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湖州血案1
作者:两只小猫   明月清风剑最新章节     
    平定陈友谅以后,吴王班师回应天休整了半年多,就开始准备对付东边那个老冤家——张士诚。
    张士诚趁朱元璋忙于西线上与陈友谅作战,无暇东顾之机,蚕食了朱元璋很多州县,南起绍兴,北至通泰,高邮、淮南、泗州,东北至济宁,甚至连朱元璋的家乡濠州都被张士诚夺去。张士诚的城池一下多了几十个,疆域几乎翻了一番。真是小人得志猖狂,他也就骄傲自大起来。认为朱元璋也不过尔尔,便令群臣歌功颂德,并公开向元朝皇帝邀功封王,遭到朝廷拒绝,他就狂妄自大地自封吴王,于是江南就出现了两个吴王的局面。
    张士诚自封吴王后,遂在平江(苏州)大修官第王府,封其弟张士信为左丞相,女婿潘绍元为参谋。张士诚成天只知红灯酒绿,花天酒地,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其他一切政务都交给弟、婿二人做主。这两个人更是荒淫无度,享乐腐化。手下更有黄敬夫、蔡彦夫、叶德新三个亲信,在平江城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老百姓一个个切齿痛恨。当时平江百姓和军中,广泛流传着一首歌谣:“丞相张太爷,想建千秋业,贤能他不用,专宠黄蔡叶,欺压老百姓,坏事全作绝,一朝西风起——干瘪。”
    吴王召集大臣商议如何进攻张士诚,现在吴王的力量是今非昔比,谁都清楚对付张士诚现在是绰绰有余,所以,文武百官一听说对付张士诚大家都摸拳擦掌,纷纷发言,大家七嘴八舌,莫衷一是。吴王见了忙说道:“这样好了,还是请先生说说在军事上如何布署和进攻。”
    刘伯温说道:“关于张士诚的情况,大家都很清楚,我们容忍他已很久了,现在是集中精力来解决张士诚的问题的时候。消灭张士诚我们不能用对付陈友谅的办法来对付他,对付陈友谅我们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现在张士诚兵力比较少,也比较弱,而且也相对分散,所以我们采取‘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的办法来进行。从现在起,我们进入征东时代,我们去征东,一定要作到‘师出有名’,我已把讨伐张士诚的檄文写好,罪状有八条之多,现请吴王过目,如果没有异议,就广泛抄写,四处张贴,以张我军之正气。”
    吴王接过一看,只见檄文写道:
    惟兹姑苏张士诚,为民则私贩盐货,行劫于江湖,兵法则首聚凶徒,负固于海岛,其罪一也;
    恐海隅一区,难抗天下大势,诈降于元,坑其参政赵琏,囚其待制孙为,其罪二也;
    厥后掩袭浙西,兵不满万数,地不足千里,僭称改元其罪三也;
    初寇我边,一战生擒其亲弟,再犯浙省,揭矛直捣其近郊,首尾畏缩,乃又诈降于元,其罪四也;
    阳受元朝之名,阴行假王之令,抉制达丞相,谋害杨左丞,其罪五也;
    占据江浙,钱粮十年不贡,其罪六也;
    知元纲已坠,公然害其丞相达识贴木儿、南台大夫普化贴木儿其罪七也;
    恃其地险食足,诱我叛将,掠我边民,其罪八也。
    凡地八罪,理宜征讨,以靖天下,以济斯民。
    丙午年十月
    吴王览毕,连声叫好说道:“好,檄文写得很好,简明扼要,这样我们就出师有名了。马上刻印五千张,广泛张贴。我再重申一下军纪:‘此行毋妄杀,毋乱掠,毋发丘垄,毋毁庐舍,毋毁损士诚母墓,违令有刑。’这是舆论方面的准备,我们具体行动怎么作呢?”
    刘伯温拿出一张地图挂在屋中央继续说道:“我们作法是分三步走:第一步先派兵从北面向东推进,攻占泰州、高邮、徐州、淮安、宿州、濠州、泗州,把这些原属我们的州县全部夺回来,进一步把东吴北边淮河下游地区的州县一一攻下,第二步把平江南面的湖州、杭州、海宁、嘉兴、常熟、无锡逐一攻下,叫平江变成一座孤城,把张士诚的水师圧迫而龟缩在太湖北部,然后一举歼灭其水师,平江就不攻自破了。一旦平江变成一座孤城,张士诚就成了瓮中之鳖,就可以不战而下。所用时间力争在一年之内。”
    吴王听了十分高兴,遂遣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兵二十万,直取淮东。
    大军所至,势如破竹,遂下泰州,围高邮。张士诚也学乖了,使出围魏救赵的办法,他不派人去救高邮,而是派了数百艘船,沿江而上,来攻江阴,江阴守将吴桢、吴良弟兄严阵以待,吴王朱元璋闻讯亲率兵来救江阴,恰逢张士诚士兵攻城,城内外一番夹击,张士诚舟师腹背受敌,大败而去,生俘士兵两千余人。徐达见江阴获胜,遂努力攻高邮,一鼓而下。徐达常遇春又马不停蹄攻淮安,张士诚派徐义带水师来援,徐达派常遇春去打援,他自己则照常攻淮安,常遇春一遇徐义,一夜将其击溃,并夺战船百余艘,徐义连夜逃走,淮安守将梅思祖见状,只好出城投降,并献所属四县。徐达遂还师攻兴化,也是一鼓而下,至此淮东遂平。刘伯温的第一步战略构想在半年之内按期完成。北面只有濠州一座孤城没有收复。
    吴王朱元璋派韩政、顾时领兵两万前去取濠州,濠州守将李济带兵坚守,韩政、顾时架起云梯,炮石轮番攻击,毁坏无数城墙。城中百姓自然暗中帮助韩政、顾时,李济见孤城难守,只得开城出降。
    吴王元璋见濠州收复,遂带领濠籍将士第三次还乡祭祖扫墓,又将朱氏陵园和皇觉寺重新进行修整,置守陵人二十户,并招集濠州父老,社会名流前来饮宴,吴王向父老乡亲发表演说道:“我离濠州时间长,转战四方,现在终于又回来了,归省坟墓,与父老子弟重新相见。但我苦不能久留,只能与父老畅饮尽欢,希望家乡父老率子弟躬耕田地,蔚然成风,一乡安,我在外地也就心安了。”
    吴王临行时,复命免除濠州租税,一州百姓皆欢欣鼓舞。
    吴王回到应天,复命徐达、常遇春率二十万人杀进太湖,准备进攻平江,捣毁张士诚老巢。吴王、刘伯温密授计于徐达、常遇春,叫他们临行时带上前张士诚降将熊天瑞同行,假装袭平江,来到太湖中,熊天瑞果然逃归张士诚,报信去了,徐达常遇春忙带兵直扑湖州。吴王同时令李文忠向杭州前进,华云龙向嘉兴前进,杭、嘉二处自然不敢贸然来援湖州。湖州就成了一座孤城。
    太湖里突然一下添了二十多万水师,这帮水师都是常遇春带领的鄱阳湖大战出来的人,一个个如狼似虎,张士信的五万水师一触即溃,因为常遇春有神机营的佛郎机炮逞威,这些东西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常遇春的水师一入太湖,如入无人之境,把张士信的水师压迫在太湖北岸。刚开始张士信还是用老经验办事,领着水师四面八方杀来,想利用太湖他们地形熟,就远用弓箭,近用刀枪来攻击常遇春的水师,谁知他们船刚一出现,就被佛郎机炮连船带人一起轰翻入湖中;再近些就挨双筒枪所伤,张士信的水师哪里见过这个场面?第一仗张士信就损失过万,生俘尹义、陈旺、石清、汪海等人。张士信赶紧带着残部向太湖北边逃去,龟缩在湖北的覃东、胥口一带。
    徐达奋勇前进,直至湖州城郊三里桥。
    湖州守将张天麟被张士诚封为右丞,率领偏将黄宝、陶子宝守城,防止徐、常二位将军来攻湖州。当常遇春领兵来到湖州城城下,黄宝出城迎战常遇春,刚交战不上三合,就被常遇春隔开枪,轻舒猿臂,将黄宝活捉过去,抛在地上,众士兵一拥上前捆绑而去。张天麟在城上看得真切而明白,口中说道:“朱元璋手下有如此虎将,难怪张士诚的城池丢得那么快!”
    随后徐达大兵来到城下,把湖州团团围住,张天麟在城上望见城外旌旗林立,把湖州被围得如铁桶一般,张天麟见了肝胆俱裂,五脏如焚,兵无斗志,将无守心,人心惶惶。张天麟也没有办法,回府后只得借酒浇愁。
    这时,张士诚又派吕珍、朱暹和五太子领兵六万来援湖州,兵扎城东,大有城内外夹击徐达、常遇春之势。
    徐达和常遇春商量,认为兵不能扎一地,应像攻淮安一样,攻城和打援应分工合作。仍然由徐达领兵十万攻城,常遇春分兵十万打援。
    两军既相互呼应,又可防敌夹击,免遭腹背受敌之险,灵活机动。
    常遇春把兵带到姑嫂桥,连忙在各要隘之地,建立了十个营垒,各留守卒万人和一强将把守。吕珍和常遇春是一对老冤家,他们在淮东多次交手,总是以吕珍失败而告终。这一次吕珍特别小心,他也不敢轻进,就在城东设立五寨与常遇春相持。常遇春也变得乖巧起来,不与之正面交锋,只派出探子注意打探吕珍的粮道运输。一天,得到消息:张士诚的女婿潘元绍运粮来乌镇,常遇春马上派廖永忠夜里突然袭击乌镇,将所有粮草全部夺过来。潘元绍因跑得快,才没有被活捉。
    潘元绍连夜逃回平江报信,张士诚速调太湖水师徐志坚带上两万人来攻击姑嫂桥,常遇春听到这个消息,就令部将沈进、扈华各领兵埋伏于姑嫂桥的左右两侧,专等徐志坚到来。
    徐志坚在黄昏时分到达姑嫂桥,上岸立寨。刚到初更时分,风雨骤至,徐志坚全部人马正进入梦乡,不料常遇春的沈、扈二将突然从四面八方杀至,徐志坚不知是怎么回事就束手就擒。
    张士诚急派在淮安吃败仗的那个徐义领赤龙船亲兵来援姑嫂桥,常遇春连派王铭领着神机兵去攻击赤龙船,赤龙船没有防备,霎那间佛郎机炮怒吼起来,赤龙船一下变成了赤火船,呼啦一下全部烧起来,徐义这个倒霉蛋只好乘小船逃之夭夭。
    五太子气愤不已,把所有兵船开来孤注一掷要与常遇春决一死战。常遇春就和五太子大战起来。
    这时,薛显、王铭带着神机营四面八方把五太子围住,薛显、王铭正好在上风,这一下五太子就吃大亏了,他的兵船纷纷被机炮击中,被火烧得七零八落,五太子赶快逃进大营,喘息了好久,才回过神来,叹道:“厉害,厉害!这是他娘的什么炮,打在哪里就是火海一片!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陈友谅六十万人在鄱阳湖只跑脱了三个人!”
    五太子、吕珍、朱暹三人在一起商量破敌办法,商量了好一阵,谁也拿不出好主意,大家面面相觑,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说话都支支吾吾的。还是五太子爽快,他对二人说道:“算了,你们大家都不好开口,还是我来说吧,这个仗我看没法打了,陈友谅六十万人都全军覆灭,我们区区六万人还能打过徐达、常遇春二十万人?你看我去攻击人家,好几百条船,一万多人,转眼就报销了。我看这个仗不能打了,再打下去,我们剩下的五万人将会被全部歼灭,为了拯救这五万条人命,就让我一人来作个不忠不孝的人吧!救了五万条性命,功德无量,就算让我一人下地狱我也心甘情愿。让菩萨明鉴:我不是怕死的人。”
    吕珍站起来边搓手边说:“五太子的话我完全同意。说真的,大王对我恩重如山,我实在不忍心背叛他,但这五万条性命比起大王来,那就更为重要些。我和常遇春打过多年仗,我一次也没有赢过他,何况那时我们还很强盛。今天情况更不同了,这仗再打下去就会全军覆灭,我们东吴到今天是气数已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