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日食(大结局)
作者:风篱落   梨子青时最新章节     
    五月初一,多云。(注:日食必出现在农历初一。)
    连续两场雨水过后,玉米从土壤里钻出了嫩芽。
    张氏站在高高的河堤上眺望远方,所见之处皆是郁郁葱葱。
    “大嫂,看什么呢?”一旁割草的李花擦着额头上的汗水问。
    张氏回过头笑着回答:“我就是觉得这里视线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小辉今天去明德那里学字了吗?”
    李花笑着点了点头。
    吴维为了缓解吴明德读书的压力,便在村里碾场的西北角搭了个草棚,让吴明德在每月的朔日、望日、晦日(即初一、十五、最后一天)在草棚里免费教村里的孩童、年轻人识字。
    此时,草棚里外端坐着二十余人,有束发的青年,也有梳着总角的孩童。
    吴明德用树枝指着悬挂在草棚后檐下的棉布上的字教众人:“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棉布上的字很大,保证每一个前来学习的人都能看到。
    众人跟着吴明德认真的读着,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希冀的光芒。
    宋月领着吴元朗在不远处的梧桐树下玩耍,俩人边玩边等吴明德散学。
    忽而,天空暗了下来。
    宋月急忙抱起吴元朗看向天空,藏在云中的太阳的西北角消失了一块。
    众人惊慌失措,吴明德先让众人散了,然后急匆匆的跑到宋月母子身旁安抚:“不要怕,是天狗食日,咱们先去草棚下等一等,很快就结束了。”
    吴明德说完,一手抱过吴元朗,一手牵着宋月往草棚走。
    风似乎急了一些,空旷的田地里,一个四五岁的男孩跌跌撞撞的跑向正在补玉米苗的刘老二。
    刘老二丢下铁锹抱住慌张的男孩问:“春生,怎么跑这么急?”
    “爹,黑了。”刘春生边说边伸手指向半空中的太阳,稚嫩的声音里充满了恐惧。
    刘老二抬头看了一眼丢失一角的太阳,连忙扛起铁锹,抱起刘春生大步离开这片除了父子二人再无旁人的田地。
    刘春生趴在刘老二的肩膀上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坟头问:“爹,那是谁的坟?我之前问过娘,但娘不告诉我。”
    “那是你哥哥、姐姐的,以后不要再问你娘了,也不能对外说,知道了吗?”刘老二叹着气回答。
    刘春生听后赶忙捂住嘴巴,趴在刘老二耳边低声问:“爹,我不是老大吗,我只有一个妹妹,哪里来的哥哥姐姐?”
    刘老二放下刘春生,蹲下身盯着刘春生的眼睛继续讲:“春生,等你再大些,我和你娘会对你说的。你要记住我的话,绝对不能对任何人提起这坟里埋的是谁,不然村里人会把这个坟给扒了的,你不想你娘跟着伤心吧。”
    刘春生认真的点了点头,随后抱住刘老二的脖子轻声说:“爹,我不想看到娘哭,可她每逢下雪天就会哭。”
    “你娘命苦,你哥哥姐姐就死在了下雪天,你以后多陪她说说话,多逗逗她,她说不定就不哭了。来,咱们回家吧,你娘和你妹妹还在家里等着咱们呢!”刘老二说着又顺势抱起刘春生,加快了步伐。
    刘春生望着越来越远的田间孤坟,不由得红了眼睛,一双小手牢牢的拽着刘老二的衣服。
    天空越来越黑,太阳已经变成了月牙状。
    今天恰是逢集日,集市上瞬间乱作一团,巡逻的捕快敲着锣维持着秩序,让离家近的人尽快回家,离家远的老老实实的躲在树下等天狗食日结束。
    一棵高大的梧桐树下,跛脚的壮年男子靠在装有竹篮、箩筐等物品的架子车旁,柔声安抚身旁的颤抖着身子的瘦弱的小童:“永宁不要怕,我小的时候也见过一次,等天狗吃完太阳,就会把太阳重新吐吐出来的。”
    小童把头埋到男子的肩膀处,男子伸出粗糙的右手揉着小童枯黄的头发,心里盘算着等集会结束,买些肉给孩子们解解馋。
    几片云飘过,彻底遮住了太阳,天地间顿时暗了下来。
    远在汴州读书的江清野望着窗外微不可见的光亮,心绪随着南风飘到了黑河镇。
    苏绵伸手摸到火折子点亮油灯,和宋梨、江轻舟一起继续绑蚕蔟。
    “嫂子,为什么要把那些个头大的蚕单独放?”苏绵回头望着身后木架上的箩筐问。
    宋梨搂住怕黑的江瑶解释:“是为了卖蚕卵,这些质量好的蚕孵出的蚕蛾下的卵多,而且孵化率和成活率都很高,上门买蚕卵的回头客才会多。”
    苏绵听后了然的笑了笑。
    江桓拿着海螺趴在宋梨背上问:“娘,什么是海啊?”
    宋梨沉思了一下,琢磨着用词回答:“桓儿,海十分宽广,一眼望不到边,比咱们之前在县城看到的镜湖要大许多。等你长大了,可以跟着你舅舅去莱州看海。”
    江桓皱起小脸,无精打采的说着:“娘,可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桓儿不要急,再过十年吧。”江轻舟笑着对江桓说。
    江桓跺了跺脚,钻进江轻舟怀里撒娇:“爹,我想快点长大。”
    “桓儿即使再着急,也要一年一年的过。”江轻舟揉着江桓的小脑袋柔声应答。
    宋梨回头看向生闷气的江桓,轻声笑了起来。
    苏绵也跟着安慰江桓:“桓儿不要急,我也没有见过大海,等有机会了,咱们一起去看海。看大海是否真如魏武帝所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宋梨说完,和心有灵犀的苏绵笑着击掌。
    遮住太阳的云被风吹散,此时的太阳宛如弯弯的蛾眉新月。
    临河县西城门处的码头上,一艘内河客船抵达,宋星领着一位身材高挑的姑娘下了客船。
    “云桃,这里便是临河县城。太阳快被天狗吃完了,不如咱们在县城逗留一天,明天再去我家,好不好?”宋星柔声问正在好奇的打量着四周的云桃。
    云桃笑着看向宋星回答:“就听你的,平原果真是一马平川,视线要比我家所在的山里好上许多。”
    “那你喜欢吗?”宋星轻声问。
    云桃用手指勾着垂到桃红上衫上的长发,害羞的低下头悄声说:“嗯,还挺喜欢的。”
    “咱们快走吧,我带你逛逛。”宋星红着耳朵扯了扯云桃的袖子。
    云桃蹦跳着跟在宋星身旁,拿出路引排队进城。
    “哎,江狗娃,不要再看了,没看到人家是一对小情人吗?再说那姑娘大眼睛、高鼻梁、樱桃嘴,也不是咱们这种出苦力的能娶的到的,还是老老实实找个村里的婆娘吧。”一个大大咧咧的中年汉子拍着躲在树后的江狗娃肩膀说。
    江狗娃扯了扯身上打满补丁的灰色上衫,满脸尴尬的解释:“我没有看那姑娘,我是认识那个年轻人。”
    “既然认识,为何还要躲着?”中年汉子挠着头发问。
    江狗娃仿佛没有听到中年汉子的话,喃喃自语着:“唉,如果不是小妹的事,我何必连江扬这个名字都不敢用。”
    中年男子掏了掏耳朵,皱着眉头看向心事重重的江狗娃问:“你说啥?”
    “张哥,我啥也没说,咱们快去干活吧。”江狗娃边说边活动着腰身,继续去扛堆在码头上的货物。
    霎那间,太阳完全被月球遮盖住,天地间再次被黑暗覆盖。
    宋星连忙握住云桃的手,有些紧张的解释着:“天黑了,我拉着你。”
    “嗯。”云桃在黑暗中轻轻点头,耳朵红了起来。
    黑暗只持续了不到半刻钟,太阳慢慢的恢复了往日的样貌。
    宋梨吹灭油灯,让江轻舟到午后把一部分扎好的蚕蔟送到苏绵家里,苏绵跟着宋梨、如意养了将近一万条蚕,并购置了十亩田地。
    “咚咚咚”的敲门声响起。
    江桓连忙去开门,大笑着看向找自己玩的陈令仪、李暄和、杨言茵。
    宋梨连忙招呼几个孩子过来,江桓仰起头问宋梨:“娘,太阳还会不会被吃掉?”
    “不会了,黑暗已经过去,光明重新洒落人间,你们放心的去玩吧。”宋梨柔声告诉江桓。
    苏绵用树枝在地面上画了大大的九宫格,几个孩子笑着在格子里蹦跳。
    “哈哈哈…哈哈哈…”
    清脆的笑声传遍了小院。
    江瑶跑着加入了队伍,江轻舟在一旁小声提醒孩子们不要撞到一起。
    这是平凡的一天,也是多年后依旧会被回忆起的一天。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