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积
作者:想做个好人   给皇帝们直播华夏发展史最新章节     
    【他告诉李世民:现在隋王室昏庸,天下大乱,隋朝怎么建立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若是时机成熟,可趁天下大乱取而代之!
    李世民回去将他的这番话告诉了父亲李渊,唐俭正好说中了李渊隐秘的心思,他立刻秘密的会见唐俭。
    唐俭认真详细的给李渊分析天下的大势,并告诉他取隋代之那是有非常大的可能性;
    所以唐俭可以说是在没起兵之前已经立下了大功,李渊建国之后,他被封为先禄大夫,封晋昌郡公;
    李氏家族对他那不是一般的信任,之后又加封他为中书侍郎,加授散骑常侍。
    北方刘武周进犯中原时,李渊派遣他心腹爱将唐俭及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等一起率领大军前去讨伐;
    唐军这一次的讨伐当然是失败了,最后唐俭与李孝基、于筠等人全部都被俘虏了;
    唐朝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在这之前可能与他的部下元君实秘密商议过谋反的事情,现在大家都是阶下囚,
    正好,元君实和唐俭在一个牢房里,可能他也认为自己都被抓住了也许已经没有机会重见天日了;
    在牢房里,很焦虑,他也不认为唐俭能好好的活着出去,不免抱怨和吐槽:
    “古人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若是当时独孤怀恩自己起兵的话,怎么还会沦落到如此地步。
    这诸多的抱怨,让唐俭听出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独孤怀恩要背叛大唐;
    不久之后,独孤怀恩逃出了敌营,他当然又被委以重任,掌控了兵权;
    唐俭想到自己听到的信息,害怕独孤怀恩要谋反,在这种事情上,那是宁可错杀也不肯放过;
    他立刻派自己的亲信上报给朝廷,恰逢唐高祖李渊正要远离中央去独孤怀恩镇守新收复的地盘看看;
    李渊见到这封信大吃一惊,唐俭他是非常信任的,而且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独孤怀恩部下在自知无望的情况下自己吐露的信息那大概率是真的,他连忙打道回府返回京城。
    若是独孤怀恩真的反叛大唐,现在过去的话,不是自投罗网吗?
    唐俭等人逃出生天之后,唐高祖大加的赞赏,并且加封他为礼部尚书,封为莒国公。
    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派遣唐俭去出使突厥说服突厥的可汗颉利可汗让他投降于大唐;
    虽然并没有成功,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让突厥放松了警惕,直到李靖将军带兵深入一举摧毁了颉利可汗的势力。
    在剿灭突厥之后,唐俭也因为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被封为吏部尚书。
    后面嘛,唐俭也不知道是因为年龄大了精力跟不上,还是觉得自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开始享乐;
    因为对政事非常的懈怠撒手不管而被贬官。
    公元656年,唐俭去世,终年78岁,因他的功劳最后也允许陪葬昭陵。】
    李渊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凡是跟着自己好的,没有参与次子玄武门之变的在凌烟阁排名都十分的靠后;
    他也不是想盯着这些细枝末节,实在是太明显了;
    李渊此时此刻恨不得和秦始皇共情,都有些意难平,李渊意难平的还是自己在位的时间太短了,不仅作为开国皇帝的牌面被削了;
    连跟随自己的臣子们功劳也没有记录的完全;
    唐高祖不是不知道和世民一起南征北战拿下另一半江山的将领理所应当的功劳最大,可是还是很不服气;
    明明跟着自己的才是大唐问鼎天下的元老,反而被二臣的排名碾压在头上,李渊以己度人,自己不如儿子,自己的臣子不如儿子的臣子,他心里能好过才怪了呢;
    不过作为太上皇,不爽也就只能憋着,国无二君;
    连李渊都不能确定若是自己还继续联系老部下,能有几个愿意跟着自己的;或者说,他也不确定儿子还能不能继续忍受自己。
    已经杀兄,也不介意多一个父亲,好死不如赖活着;
    李渊虽然觉得当太上皇的每一天都十分的痛苦,但他还不想死;
    也想见证大唐盛世的到来,虽然不是在他手中发展的,但总归是自己打下的基业,听着后世一口一个“盛唐”也与有荣焉。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十三位英国贞武公李积,原名徐世绩,字懋功;
    公元594年到公元669年,他深得唐高祖李渊的喜爱和信重,因此徐世绩被赐下国姓“李”,后来因为要避讳皇帝李世民的名字,才改名为李积。
    他是唐初着名的将领,一开始那是与李靖将军并称,被封为英国公
    李积他的出生虽然说算不上世家贵族,但也是非常的土豪,历史上描写他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
    虽然出生于土豪,但并不是那种为富不仁的奸商,正相反,他和他的父亲徐盖都是少有的仁善之人,非常的乐善好施,救济百姓;
    大业末年,天下纷争的时候,此时的李积还是一个小小的少年,十七八岁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可是天下大乱,不是这个起义军就是那个起义军,别说是建功立业了,能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都要费很大的功夫。
    此时只能参军,他参加了附近翟让的军队,并且劝说翟让不要侵扰附近的百姓,不侵扰附近百姓的同时李积也得让翟让能有钱啊,要不然谁愿意听他的;
    他不是圣人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只能保护家乡的百姓;
    于是李积给翟让分析,他说宋、郑两州地近御河,来来往往的商人那么多,交通发达,去各个地方抢劫财物都是十分方便的,
    翟让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这样做自己的根据地会更加的稳固,又能有大批的财务充实自己的部队,又能间接的削弱其余势力。
    所以他让部下在运河上截取钱财,不管是公物还是私人货运;
    短时间内钱财数量大大幅度的增加,翟让迅速的招兵买马,他的势力快速的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