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女尊世界30
作者:时光悠悠   佩瑜的快穿之路最新章节     
    佩瑜也听从了刘夫子的意见,主要是她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之前都一直在上课,她还是想要自己系统性地复习一下的。
    因此,后面那一年,佩瑜都在复习功课,每个月出门去县城一次,不是为了去拿话本的分成,而是为了去还书借书。
    通过墨香书店,佩瑜接触到了很多她想买都买不到的书,因为楼掌柜的东家听楼掌柜说了佩瑜要科举考试的事情,他作为佩瑜的一个忠实读者,把家里的有关四书五经和科举考试的藏书让楼掌柜带回来借给佩瑜。
    佩瑜当然是喜出望外,觉得这简直是意外之喜,她看到这藏书里有一些还是孤本呢!
    她还是按照老规矩,一个月借几本书,等那几本书读熟读透了,才把书还回去,然后再借下一本,循环往复。
    而除了每月一次的去县城借书还书,顺便收一下话本赚的钱,佩瑜这一年时间就都在家自己读书复习。
    很明显,刘家人对佩瑜的备考也非常重视,她们也舍得花钱了,隔三差五地就要买肉回来给佩瑜增加营养,佩瑜当然不会吃独食,最终的结果就是全家人一起补了。
    在这一年,佩瑜想要帮忙做家务,却遭到了家里人义正言辞的拒绝,因为她们觉得佩瑜已经很累了,却还要帮她们做家务,她们不能接受,为了让佩瑜安心复习功课,刘春梅和刘宁也开始学着分担家里的家务了,因此田东和李满仓并没有觉得很累。
    身负全家人希望的佩瑜,也没有让她们失望,她每天努力复习功课,阅读借来的书籍拓展知识面,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背书,晚上还要点着蜡烛看书到深夜,也是很拼了,佩瑜觉得自己还从来没有这样努力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佩瑜相信这句话,因此她不断地磨砺自己,即使她都可以把学过的内容倒背如流了,她也没有放松。
    在佩瑜努力的这一年,成亲了一年多的刘一凡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被取名为马依依,马依依这个小婴儿生得玉雪可爱,让马家人和刘家人都打从心底里喜爱这个孩子。
    而刘二房,在经过好几年的辛苦和努力之后,刘嫣然和刘静她们终于存够了开铺子做生意的本钱。
    不仅刘嫣然松了口气,就连就静也觉得轻松了许多,这几年作为卖货女郎的日子,她们真是吃够了苦头。
    终于,刘嫣然在县城租下了一家铺子,又进了大量的货在铺子里卖,生意开始渐渐走上了正轨。
    只是刘嫣然的内心并没有得到满足,这只是租来的店铺而已,如果按照她的想法,现在这家店铺是买来的,她也应该在这县城有房子,而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刘佩瑜。
    刘佩瑜要么就不应该存在,刘家当是就她刘嫣然一个孙女就好,要么刘佩瑜就应该平庸且甘心平庸,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优秀又是奶爷的心头宝。
    都是刘佩瑜的存在,才让她刘嫣然受了这么多年的苦和累,让她现在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刘嫣然听说刘佩瑜在十五岁的今年就要去参加科举考试了,她觉得心里很不高兴,她这些年这样辛苦,而刘佩瑜这个堂姐这些年却安安心心的读书,什么苦都没有受,现在还要去参加科举考试,她知道这个堂姐是有天赋的,真的有很大可能考上。
    但是凭什么?
    凭什么她刘嫣然历经苦难,而堂姐刘佩瑜却顺风顺水?
    如果刘佩瑜真的考上了,别人会怎么评价她刘嫣然?
    会不会说都是一家堂姐妹,怎么一个这样出息,一个却是做生意的?
    不行,她不能够让这种情况出现,刘家,即使是分家了,优秀出挑的人,也只能有她刘嫣然一个人。
    刘嫣然开始关心起了堂姐刘佩瑜参加科举考试的事情。
    她知道第一场考试一定是在县城考的,到时候她身为亲亲堂妹,怎么能够不去“关照”一下堂姐呢?
    佩瑜不知道其他人的心思,她如今正在报名参加科举考试。
    其实严谨来说,成为秀才之后的乡试,也就是考举人,才算是真正的科举考试。
    而之前考秀才的考试,被称为资格考试,也就是童试。
    童试要经过三个级别的考试,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
    县试是安朝读书人参加的第一次官方考试,考试地点为其所在县,由知县主持。
    县试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举行。
    考前一个月,县衙会公告具体考试日期。
    考生需要提前报名,报名时要提交三份证明材料——「亲供」「互结」和「具结」。
    亲供相当于考生基本信息表,包含祖上三代信息,包含本人姓名、年龄、籍贯、体格、容貌特征和曾祖母父、祖母父、母父三代姓名履历,以确保你家是良民世家。
    所谓互结,是指考生要找一同参考的五位考生写一份承诺书,承诺如一人作弊则五人连坐,这是科举防止作弊的无奈手段。
    所谓具结,是请本县廪生(优等秀才)提供的「认保」材料,证明考生不冒籍、不匿丧、不替身、不假名,而且出身清白,不是娼优或皂吏的子孙,本人也未从事过戏子之类的「贱业」。
    县试一般考五场,分别考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策论等。
    县试合格者将参加第二级资格考试,叫作府试。
    府试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四月举行,考试地点在府城。府试一般由知府主持,连续考三场。
    府试又合格的考生,被称为「童生」。
    尽管童生这个名字看着很年轻,但很多读书人一辈子连童生都很难考过。年纪小的童生可能十二三岁,年纪大的,六七十岁的童生也不少,甚至在有些家里,奶奶和孙女可能都是童生。
    府试合格的童生,接下来要参加「童试」的最后一级考试——「院试」。
    院试每三年举行两次,每次连续考两场。院试的主持者是每府的学政。学政是每府主管官学和院试的官员。但与一般官员不同,学政由女皇直接从京城委派到府城,其性质类似钦差大臣,级别和地位都很高。学政任期三年,任期内要主持院试。
    院试通过了,考生的身份就不再是童生了,而是「生员」,俗称「秀才」。
    秀才的社会地位比普通百姓高,并享有一些特权。
    比如见了知县不用下跪,还不需要服国家的差役和徭役,且名下的田地在一定的亩数之内免税。另外,秀才还有资格进入官学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