算是隋炀帝也只能接受臣子们的意见命令各地募兵勤王,十八岁的李世民也奉自己父亲李渊的命令应召从军,
    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李世民分析下来发现没关系优势依然在我方;
    他向当时的将军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但是又十分可行的意见:
    那就是虚张声势、多设旗动为疑兵来退敌的策略;
    此计成功,当时的将军非常的高兴,也十分的欣赏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还特意修书一封给李渊,
    热切地夸赞李世民,说他“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见识,将来必有一番作为。”
    李渊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嫡次子,那都不叫做如虎添翼了,直接原地起飞,
    在军事战场上崭露头角的李世民勤王之后第二年和父亲一起来到了山西太原,参与镇压农民军的战役;
    经过战争的洗礼,李世民越发的得到锻炼;
    军事上的才能和天赋竟然在那个英雄四起的年代,无人能出其右;
    打仗是一把好手,政治谋略更是不差,李世民交的朋友什么都有,换句话来说,
    三教九流那都是自己人!
    他结交到了晋阳县令刘文静和隋炀帝在晋阳的行宫里的副监裴寂
    这两位可是顺利起义的关键人物,随着农民起义越来越多,强大不可一世的大隋军队就像是纸老虎一样一戳就破;
    李氏起义军队的力量迅速扩张,夺得皇位之后,劳苦功高的李世民因为嫡次子的身份只能被封为秦王,
    但他依旧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威震四方;
    因为李世民,因为嬴政,秦王这个封号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这种特殊的荣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反正沐沐知道若是有王爷用“秦”做封号,那绝对是简在帝心的存在;
    秦王这两个字因他们而显耀,而后面的秦王这是因为这两个而显耀。】
    李世民被沐沐姑娘讲的那叫一个热血沸腾,自己连封号在后世都如此的有意义吗?
    啊啊啊啊,好激动啊;
    始皇帝也很是诧异,他的“秦”字竟然如此的荣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