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七章 时空差异
作者:王子虚   大明1805最新章节     
    大明1805正文卷第四三七章时空差异朱靖垣的计划在江户进行过试点,已经形成了一部分相对真实的数据。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逐步铺开,随着大明的经济的持续发展,大明的中产阶级群体正在迅速的膨胀。

    原有依靠租赁房屋生活的群体,这几年正在成规模的转向购买自有房屋。

    在这个背景下,江户的房屋相关市场的行情持续低迷。

    与此同时,大明各地的官营厂商正在大规模开设和扩张,很多相关人员已经看到了房屋市场蕴含着的巨大潜力。

    所以其他地区的衙门官员和官营厂商负责人,不想在自己辖区内实施票证和限购政策。

    这会影响他们的考成评价和业绩。

    但是,朱靖垣主持试点的政策,在大明皇帝和他本人心中的地位,也是一个大问题。

    如果仅仅是纯粹的测试,那其他地区的官员和官营厂商经营者们,可以暂时不把这些事情不放在心上。

    相应的政策没有在自己所在地实施,那自己就可以在房产等行业上多花点心思。

    但是如果这些政策就是大明皇帝和朱靖垣的真实意图,是大明未来要普遍实施的政策,那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就算是其他地区的还没有开始类似政策的试点,其他地区的官员们也不敢故意做出与这些政策相背离的选择。

    不敢卡着政策落实下来之前的时间点,故意在这些产业上大赚一笔。

    那样可能会在大明皇帝和大食亲王脑海中挂上号。

    大明的律法和官员考核晋升制度,放在这个世界上也都已经是非常完善的了。

    但是大明皇帝的权威仍然是前无古人的。

    大明目前仍然没有后世意义上的宪法,皇帝的权力仍然是没有明确边界的。

    如果大明皇帝发现,某些地方的官员故意跟自己对着干,那这些地方的关键官员,未来的仕途可能就没有未来了。

    所以刘海东等陕西各衙门官员的问题,不只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也是大量地方官员共同的问题,都想要知道朱靖垣的态度。

    最终的结果让他们非常的惊愕。

    这既是皇帝的意思,也是朱靖垣的意思,这是大明皇帝和大食亲王都认可的。

    而且态度非常的坚决。

    所以未来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用在这方面打主意了。

    刘海东为首的陕西各衙门官员们,在朱靖垣说完了之后的警告之后,心情非常复杂的一起躬身答应了下来。

    这个问题有了答案,今天的见面也终于结束了。

    刘海东为首的官员们告退,朱靖垣开始和刚到狮城和江户的时候一样,首先去翻看查阅陕西各衙门过去几年的数据和档案,了解当地的大体情况。

    看了当地的数据之后,朱靖垣稍微有点意外。

    朱靖垣下意识的以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之后,动力系统转向内燃机和电力后,原有的基于煤炭燃料和蒸汽机械的工业城市,可能会在这个过程中迅速衰落。

    但陕西当地的工商业发展的情况不但不错,而且增长势头和其他地区一样强劲。

    不过朱靖垣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再次被记忆误导了。

    自己只是记得,上辈子很多重要的早期工业城市,都有处境艰难的老工业区。

    欧美各国还有非常出名的“铁锈地带”,有从“汽车之城”变成“罪恶之都”的底特律。

    将上辈子的记忆,下意识的对位这个世界的两次工业革命的换代了。

    但是第三次工业革命被称为科技革命。

    前两次工业革命,都还是工业革命,在某种意义上看,只是规模的大小不同。

    大明的陕西、山西等地的支柱产业,有煤炭资源、蒸汽机械、钢铁工业三大门类。

    这三个门类的产业,的确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形成的产业,但是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他们其实并没有完全“落伍”。

    没有像科技革命时代那样让传统工业区陷入重要但贫困的境地。

    这些产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军用和民用船舶的动力系统,虽然正在迅速转向燃油动力,但船舶动力系统上消耗的煤炭数量,在整个产业里面并不占大多数。

    在军舰煤改油的过程中,朱靖垣在大明中央朝廷专门提过建议,将相应的产业和人员尽可能的转到燃煤发电站上去了。

    电力和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条腿”,而燃煤发电站是大明本土北方地区最合理也最方便的供电方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厂的规模迅速膨胀,家用电器产业快速增长,工业和家庭对电力的需求迅速膨胀。

    这些需求大部分都会转化到对燃煤的需求上。

    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代的煤炭的需求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更高。

    新战舰燃料虽然换成燃油了,但是能量转化的方式仍然依赖蒸汽,只不过是从活塞蒸汽机换成了蒸汽轮机。

    这两项技术的相关性虽然不能算多高,但有了研发和生产蒸汽机的工业基础,再去研究和生产蒸汽轮机,却仍然领先外行一步了。

    新的燃煤发电站的发电方式,也会大规模的采用蒸汽轮机。

    最后,新一轮工业革命对钢铁的需求量暴涨,钢铁工业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在同步膨胀。

    所以大明内陆的资源城市和传统重工业城市目前的状态并不差。

    后世世界各地的“铁锈地带”、“老工业区”的困境,都是出现在科技革命之后的传统重工业地区内,更多的还是脱实向虚的去工业化导致的。

    后世的夕阳产业在这个时代还都是新兴朝阳产业呢。

    但包括陕西地区在内的内陆地区,存在的问题却也是很明显的。

    就是自己在路上已经发现的情况。

    也就是西安、兰州等少数重要城市,还有自己的一些工业产业,其他地方就是有矿那就什么都好,没有矿那就什么都不行。

    现在的关中地区种地都比不上华北和江淮地区了。

    再加上土地已经完全兼并,大农场开始转向机械化之后,农村是彻底没有人了。

    老人和儿童都没有。

    没有平原还没有矿的地方,现在真的是什么都没有了。

    不同府县之间的财政数据差距,甚至出现了数量级上的差距。

    毕竟,有些地方既没有矿产,也没有基础工业,农税也基本没有,人口还在持续外流。

    这些地方的的情况,以及不同地方的差距,真的让朱靖垣觉得触目惊心。

    朱靖垣甚至想到了发现石油之前的大食国。

    “这些地方……应该怎么发展?或者说应该怎么拯救……

    “地区发展平衡问题怎么处理……”

    朱靖垣坐在办公室里面,翻看着数据慢慢开始发呆。

    “朝廷就没有在意过这些问题吗?

    “爷爷当皇帝的时候,以及现在当皇帝的老爹,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事情吧?”

    朱靖垣一个人考虑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打电话问问。

    过去的这几年里面,大明的电话系统也在迅速成型。

    大明本土省份的重要城市,都已经假设好了公用和商用的电话线路。

    朱靖垣这个身份,当然有资格直接使用,还能直接打进紫禁城去。

    朱靖垣拿起电话,跟接线员说了身份,直接要求找自己老爹的办公室。

    对面没有任何迟疑,马上尝试把电话接了进去。

    电话接通之后,朱靖垣随口问了个好,然后就说了自己发现的问题。

    最后询问自己父亲,是否知道这些情况,有没有相应的规划。

    对面沉默了好几秒钟,当朱靖垣准备追问一下的时候,才听到了自己父亲的声音。

    大明皇帝朱简炎带着明显的疑惑反问朱靖垣:

    “靖垣……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

    “现在大明朝廷在地区平衡上的政策,跟你在大食国的选择应该是不谋而合的吧?

    “现在的大明不是崇祯以前了,我们其实不需要太过在意地区平衡,应该说不需要强行维持地区上的平衡。

    “大明现在掌控的土地足够广阔,很多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都还没有开发。

    “没必要在土地贫瘠、环境恶劣,还不是关键战略要地的地方花费过多精力,没必要强行在那些地方留住原有的人口。

    “我们应该允许当地人迁往条件更好的地方生活啊……

    “你在大食国不就是这样做的吗,把人口放在适合生存和发展的地方……”

    朱靖垣没听完就恍然大悟了,然后再次出现了时空错乱感。

    再次意识到自己再次被前世记忆影响了。

    自己拒绝向大食国本土移民,拒绝在大食国本土搞农业和工业建设。

    因为大食国本土环境太差了,绝大部分地区都不适合人类生存。

    所以自己将大食国本土定位成了石油资源供应地。

    大食国的工业产业和本土来的移民,尽可能放到了自然环境更好的墨洲东部地区。

    自己在大食国这么搞,是因为自己对大食国的感情并不深,心理上就没有把那里当成是自己的“母国”,所以烂地直接荒着,紧着好地用。

    现在到了大明本土,面对大明内陆的地方,自己本能的将他们当做是自己的母国。

    在前世记忆的影响下,自己本能的想要去照顾和开发落后地区。

    本能的想要让整个国家的各个地区尽可能的均衡。

    但是,自己老爹一开口,自己就很快反应过来了,两个世界的母国情况截然不同。

    面积大了十倍,人口却只有不到一半,关键有大量未开发的土地。

    和前世母国一样,去努力开发偏远落后困难地区的话,在这个世界的大明看来,就像是放着大块好田不去种,非要去山上开发梯田,非要去填海造田。

    但前世的母国并没有大块的好田可以种,只能想办法把全家的角角落落都种上粮食。

    现在的大明,是大块好田都还荒着呢,所以没必要去折腾犄角旮旯。

    至于说地区发展不平衡……

    王雅当时就说了,这么大个国家怎么可能平衡。

    而更重要的是,好地方都没填满人,为什么要往不好的地方填人?

    把人口拖在不适合发展的地方强行搞建设,反而是在浪费大明的人力和物力。

    至于某个县、某个府都快没人了云云,没人就没人呗……

    本来比较贫困的地方,如果只剩下了很少的人口,生活水平可能反而会有提升。

    所以朱简炎说完之后,朱靖垣这边也沉默了。

    然后朱简炎就自顾自的“理解”了:

    “你应该是脑子没转过来,你自己想想应该就明白了。

    “不过这这种思维上的问题,正好说明大明本土省份在你的心目中重要性是远远超过大食国的那边的,我很高兴……”

    朱靖垣这边终于缓过来了:

    “父皇,我确实是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不考虑地区平衡问题的话,我在陕西这边似乎没什么好做的。

    “这边绝大部分人口都是纯粹的大明人,合格证基本都是要直接发下去的。

    “这边的官营厂商建设也没什么大问题,当地的工业发展也都还算是比较顺利的。

    “最多是将在江户实验过的票证制度和基础产业限购制度推行下去……

    “我的主要任务,应该督管的那些地区,更西、更北的省份,以及西北的几个藩国。”

    朱简炎听了也是直接回应说:

    “确实,那才是你的主要任务,我本来准备直接安排你去伊犁的,让你当西域参政。

    “但是你娘舍不得你,我和父皇也担心你的安全问题,所以才给你改到了西安。

    “不过你可以直接把那些省份的负责人,以及那几个藩国的国君都招过来。

    “可以让他们安排专人留在你你身边,转达你的命令和当地的情况。”

    朱靖垣想了想: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应该会主动来拜见我的吧?”

    朱简炎也随口说:

    “也对,那你就看着处理吧。”

    朱靖垣跟父亲又聊了会儿天,讨论了一些在西北省份和藩国是事务上的策略。

    挂断了电话之后,朱静继续翻看当地的资料。

    开始考虑另外一个策略,对于某些既没有什么资源,也不是关键交通和战略节点的地方,干脆直接把当地人都迁走,把当地的土地还给野生动物。

    朱靖垣的预料也没有错,第二天上午的时候,负责朱靖垣身边总务的幕僚牛鉴,就给朱靖垣送来了一份藩国国王求见的消息。

    鲜卑国公罗亚山希望到西安拜见朱靖垣。

    罗亚山本人还在鲜卑城,包括他们这些藩国君主和大明的省份地方官,在没有上级许可的情况下是不能擅离职守的。

    所以要先写报告申请,得到许可之后才能过来。

    罗亚山是大明所有藩国中情况最特殊的。

    罗亚山本姓是罗曼诺夫,是露西亚皇帝尼古拉的异母弟。

    同时他的女儿罗菲雅,还是朱靖垣的大食国王妾室兼生活秘书之一。

    鲜卑公国是世界大战结束的和平条约强行分出来的国家。

    不是哈萨克、希瓦、波斯这种原有的国家。

    罗亚山对大明的态度是最为敏感的。

    再加上肯定想要来看看女儿,所以就来的最为积极了。

    朱靖垣也毫不犹豫的直接回了个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