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是死是活,豁出去了!
作者:山久在高   大明:庶子天生异相最新章节     
    天色黑沉下来。
    瓢泼大雨哗啦啦的冲击着芬芳的泥土,不一会儿低洼处就堆积出一个个水坑。
    啪!
    一只官靴踩进水坑中,溅的泥水四散,有些直接挂到小衣摆上。
    不过步伐匆匆的人儿完全不在意,已经半湿的下半身。
    而是一步快一步的向着最中间的那座大帐而去。
    “殿下!祭拜湘王的三使者回来,在帐外请见!”
    小太监不风有些尖细的声音,在哗啦啦的雨水音背景下,显得有些突兀。
    刚刚有些醉意,正在闭目休憩的朱权,闻言睁开眼,轻轻点点头。
    “拜见太子殿下!”
    “湘王已经入陵墓,一切顺利......”
    三人进到帐内,李景隆将一路来的遭遇仔细道来,最后以燕王的叮嘱结尾。
    “在结束的时候,燕王叮嘱,让...让太子殿下小心一些,战场之上,站在对立面的,唯有敌人!”
    李景隆低着脑袋,眼睛余光小心的观察着太子。
    半眯着眼睛,看上去精神不太好的太子殿下,没有任何反应。
    半晌之后,才微微抬头,对他们挥挥手。
    “好!孤知道了!你们都下去吧。”
    太子的声音有些无力,看上去还沉浸在悲痛之中。
    李景隆转身而出,没有过多停留。
    大战到现在,朝廷兵马不足,但太子明显胸有成竹,留有什么后招。
    接下来的的对战局势,他是一点都看不透咯。
    今日去燕王阵营之中,燕王已经将最新的作战情报交给他,意思很明显,是让他创造一些机会。
    那么,接下来,他该如何做,才能真正的左右这一场战争,他自身,又能从这场战争中得到些什么呢?
    在大雨倾盆中,李景隆的步伐,走着走着就停了下来。
    而后又转身,向着原来的方向而去。
    人的一生中,总有那么几个关系到一生命运的瞬间。
    而有些人身在其中,却往往感受不到。
    可李景隆,不属于‘有些人’,他明确的感受到,他的生命在这场战役之中的沉沉浮浮。
    他原本也是随着局势沉浮,哪边赢面大站哪边。
    可是昨日从议事开始,他的心中就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催促着他,要他去做一件事。
    要快!要立马去做。
    而他现在,终于决定听从内心的声音。
    是死是活。
    豁出去了!
    ......
    淮安战场的这场大戏。
    涉及到朝廷和藩王,是权利的争斗。
    在外就藩的王爷们,几乎都参与进来。
    之所以是‘几乎’,而不是全部,实乃是有一位王爷,他自始至终都没冒头。
    天下人好像也把他遗忘了一般,没有人邀请他,舆论中也没有特别涉及到他。
    就连太子朱权,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旨意下发过来。
    他好像被天下人遗忘一般,在自己的封地老老实实,安安分分。
    “姐夫!我不明白,八王靖难,声势前所未有,实乃本朝第一大盛事!姐夫为何不......”
    一个看上去十三四岁的俊朗少年,一脸郁闷的抱怨被打断。
    少年捂着额头,看着姐夫手上捧着两只厚的大部书,抿抿唇,一脸幽怨。
    姐夫不参加靖难就算了,这提都不让提了。
    “再说什么盛事之类的,你就待在书房中三月,一步也别想出来!”
    身穿亲王服饰的男子,一脸严肃,满脸警告。
    “姐夫!怎么现在提都不让提了?我只是为姐夫感到可惜!要知道若是八王联军进了应天府,到时候姐夫的处境该如何?”
    他放下捂着额头的手,脸上布满认真,心中下定某个决心。
    “到时候,新继任的太子肯定会找个理由,拔了姐夫的蜀王封号!”
    蜀王!
    是的,八王靖难之中,唯一没有参加的就是身在四川之地的蜀王。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偏远的缘故,被众人忽略,还是四川临近云南,现在云南不太平,跟随着的四川就是最近的兵源补充地,八王贺朱权都顾全大局,没有人来打扰这片地。
    反正蜀王,既没有收到八王的招揽,也没有收到朝廷的表彰。
    就这么神奇的,以藩王之资,置身事外。
    “姐夫觉得两不相帮就能保全自身吗?我不相信宁王和燕王会有这么大肚量!
    燕王胜!姐夫的封地要换!太子胜!姐夫的封地还是保不住!”
    少年血气方刚,正是初出茅庐,觉得是能指点天下的不世之材。
    如此盛事,没有去亲身参与一番,颇多遗憾。
    说完之后,他的脸上还泛着潮红,心中还怦怦乱跳着,显然这些话在他心中已经盘旋良久,今日实在是不吐不快,一吐为快!
    蜀王朱椿都没搭理小年轻,继续翻阅着手中的《元史》,这是朝廷编撰好的。
    以往在学堂之中看的时候,只是粗粗学过,只是就藩之后,再翻阅一遍,却是大为不同。
    现今他遇到的多少事,在历史中都能够找到相似的例子啊。
    比如蒙古的大王子和二王子争位,最后老四得位的例子数不胜数。
    当然,他可没想过坐收渔翁之利。
    而是.....
    他想起,之前在京城之时,他母妃郭慧妃对他提到过的事情。
    “老十一,你就在封地好好的,别的都别管,记得啊,不管发生什么。”
    母妃在讲述完朱权被立为太子的前一天夜里,宫中发生的事情之后,就做了这样一句评语。
    他当时不服气的反驳,“朱权行此大逆不道之举,天下当共诛之!”
    说着,就想要和朱权拼命。
    只是母妃的一句话拦下了他。
    “你父皇沙场战争一辈子,都栽在他手中!你去?你去的第二天娘就等着给你收拾!再去信给蜀王妃,让小世子赶紧继承蜀王之位!”
    “为娘能确认的是,你父皇还好好的。或许还在暗中一直观察着众位儿子的反应呢。”
    “你父皇经常说,他的儿子们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这次总算找到了!估计还在暗地里叫着劲呢。你自认比得过你父皇还是朱权?”
    最终,再考察到父皇应该是安全的后,他回到蜀地,等待变化。
    至于八王和太子之间的输赢,事情进行到这一步,他也没想着独善其身,只是,现在还不是他出面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