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美周郎
作者:杨小笙   魂穿三国之何进大将军最新章节     
    “嗨!”夏侯渊一拍帅案,懊恼地说道“彭城高固,我军受阻于此已有数日,却依旧难有破城之机,为之奈何!”
    由不得他不如此恼火,大乾文武鼎盛、人才济济,如今他夏侯渊难得博到这样一个偏师主将的机会,正当一鼓作气扫平徐州东南,好好在何进以及一众朝中文武面前露一回脸。
    方才进入彭城国时,大军也的确曾表现出势不可挡之威,甚至先锋官孙策在彭城之下更是连斩对方数员大将,如此的故事发展,怎么看都会是一波平推、大军横扫彭城的剧本。
    却没想到真正攻城后,彭城的抵抗却异常顽强,即便是夏侯渊麾下的精兵悍将,也没能占到一丝便宜。
    眼看着今日的攻城再次无功而返,夏侯渊怒从心来,恨不得亲自杀上城去,与敌军厮杀个痛快。
    华雄摸了摸受伤的左臂,也是愤愤说道“夏侯将军说的是啊,这城中守将明明就是个庸才,可彭城乃故西楚之都,后又经前汉彭城王(刘恭)修缮,城高墙厚不说,城上的防御设施也一应俱全,即便我军不计伤亡,也很难短时间攻上城去!”
    他自投靠何进后,便辗转于虎卫军与北军中任职,曾经狂妄地视天下英雄为无物之猛将,在经历过这两支军队的磨练后,方才知道曾经的自己多少有些井底之蛙的味道,慢慢的性格也变得更加沉稳了些,何进这才用他为偏师先锋。
    华雄倒也争气,一路与孙策配合着,奉山开道遇水搭桥,这先锋可谓当的十分称职。
    甚至在城外斗将时,也没有太多计较便将机会让给了更为年轻的孙策。
    但这却并不代表他没有上进之心,实际上作为降将,他想要证明自己之心不比任何一人弱。
    于是在攻城战中华雄身为军中大将,多次身先士卒,领军对彭城发起冲锋。
    可事与愿违的是,正如他所说一般,彭城的城池防御太过齐备,即便是曹宏庸碌,却也能凭借城池之利来阻挡他们不得寸进,甚至华雄自己也在今日的攻城战中被流失射中左臂,不得不包扎处理。
    一旁的孙策同样愁眉不展,年轻气盛地他受阻于此,心中怎会痛快?
    于是瓮声瓮气地说道“夏侯将军,不如今夜对彭城发动攻势,末将愿亲自领兵攻城,不破彭城誓不收兵!”
    夜战攻城不是没有先例,只不过大多数时候夜战之中攻方因视野受限,攻城难度将更高,死亡率也会更高。
    但环境影响是相互的,虽说夜战中守城方更具优势,然而夜色同样会对守军造成影响,毕竟这个时代可与后世光污染严重的城市不同,即便不开灯,远处的光亮也不至于使人完全看不见。
    而当下的时代中,夜战的光源只可能来自于月亮与火焰,即便如此,能见度也很低。
    因此守城方虽占据地利,却也有可能因为摸不准敌军位置,以及无法有效判断整个攻城局势而被突破防线。
    孙策便是打着这样的主意,希望凭借着己方的人数优势,不分昼夜攻城,使得城中守军疲惫,最后借着夜色掩护博取那看似奇迹的破城之机。
    “夜战吗?”夏侯渊沉思起来。
    夜战的确是风险与机遇并存,他亦相信自己麾下的大乾精锐绝对具备夜战攻城的能力,只不过若是伤亡太重,最后又无法破城,他身为主将也不得不掂量一番这般后果。
    当然,他相信何进不至于降罪于他,毕竟都是为了破城,但下次想要再单独领军恐怕就难了…
    这可不是夏侯渊想要的结果,所以他不得不慎重考虑孙策的提议,确保若是夜战,必须要有足够把握能够破城。
    “报!”就在夏侯渊沉思之际,一传令兵跑到大帐之外,高声说道“报告夏侯将军!营外有一青年,自称是孙将军故交,特来求见。”
    “嗯?”帐中几人面面相觑,这样的桥段让他们第一反应皆是城中派人来作反间计,毕竟双方正在打仗,除了彭城之中,什么人会在这个时候来己方大营外?
    “夏侯将军!”孙策刚想解释什么,便被夏侯渊抬手制止,毕竟他也不是傻瓜,可不会轻易相信孙策会与城中有所瓜葛。
    于是朝孙策说道“伯符稍安毋躁。”随即转头问向报信士兵道“那人可是从彭城中来?”
    “啊?!”士兵不明所以,却还是连忙说道“非是从彭城中来,乃是往南方而来。”
    “南方?”几人相视疑惑,随即夏侯渊直接吩咐道“先将人带来此处。” 反正在自己的军营之中,夏侯渊自不会担心对方能玩出什么花来。
    “诺!”报信士兵领命而去,不一会地功夫便又返回至帐外。
    他身后则跟着一名高大俊美的年轻人,其相貌气质很容易便使人产生好感,看上去绝非说客、奸细之流。
    有了夏侯渊吩咐,士兵让年轻人自行进入帐中,后者先是向主案后的夏侯渊作揖行礼,随后一眼便看见了端坐于大帐之内身披铠甲的孙策,忍不住便高声笑道“伯符兄!叫瑜一顿好找啊!”
    “诶呀!没想到竟是公瑾!”孙策惊喜着猛然站起身来,上前一把握住青年的手,原来这正是他少时好友,庐江人周瑜!
    随即孙策连忙向周瑜引荐夏侯渊、华雄等军中大将,并朝着夏侯渊介绍起来“夏侯将军,此乃是前汉洛阳令之子、当朝光禄大夫周忠之侄,亦是末将的至交好友周瑜周公瑾。”
    “原来是忠良之后,且坐下说话。”看在孙策的面子上,且对方又是朝中官员子侄,夏侯渊命人搬来桌案,让周瑜坐在孙策身旁。
    待周瑜坐下,孙策便忍不住好奇问道“公瑾为何忽然来此?”
    实际上这也是在场众人的疑问,毕竟即便不是奸细,战时来寻也不能等闲对待,最终只能由与其交好的孙策代众人开口相问。
    周瑜聪明过人,自然明白孙策的意思,当即便开口将自己为何会出现在此处的缘由缓缓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