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喀尔喀河右岸
作者:琳琅岁玥   开篇激战1860最新章节     
    沙俄远东陆军的最高指挥官库洛帕特金上将,原本是打算在手中的兵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后,就要让部队尽快的转入反攻。
    然而东面海岸出现的新情况,迫使他不得不向那边分兵,同时无奈的再度搁置了进攻的计划。
    于是他只能先继续采取守势,待看明对方下一步的行动后再做计较。
    其实现在的他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进攻”二字已经很难再写入远东沙俄军队的作战计划了。
    这意味着逐步丧失战场主动权的沙俄,也失去了继续进行这场战争的意义,至少在由他负责的远东战场是这样的。
    库洛帕特金还明白,目前在宽城子一线的僵持绝对只是暂时的,对手在解除了旅顺这个后顾之忧后,会很快采取新的动作。
    而他能看得见的己方后手,则只有在其不断催促下,于齐齐哈尔附近加速组建中的东西伯利亚第6军。
    可是仅这点兵力,与华夏很可能再投入一整个集团军相比,差得实在是太多了。
    对于国防军第一集团军来说,战至此时,已然实现了辽北会战的主要目标,只需要一个契机便可结束会战,同时转入新的战事阶段。
    通过这五十多天的战斗,远东沙俄陆军主力被牢牢的吸引在了辽东省的北端,成功的掩护了西边第四集团军的行动。
    而且根据内部传来的通报,第四集团军先锋已经逼近目标地域,估计过不了多久就将与敌人的守备部队遭遇。
    这么大规模的突袭行动,不可能由始至终的隐秘部队行踪,能够做到目前这样已是难能可贵。
    等到第四集团军的战斗打响后,已退至松花江南岸地区的沙俄军队必将受到极大的震动,届时正在暗中做着准备的第一集团军,也将投入到全新的作战模式当中。
    的确,经过四十多天的连续行军后,第四集团军下属的骑兵第六师,和第十三军一部,于6月中旬成功的渡过了喀尔喀河,进抵诺门罕布尔都。
    计划超过一千公里的行程,至此已经走过了八成,从这里向北,便将进入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前面的征程可谓顺畅至极,沿途并未遭遇任何沙俄军队,或由其直接控制的地方势力,因而大军行动的消息得以有效的封锁。
    可是再往前行,怕就不一样了,也逐步接近了第四集团军预计会开启战斗的地域。
    根据前方侦察部队传回的消息,一直到呼伦贝尔的周边地区,沙俄驻守的兵力都不是很多,仅能起到警戒和维持地方治安的作用。
    尽管如此,为了在此番远途突袭的最后阶段,能够尽可能的达成雷霆一击的效果,第四集团军司令官周仪松上将还是决定,暂压部下立刻急进的呼声。
    他要求大部队,在诺门罕布尔都周边完成集结,并进行短暂的休整。
    此地的西面和南面皆邻喀尔喀河右岸,向东50多公里便进入大兴安岭西侧山区,是北进途中一处理想的中转站。
    随后,他对第四集团军即将展开的行动做出了重新的部署。
    按照周仪松的安排,对于接下来200多公里的征程,他手下的部队将分成左右两路进行突进。
    其中以左路为主力,目标直奔呼伦贝尔,所辖部队包括集团军直属各部、第十三军、第十四军和骑兵第五师等部,共近150,000官兵。
    由第十二军和骑兵第六师约72,000人组成的右路部队,则转取东北方向沿大兴安岭西麓挺进,负责袭占呼伦贝尔东边80多公里处的雅克萨(今牙克石,非彼“雅克萨”,同名而已)。
    该地位于草原与山地衔接之处,沙俄修筑的横穿华夏东北的铁路也途经于此,是扼守呼伦贝尔草原东端的战略要地。
    若能袭取雅克萨,既能够切断沙俄的交通线,为主力部队攻占呼伦贝尔提供侧翼的策应。
    同时,也可以凭借周围的山地地形建立防线,这样当沙俄大军听闻后路出事而沿铁路线从东面退来时,可以拒险对其予以拦阻。
    只不过,从诺门罕布尔都到雅克萨的路程有将近 300公里,要比到呼伦贝尔远上近100公里,且沿山边行军道路更崎岖一些。
    当然这样的条件,同样也有利于右路部队藏匿行踪,故而该路的行动被周仪松定义为奇袭!
    同时他还要求负责右路指挥的第十二军军长,若奇袭成功,应继续向东发展,争取尽快攻占雅克萨东南40多公里处的免渡河,和再往东约60公里外的霍洛起。
    这些山区中的站点皆属铁路沿线,是可以凭险而守的交通要冲,如果能够顺利的夺取,就将获得稳固的纵深,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至于余下各部,第五十五师和骑兵第八师等,则继续担负着集团军的后卫任务。
    依照上述部署,从进入6月下旬起,左右两路部队几乎同时离开了诺门罕布尔都,第四集团军也正式开始了对呼伦贝尔的攻略作战。
    其中左路军以第十三军在前,骑兵第五师掩护侧翼,其他部队在后的排列前进。
    与侦察得到情况一致,大军前行的途中并未遭遇什么像样的抵抗。
    但在第四天时,一支可能是执行巡逻任务的百人规模的哥萨克骑兵部队,在发现了担任前锋的第五十三师一部之后,随即迅速北撤。
    周仪松等人在得知此事后便清楚的意识到,左路军的行踪已经暴露,而前方到达呼伦贝尔,仅是行军也至少还有一星期的路要走。
    留给沙俄守军准备的时间还是太多了,敌方完全可以利用铁路,从东西两面快速的增调援军过来。
    既然如此,那也就不必再顾忌什么其他的了,在更多的敌军到来之前全力抢攻才是最直接有效的对策。
    因为左路军是沿着辉河西岸向北开进的,所以周仪松随即下令,第十三军采取宽正面急进的态势,全力从西南方向朝呼伦贝尔攻击前进,其余各部则尾随其后迅速跟进。
    接到命令后,第十三军军长李立声中将把所辖四个师横向排开,从西往东依次为第五十七、第五十三、第五十四和第五十六师。
    其中第五十七师负责取最短的路线,截断呼伦贝尔西面的铁路线并据守该处,阻敌来自西边的增援。
    余下三个师则齐头并进,直扑呼伦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