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极限的拉扯
作者:壹贰玖零   靖康之耻?天命神棍为大宋续国运最新章节     
    跟在赵佶旁边的童贯,听到这话,下意识的觉得不对劲。
    他和躲在后面的蔡京对视一眼,两个老狐狸眼中都露出了凝重之色。
    要说在场的官员之中,谁的心情最为忐忑,那就莫过于蔡京了。
    杀子之仇,回京之后感触更深。
    蔡京都不知道该以什么心态去面对赵桓。
    要说心中没有怨气, 谁会相信?
    不论他装得多么镇定,多么若无其事,众人也不会相信他真的毫无怨言。
    所以,他干脆就不往前凑了,和赵佶这边的官员待在一起。
    蔡京不比童贯,童贯是宦官不说,他手中还有兵马。
    赵桓就算真的想要对付童贯,蔡京猜想也不会用太激烈的方式。
    但他可就不同了,首先他在京的子嗣都被清理了,这个信号就代表他和赵桓之间断无缓和的可能。
    同时之前赵桓下达的诛杀六贼的诏书之中,他蔡京属首恶奸贼。
    其他人,诸如王黼,李邦彦等人都被杀了,更何况他这个首恶呢?
    其次,太上皇回京,二圣临朝必然会 较量一番。
    那么从哪里开始呢?
    一开始,双方肯定是会先试探一下对方的底线。
    蔡京从客观的层面考虑,他觉得赵桓很有可能就是用他来试探赵佶的反应。
    其一,他属于赵佶的心腹,在赵佶身边分量举足轻重,且他还是手握大权。
    他的分量不轻,用他来试探,最能看出来赵佶的真正反应。
    其二,他没兵权!相比较童贯之类,他属于好拿捏的了。
    用他来试探,不会引起太过激烈的后果。
    或者说,哪怕会面临反噬,朝廷也能承受的起来。
    最后就是对他出手,有利于赵桓立威,同时还能进一步打击太上皇赵佶的威信,让百官认清楚谁才是大小王。
    说实话,若非是不能逃,蔡京是一百万个不愿意回京的。
    不逃他守着太上皇赵佶,还有一战之力,若是逃了那就真是只有死路一条。
    现在蔡京一方面寄希望于童贯的布置,另外一方面就是期待赵佶和赵桓在车内的交谈。
    说什么父子同乘,为了缓解思念之情,其实就是父子第一次正面交锋罢了。
    就看车内谁能占上风,谁就能拿到话语权。
    当然,蔡京还是觉得靠人不如靠己,所以他也做了第三手安排。
    他就不信三手齐下,斗不过一个赵桓小儿。
    蔡京这边感觉屠刀在脖子上面悬着,心里备受煎熬,童贯这边也比他好不到哪里去。
    要知道蔡京并不算直接得罪赵桓,而他童贯当初却是斩钉截铁的拒绝了赵桓的封赏,直接带兵跑了。
    一点面子没给赵桓不说,还带着精锐之师离开,甚至都算是又在是赵桓拉下的面子上狠狠踩了一脚。
    而且他手中有兵权,试问哪个皇帝能容忍一个欺负过自己,且跟自己不是一条心的大臣手中掌握兵权呢?
    所以,童贯这边则是认为,赵桓肯定会先对自己出手。
    童贯和蔡京都认为自己才是最危险的那一个。
    更让他们难受的还是,赵桓跟没看见他们俩似的。
    一个眼神都没给他们,也没对他俩说任何看法。
    如果赵桓直接训斥他们一顿,倒还好了,他们也就安心了。
    最怕的就是这种沉默不语,让人根本摸不清楚赵桓的真正想法。
    一点分析的痕迹都不给他们留。
    等待死亡的过程,原本死亡那一刻更加可怕。
    这种压抑的气氛,就能把一个心态不好的人给逼疯。
    队伍启动,赵桓看着车架内只有他和赵佶父子二人,悬着的心总算落回肚子里。
    车里没藏着人刺杀他就行。
    他现在只求平安到达皇城,千万别出什么意外。
    到了皇城以后,才算是他的天下。
    “吾儿辛苦了,江山重担都落在你的肩上。”
    马车内,赵佶率先开口说道:“当初金贼兵临城下,为父不得已逼你临危受命,把这一大摊子的事都压在你身上。”
    “离开汴梁以后,为父时刻都在为吾儿忧虑,心中也是时常感到悔恨,不该给你这么大的压力。”
    赵桓听到这话,太阳穴猛地一跳,伪装出来的热络和殷切,瞬间在脸上凝滞。
    装都装不下去了。
    这话什么意思?
    啊?
    你现在说这话几个意思?
    当初做的时候,那可是一点情面都不给他留啊!
    硬生生的逼着他,让人把他硬是拖到了龙椅上,按着他的头给他戴了天子皇冠,把皇位强加给他。
    他说他不愿意,谁搭理他一句了啊?
    当时他的三弟郓王赵楷,哭着求着想要继位,赵佶硬是不肯。
    非要逼着哭着求着不肯继位的他继位。
    为何如此?
    还不是因为赵佶最宠爱赵楷,不想让自己最疼爱的儿子背这个黑锅。
    说得好听,嫡长子太子继承,实际上不就是为了顶锅吗?
    现在好不容易把最难的时候,熬过去了,你现在说你后悔了?
    怎么?还要朕把皇位还给你吗?
    偏心至此,赵桓心气如何能顺?
    赵佶一看赵桓脸色变了,又连忙找补道:“不过吾儿并没有让为父失望,你做得很好,你守住了大宋江山,社稷宗庙。”
    刚才那话,的确是试探。
    赵桓今天场面做的很不错,之前也多次提及想要还政给他。
    赵佶就有点相信了,但又不太相信真的会有人在没有危机的情况下,让出皇位。
    于是半信半疑的赵佶,就想着试探一下。
    没想到赵桓果然是假装大度。
    赵桓听到这话,脸上神色一缓,瞬间恢复了热切之色:“儿臣不辛苦,能为父皇分忧,也是全了儿臣的孝道。”
    赵桓话里对自己的称呼已经从“儿”变成“儿臣”。
    这话让赵佶听起来有些迷糊,这个“儿臣”可以有两种理解。
    一种就是疏离,公事公办,按照祖宗规矩,朝廷礼法去走。
    其实就是反叛的意思,提醒赵佶注意身份,当初是他非要传位,可不是自己非要抢这个皇位。
    如今大局已定,天下没有朝令夕改的皇帝,更没有禅让半年就要复辟的太上皇。
    皇帝,金口玉言,岂能轻易更改?
    况乎传位之国事?
    这种意思就是明摆着告诉赵佶,不可能还政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