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怕子孙受苦
作者:想做个好人   给皇帝们直播华夏发展史最新章节     
    不要闭关锁国,快出海看看,那小矮子过来抢,直接打到他们的本土上;
    不好治理,也可以去将他们的东西先抢过来再说啊,人口不也是一种资源吗?
    开荒啊,修路啊,这些都是要人的;
    小皇帝想想就好痛苦,主要还有着海洋对面的人做对比;
    他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啊,为什么这些小国家都可以殖民那么大的土地做成自己的粮仓;
    要知道那个小国殖民的地块可是比大明还要大;
    他现在都觉得自己的祖宗,这前面历朝历代的人都被儒家忽悠瘸了,讲究什么“仁义”,自己家的老百姓都吃不饱,为什么还要讲礼貌啊?
    此时小皇帝已经选择性的忽略了自己为什么拥有这么大的江山,也不想去对比,现在的国土和秦时的国土;
    他有了“大局观”之后,超越了几百年的眼光之后,整个人显得特别的焦虑;
    为什么?因为他的国家是落后的,是即将要被挨打的国家;
    小皇帝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能力上限,以暴制暴终究不是长久好的做法,他焦虑于后人得受苦,所以将许多事情都埋怨老祖宗;
    但是他又有着皇家的骄傲,不想在后世子孙的历史书上有这样一句话:华夏开始落后于世界是始于明朝;
    丢人啊真的丢人;
    但是小皇帝现在就只能这样做,就是要绕过朝堂上的这些人进行彻底的变革;
    掌握军队,掌握民心,最后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要不然真的没有勇气下去见列祖列宗了;
    还好最近抄家抄的很多,国库那可不是一般的丰厚;
    小皇帝按照沐沐姑娘给的小本本将几乎所有明末的贤臣都拉到自己身边,一开始自然是恍惚的;
    但是凡是能够青史留名,他自己本身就是有本事的,被皇帝重用,也是一腔感激。
    之后更是尽心尽力的为大明,他们本来就是有心报国,现在几乎是如鱼得水;
    皇帝放权放的很爽快,他几乎不害怕出现一个“权臣”,只要你这个权臣十分的有能力,能够给百姓带来好处,他都不介意;
    只有一个要求,也就是最低要求:那就是觉得不允许上海百姓;
    不管是谁,不管你是不是史书上记载的大臣,都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小皇帝一股脑儿的将所有事情都丢出去了,因为沐沐姑娘说过专业的事情就需要专业的人去做,自己不懂,就不要装懂;
    只要能够做好监督员监督他们不要做不轨之事就行;
    出海其实大明还是有些底蕴的,毕竟老祖宗出过大海,也远洋过,将那些工匠召集起来还是不怎么费劲;
    有家底,修修改改就还能用,小皇帝有些迫不及待,他通过沐沐姑娘知道海外其实对大明的许多东西需求都非常茂盛;
    虽然现在在一些方面上海洋外的人确实领先大明,但是真要真刀真枪的干,也不是干不过;
    火药还是火药,哎,人才啊....自统一六国,天下和平之后,后面的君王进一步的打压墨家;
    留下“士农工商”这四个等级,工匠都是贱籍,实在是他们墨家的“兼爱非攻”让历代帝王完全喜欢不起来;
    只能说...为了利益,什么好的坏的全部都是要弹压下去的;
    小皇帝坐在冰凉的龙椅上,他最近非常喜欢坐在龙椅上,只有屁股冰凉凉的才会让他感受到自己还是皇帝;
    而不是吊死在树上的一具尸体;
    “记得,这次交换之后,一定要多采购粮食,宁愿要多一点粮食也不要那些金银财宝,知道吗?朕就将大明,大明的百姓嘱托给你了;”
    “陛下,请放下!”
    小皇帝看着大帆船渐渐的远离,有些想哭又带着希望;
    “陛下,怎么已经有了沐沐姑娘给的良种,为什么还需要带回来粮食呢?扩大国库的金银规模不是更好吗?”
    小皇帝毫无形象的翻了个白眼:“你饿了真金白银能当饭吃吗?朕也不是不要金银财宝,主要是粮食是第一位的;
    就算有高产量的良种,但是这么多的天灾,就是有种子,老天爷不给力,那不也是白搭吗?”
    “可是陛下,这浩浩荡荡几百艘的船拉回来一趟对于整个大明也是杯水车薪啊!”
    “朕知道啊!”小皇帝提起这个心情也不好:“虽然杯水车薪,但是总比不做好,这一次啊先试水,下一次就允许民间参与,大明的船队在一封程度上提供庇佑;
    并且要求回来的时候所有民间船只上面的货物必须有百分之五十是粮食,这样民间的粮食就会多些,不过还是官府要多囤积一点,让那些奸商不甘乘机哄抬物价;
    让他们意识到大明的百姓之后将永远不会缺少粮食;”
    嘴角抽了抽,陛下的中二期真的是....
    还让大明百姓永远不缺粮食吃,陛下您的想法可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虽然说对自己的上司要拍马屁;
    尤其是这个上司还掌握着你生杀大权的时候你更不能疏忽,所以虽然不赞同,但到底是没否认,只说了一句:“陛下,谷贱伤农啊!”
    小皇帝大手一挥:“这个问题我早就请教...咳咳....考虑过了”。
    别以为你嘴巴快,我就没有听到“请教”二字,虽然心理活动很多,但面上还是一副洗耳恭听的表情;
    “这两年免赋税的就算了,等要交税的时候,直接规定多少亩田交多少粮食,什么苛捐杂税一律取消,全部都摊到粮食当中去;
    不用规定多少银子,这样不就行了?也不会出现粮食换不到银子的情况!”
    听到回答的臣子感觉自己的头好痛,事情绝对不会像陛下说的那么简单,只是单单兑换这其中都涉及到方方面面;
    更何况....那这样朝廷的银子从哪里来?这些都是问题;
    皇帝有些不耐烦,他自己还有的没搞清楚呢:“你就不能看看后世的经济体制,那不是都说了,除农业之外的其他税收充入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