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帝现在面临的局势有些复杂,现在公开起兵的晋、齐、燕和辽四藩。和永安帝的大梁朝廷直接控制地域接壤是晋、齐二藩,也就是说燕和辽可以先不用管,燕和辽两藩想干什么,也得通过晋和齐的地盘。
而在军事部署上,永安帝的长城边军不能动用,因为得防备突厥南下。云南镇也不能动用,除了距离太远,还得用来防备当地的土司。现在能用的机动兵力也就是年前调到长安城附近的河西镇3万兵,中州镇3万兵,武昌镇3万兵、天雄军3万骑兵,这12万野战军。
左威卫5万大军得负责长安的城防,右卫威5万大军用来加强潼关的防守,神机营5万兵又被调到函谷关附近负责负责威慑燕藩和齐藩,各地节度使的守备军只能用来维持地方治安。现在唯一值得永安帝庆幸的是,由于兵员的减少,军费的开支也降低了下来。
“臣等参见陛下”赵国公、尚书省尚书令、户部尚书萧炎、英国公、右威卫大军主将李奇、中书省中书令王素、门下省侍中李煦、兵部尚书方谦、锦衣卫新任都指挥使沈自山、影卫指挥使影子。
奇怪的是兵部尚书方谦也事实上投靠了杨竞,一直没有暴露。何知远出事以后,永安帝反而更加器重方谦了。不过杨竞通过红线司给方谦下令,暂停一切行动,全心全意为永安帝服务,等待关键时刻立大功。
“免礼,平身”永安帝的情绪不是很好,挥一挥手,“冯德宝,都赐座”
梁帝驾崩以后,冯德宝继续留任大总管一职。听见永安帝这么说,冯德宝立即吩咐小太监搬上几把椅子来。
“陛下,您宣召臣等前来,所为何事?”见永安帝一直沉默不语,赵国公萧炎主动问道,现在萧炎是尚书令,又是太子的舅舅,算作是群臣之首。
“沈自山,你说”永安帝还是沉思状,只是让新任的锦衣卫都指挥使沈自山介绍情况。
“是陛下”沈自山立即起身,先是向永安帝行个礼,随后朗声说道,“各位大人,锦衣卫刚刚得到情报,齐王公然起兵反抗朝廷,打着监国亲王的旗号,南下攻略江淮地区。按照锦衣卫济阳郡千户所的情报,齐藩的兵力在10万人以上”
“腾”的一下,兵部尚书方谦立即站了起来,他是主管全国军事的主官,对战争肯定敏感,惊讶的问道,“沈都指挥使,齐王哪来这么多兵?”
其余众臣也差多是同样的反应,都一齐望向沈自山,他们同样希望获得这个问题的答案。
“按照锦衣卫济阳郡千户所探查所得的情报,齐王的这些士兵不像是流民中招募的,大都身强体壮、善使刀枪,仿佛是久经战阵的士兵一样。其余更加详尽的情报,锦衣卫各千户所正在探查”沈自山也是刚刚接手锦衣卫,很多条线都没有捋顺。
“何知远这个叛徒,要是何知远叛逃,朝廷的情报体系不会混乱如此”赵国公萧炎小声骂道。
何知远的叛逃给大梁朝廷带来的影响绝对不止失去一个优秀的锦衣卫都指挥使这样简单的后果。很多和何知远单线联系的情报人员,这些都成了断了线的风筝。能和何知远单线联系的情报人员,都是打入到各亲王、各州郡重臣、各军将领身边的高级密探,这一下,朝廷失去了很大一块的情报来源。
这个情报来源是持续20年,各种机缘巧合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沈自山再想建立起来就难了,除了时间的因素,各种机缘也没有了。比如在常茂身边的一个密探,就是15年前替常茂挡刀的刺客,但随着何知远的叛变,这个人也和锦衣卫失去的联系,所以常茂的异动,他完全报告不出去。
“都议一议,该如何应对晋藩、齐藩和燕藩的起事?”永安帝见沈自山说完了,开始发问了。他只问了晋、齐、燕三藩的事情,压根没提辽藩。可能永安帝也知道燕藩短时间内处理不了。
众人沉默了一会,谁都没有说话,永安帝把目光转向了英国公李奇,大梁双璧之一的英国公李奇。
看见永安帝的目光,李奇叹了一口气,“陛下,原来朝廷的计划是,趁着黄河结冰,由臣带领右威卫大军、天雄军和神机营一起攻入晋藩,彻底解决这个隐患,现在看来,很难实现了”
“英国公,您的意思是,晋藩和齐藩有了联系?”门下省侍中李煦立即问道。
“李相,本公倒不是说晋藩和齐藩有联系,只是本公担心,他们俩会相互策应”尚书省尚书令、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侍中这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所以李奇称呼李煦为李相。
“本公只是在想,如果这个时候,朝廷全力进攻晋藩,齐藩势必全力南下,攻打江淮一带。如果朝廷全力进攻齐藩,那么晋藩就容易倾巢出动,全力攻打潼关,威胁关中和长安城”
“这就好比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李奇最终用兵书中经典比喻来结束了自己的发言。
永安帝及群臣心中了然,李奇的讲解实在是太清晰明了了,在军事上的各种行动的利弊得失,都讲解的清清楚楚。
“陛下,江淮乃朝廷的赋税重地,万不可被齐藩占领。一旦齐藩占领了江淮,那么势力必将大增,此消彼长之下,朝廷危矣”中书省中书令王素立即起身奏道。
王素代表着肴山以东的士族利益,主要是豫州士族的利益,他是真担心一旦江淮之地被占领,朝廷的赋税大头就会压在豫州各郡的士族头上。
“陛下,关中乃天下中枢,同样万不可有闪失啊,还是得加强潼关、函谷关和肴山一带的防线”门下省侍中李煦说道。李煦是陇西贵族的代表,他的利益基本盘基本就在雍州这一片,他自然不希望关中有失。
“方谦,你说说,该如何平叛?”李奇、王素、李煦都是重臣,永安帝不好直接驳斥,把问题扔给了兵部尚书方谦。
“陛下,臣有个担心,就是徐州能不能守住,徐州镇3万兵能不能挡住齐藩南下。如果徐州镇可以挡住齐藩,那么朝廷就可以全力解决晋藩,解决完晋藩后,再处理齐藩。如果徐州挡不住..那臣还是建议优先解决齐藩,毕竟江淮之地太重要了”兵部尚书方谦在不涉及辽藩的前提下,给出的解决方案都十分的恰当。
“陛下,荥阳侯常茂久经战阵,早些年随先帝起兵,由他率领3万徐州镇精兵,应该是能守住徐州城的”赵国公萧炎说话了,这常茂当初是大秦骁果军的骑兵中郎将,后随梁帝造反,因功封荥阳侯。所以萧炎对他很信任。
永安帝也是这么想的,“这样,命令江淮节度使侯景,率领2万地方守备军南上徐州,协助荥阳侯常茂堵住齐藩南下的路线。英国公近期返回潼关,准备全力进攻晋藩”
不管怎么说,晋王的威胁近在咫尺,永安帝还是想彻底消除晋藩的威胁,再腾出手来解决齐藩和燕藩。只要徐州能挡住齐藩,问题就不大。
“户部做好粮草的调配、兵部统筹好各军的动态。锦衣卫全力监视晋藩、齐藩的动向”永安帝也非庸才,调度起来是井井有条
“是陛下”英国公李奇立即领命,萧炎、方谦和沈自山也立即答应下来。只有影卫的指挥使影子有些皱眉。
“影子,有话就说,御前议事,可以知无不言”永安帝一看影子这个状态,立即问道。永安帝和杨竞一样,非常重视情报的力量,做决策时候,情报主官的发言权很大。
“陛下,臣是管情报,臣只是有个担心,徐州城真的可以守住吗?即使说徐州城固若金汤,但是真的可以不被战场以外的力量攻破吗?”
“战场以外的力量?”兵部尚书方谦疑惑的问了一下,随即心里猛的想到自己,然后失声说,“影指挥使的意思是荥阳侯?”
这下奉天殿里的君臣都有些惊了,现在永安帝做的决策是在徐州能守住的情况,最优的决策。一旦徐州守不住,决策绝对需要调整。永安帝君臣计算了敌我力量对比等军事上的因素,但是没算战场外的因素啊。
“陛下,臣亲自去一趟徐州”锦衣卫都指挥使沈自山坐不住了,“臣务必得保证荥阳侯的忠诚。在有确切消息之前,英国公率领的主力大军还是不要轻举妄动”
群臣对沈自山的话都深以为然,永安帝也是赞赏的看着沈自山,“英国公取消进攻晋藩的计划,固守潼关。天雄军3万骑兵向开封移动,做好突击齐藩的准备。沈卿务必保证自身安全”
“同时传令江淮节度使侯景集中兵力,随时做好北上的准备,另外,宗正寺传旨楚王,限楚王在1个月内进京陛见,同时传令武昌镇,做好协助楚王陛见的准备”永安帝一口气下达了多条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