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严蕊(中)
作者:西唐居士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最新章节     
    淳熙七年的春天,台州的太守换成了新上任的唐仲友。这位太守不仅博学多才,文章写得出色,更以风流倜傥闻名于世。他带着家眷来到台州,对这个美丽的城市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唐仲友早就听说过严蕊的大名,知道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歌妓,而且品性高洁,不同于一般的风尘女子。如今到了台州,自然是想要见识一下这位传奇女子的风采。
    那年春天来得格外早,临海东湖的红白桃花如期盛开,整个湖畔都被一片绚丽的花海所包围。唐仲友和他的儿子们,以及几位亲友曹宣教、曹格、高宣教、何知县、何教授等人,相约来到东湖赏花游玩。他们在湖边设下宴席,饮酒作乐,享受着这难得的春光。**
    唐仲友看着眼前的美景,忽然想起了严蕊。他觉得这样的场景,如果有严蕊的参与,一定会更加完美。于是,他派人去请严蕊和她的姐妹们来东湖助兴。**
    不久,严蕊、王静、沈玉、张婵、朱妙、沈芳等歌妓便来到了湖边。她们身穿华丽的衣裳,脸上带着盈盈的笑意,仿佛为这片花海增添了几分生气。
    唐仲友看到严蕊,不禁眼前一亮。他走上前去,拱手作揖道:“严姑娘,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东湖风光无限,不知严姑娘可否为我们赋词一曲,以助雅兴?”
    严蕊微微一笑,谦逊道:“唐太守过奖了。小女子不才,愿献丑一试。”
    唐仲友指着湖畔盛开的红白桃花道:“今日东湖堤岸红白桃花盛开,严姑娘何不以红白桃花为题,赋词一阕?
    严蕊点了点头,她站在湖边,凝视着那片花海。春风拂面,桃花飘落,她仿佛被这美景所感染,灵感如泉涌般涌现出来。她轻轻启唇,开始低声吟唱:**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天籁之音。歌词中透露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仙境般的世界。唐仲友和他的朋友们都被严蕊的才华所折服,他们纷纷鼓掌喝彩。
    唐仲友走上前去,亲手将一双精美的丝绢赏给严蕊,赞道:“严姑娘果然名不虚传,此词清新脱俗,令人钦佩。赏你双缣,以表敬意。”
    严蕊接过赏赐,微笑着谢道:“多谢太守大人抬爱。小女子只是侥幸得此灵感,不足挂齿。”
    随后,唐仲友又赏了王静等人一些财物。他们继续饮酒赏花,谈笑风生。东湖畔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席间,唐仲友不禁对严蕊的才华和品性更加赞赏。他觉得这样一位女子不仅有着出众的才华,更有着高尚的品德和独立的个性。他心中暗自思忖着,如果能够与这样的女子相交相知,那该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
    严蕊被唐仲友的真诚和热情深深打动着。在她眼中,这位太守不仅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为人谦逊正直,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此刻,严蕊心底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她默默地期许着自己能与眼前这位风度翩翩的男子结为莫逆之交,一同徜徉于诗海词林之间,携手追寻那至高无上的艺术殿堂以及世间真理。
    在这如诗如画般美丽的湖光山色之中,在那落英缤纷、美不胜收的东湖岸边,唐仲友与严蕊等人共同度过了一段令人愉悦且难以忘怀的美好时光。自那日起,二人便一见如故,彼此欣赏有加。严蕊钦佩唐仲友高尚的品德,而唐仲友则对严蕊出众的才华青睐有加。他们的情谊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和煦;又似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子期话真情。这段情感真挚深厚,一时间传为佳话,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唐仲友与严蕊等人的友情,像一朵绽放的花朵,渐渐地在台州城中散发出醉人的芬芳。他们常常相聚在一起,或品茗论道,或赏花游玩,每一次相聚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和诗情画意。
    有一天,春光明媚,唐仲友邀请严蕊到他的府中做客。府中的花园里,各色花朵竞相开放,香气扑鼻。唐仲友与严蕊在花间漫步,一边欣赏着美丽的花朵,一边谈论着诗词歌赋。
    唐仲友指着一朵盛开的牡丹花,对严蕊说道:“严姑娘,你看这牡丹花,色彩艳丽,花瓣丰满,真是美不胜收。”
    严蕊微笑着回应道:“唐太守所言极是,这牡丹花确实美丽动人。不过,我更欣赏它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它也能傲然挺立,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唐仲友听后点头称赞,他深知严蕊不仅才情出众,更有着一颗坚韧不拔的心。他对严蕊的敬意更加深厚了。
    两人走到花园中的亭子里坐下,唐仲友亲自为严蕊沏上一杯香茗。茶香四溢,沁人心脾。他们一边品茗一边聊天,谈论着诗词、音乐、风月等话题。唐仲友对严蕊的才华赞不绝口,而严蕊也对唐仲友的人品钦佩不已。
    就在这时,唐仲友的同乡陈亮来访。陈亮是一个性格豪爽、喜欢结交文人墨客的人。他一见到唐仲友和严蕊,便立刻热情地打招呼:“唐兄、严姑娘,好久不见,近日可好?”
    唐仲友和严蕊纷纷起身相迎,唐仲友笑道:“陈兄,你来得正好,我们正在品茗聊天呢。快来加入我们吧。”
    陈亮欣然答应,他坐在唐仲友和严蕊旁边,开始聊起了最近的趣闻轶事。他说起自己在外面游历的见闻,引得众人阵阵惊叹和欢笑。
    过了一会儿,谢希孟、楼大防、赵师端等一群文朋好友也陆续到来。唐仲友见状便提议道:“诸位好友,今日天气晴好,何不去巾子山巾峰饮酒赏景?”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于是他们一行人便前往巾子山巾峰。在山顶上俯瞰台州城的全景,美景尽收眼底。他们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畅饮美酒,心情格外舒畅。
    然而,陈亮却觉得这样赏景饮酒有些乏味。他提议道:“在此赏景饮酒固然惬意,但若能借郡中妓乐来助兴,边饮边歌岂不是更添几分雅趣?”
    谢直立刻响应道:“陈兄所言极是!不知唐太守意下如何?”
    唐仲友哈哈一笑说道:“既然诸位好友有雅兴,小弟怎敢不从?我这就派严蕊去唤来王蕙、张韵、王懿、赵娟等官妓前来助兴!”
    众人闻言欢呼雀跃,纷纷表示期待。不一会儿功夫,严蕊等人便来到了巾子山巾峰。她们身穿华服、妆容精致,一出场便惊艳了众人。她们开始吟诗弹曲表演才艺,那婉转动人的歌声和曼妙的舞姿让在场的每一位宾客都为之倾倒、流连忘返。
    在巾子山巾峰的盛会上,唐仲友与严蕊两人低声细语,他们的对话如同山间的潺潺流水,宁静而深远。周围虽然人声鼎沸,但仿佛与他们的世界无关,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唐仲友望着严蕊,眼神中充满了欣赏与好奇。他轻轻地问道:“严姑娘,今朝进班两府,始广柑贡。你来自橘乡,想必对橙橘的种类了如指掌,能否为在下解惑?”
    严蕊微微一笑,她的声音如同山涧中的清泉,悦耳动听。她回答道:“唐太守,橘有榻橘、绿橘、乳橘、朱橘等,橙有青橙、绉橙、香橙等,柚有朱栾、香栾、蜜旦等。给予中书省(主文事)、枢密院(主武事)的均为乳橘,这种橘子皮薄肉嫩,甜而不酸,被人称为天下果实第一。”
    唐仲友听后赞叹不已,他由衷地说道:“严姑娘果真女中秀才,天下之事无所不晓。你不仅才艺出众,连对农事也如此了解,真是难得。”
    严蕊谦虚地摇了摇头,她说道:“唐太守过奖了。我本农家之女,从小便与橙橘为伴,对它们自然熟悉。不像你们这些做官的,胸襟广阔,视天下为己任。你们所追求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境界,才是真正值得我学习的。”
    唐仲友听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好奇地问道:“严姑娘,你刚才所说的这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出自哪位高人之口?”
    严蕊微微一笑,回答道:“这是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公当时被贬到岳州,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心忧天下,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他的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唐仲友听后默然许久,他对严蕊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他举起酒杯说道:“来,严姑娘,让我们为范仲淹的忧国忧民精神干一杯!”
    严蕊也举起酒杯与唐仲友碰杯,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说道:“唐太守,让我们共同为天下苍生干杯!愿我们都能像范仲淹一样,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心忧天下!”
    在欢声笑语中,两人觥筹交错,尽情畅饮。他们的话题从橙橘谈到诗词歌赋再谈到天下大事,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周围的人们都被他们的才情和风采所吸引,不时有人投来赞许的目光。
    席间,唐仲友又问道:“严姑娘,不知你可有什么心愿未了?”
    严蕊闻言沉思片刻后回答道:“我此生最大的心愿便是能见证国家的和平与繁荣,看到百姓安居乐业。若有朝一日能亲眼目睹这一切,我便心满意足了。”
    唐仲友听后心生感慨,他说道:“严姑娘的胸怀真是让人敬佩。但愿我们能共同努力,为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景而奋斗!”
    灯火辉煌,琴声悠扬,宾客云集,欢声笑语不断。宴会上,陈亮引人注目。他身材高大,气度不凡,举手投足间流露出豪爽的气质。身为豪门子弟,他视金钱如粪土,今晚更是毫不吝啬地一掷千金,只为博取佳人一笑。
    唐仲友注意到,陈亮似乎对与严蕊一同前来的管妓赵娟特别感兴趣。赵娟虽不如严蕊那般艳冠群芳,但她那清新脱俗的气质和俏皮可爱的模样,却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陈亮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走到赵娟身边,轻声问道:“姑娘,你觉得今晚的宴会如何?”
    赵娟微微一愣,抬头看见是陈亮,立刻露出了一个甜美的笑容:“公子,今晚的宴会非常热闹,各位宾客都很开心。”
    陈亮点点头,又问道:“那你呢?觉得开心吗?”
    赵娟有些害羞地低下了头:“能在这里见到公子这样的豪杰,自然是开心的。”
    陈亮哈哈大笑,拍了拍赵娟的肩膀:“姑娘,你若是愿意,我可以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
    赵娟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公子此言当真?”
    陈亮点点头:“自然当真。不过,我知道你是官妓之身,落籍之事颇为麻烦。不过,你放心,唐太守与我是同乡朋友,此事包在我身上,你只管放心便是。”
    赵娟闻言,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光:“多谢公子仗义相助,奴家感激不尽。”
    陈亮微微一笑,拉起赵娟的手:“姑娘,从今以后,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我会竭尽全力让你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赵娟依偎在陈亮的怀中,两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此时,严蕊也注意到了这一幕。她看着陈亮和赵娟手牵手站在一起,心中不禁有些意外。于是,她微微一笑,走过去祝福道:“陈公子和赵姑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祝你们幸福美满。”
    陈亮和赵娟转头看见严蕊,都有些意外。陈亮连忙松开赵娟的手,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严姑娘说笑了。我们只是聊得投机而已。”
    严蕊却不以为意:“陈公子不必解释,我自然明白。只是希望赵姑娘能够找到一个好归宿,过上幸福的生活。”
    赵娟感激地看着严蕊:“多谢严姑娘吉言。我也希望能够和陈公子一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在宴会结束后的次日清晨,陈亮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在家中沉睡,而是早早地起床,满面春风地去找唐仲友。他心中有件事情特别急切,那就是赵娟的落籍之事。昨夜他许下了承诺,今日便要实现,因为他深知,一旦承诺了,就要做到。
    他来到唐仲友的府邸,一见面就热情地打招呼:“唐兄,早上好!昨夜宴会十分热闹,多亏了你的热情款待。”
    唐仲友笑着回应:“陈兄,你太客气了。我们同为朝廷命官,理应互相照应。怎么,今日如此早来,是有什么要事吗?”
    陈亮点点头,正色道:“唐兄,确实有件事想请你帮忙。昨日宴会上,我遇到了赵娟姑娘,她的才情和姿色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想娶她为妻,但她是官妓之身,落籍之事颇为麻烦。我想请你出面,为她办理脱籍手续。”
    唐仲友听了,眉头微皱:“陈兄,此事虽然不难,但你也知道,官妓脱籍需要层层上报,审批繁琐。而且,赵娟姑娘在官妓中颇有名气,我怕……”
    陈亮打断了唐仲友的话:“唐兄,我知道你的顾虑。但请你相信我,我是真心喜欢赵娟姑娘,绝非一时冲动。我会对她负责,给她一个安稳的家。请你务必帮忙。”
    唐仲友看着陈亮诚恳的眼神,叹了口气:“好吧,陈兄。我帮你这个忙。不过,你要有心理准备,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
    陈亮喜出望外:“多谢唐兄!无论多久,我都会等下去。”
    几天后,唐仲友终于完成了赵娟的脱籍文书的办理。在递给赵娟这份宝贵的文书时,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关切。
    “赵娟,这是你的脱籍文书。”唐仲友温和地说道,将那份文书轻轻放在赵娟的手中。
    赵娟接过文书,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知道,这份文书意味着她终于可以摆脱官妓的身份,开始新的生活。但同时,她也明白,这份自由并非易事,背后充满了艰辛和牺牲。
    唐仲友看着赵娟,似乎察觉到了她内心的波动。他轻声说道:“赵娟,我知道你心里有很多顾虑。但我要告诉你,无论你未来走到哪里,都要有勇气面对生活的挑战。”
    赵娟抬起头,看着唐仲友的眼睛。她知道,这位太守大人是在真心地关心她,提醒她未来的路并不平坦。她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太守大人,谢谢您的提醒。我会记住您的话,勇敢地面对未来。”
    唐仲友微微一笑,心中却涌起一丝莫名的担忧。他知道赵娟是个聪明敏感的女子,也许自己的话会给她带来不必要的压力。但他也相信,赵娟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应对生活的挑战。
    他继续说道:“赵娟,你嫁给陈亮,会面临很多未知的挑战。你要经得起冻饿的考验,但也要相信,陈亮会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伴侣。””赵娟是个聪明人,一听五色无主。唐仲友出于好意,根本没把此事放在心上。
    陈亮听说赵娟的脱籍文书已办理完毕,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立刻去找赵娟。
    然而,当他来到赵娟的住处时,却发现赵娟的脸色有些不对劲。他心中一沉,问道:“赵娟,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
    赵娟看了陈亮一眼,欲言又止。陈亮心中更加不安:“你说吧,无论是什么事情,我都会帮你解决。”
    赵娟终于开口了:“陈公子,唐太守跟我说了一些话,让我有些犹豫。”
    陈亮一听,心中一紧:“他说了什么?”
    赵娟低下头,小声地说:“唐太守说,嫁到你家就要有忍冻挨饿的准备。”
    陈亮一听,火冒三丈:“这个唐仲友!他怎么能这么说!我陈亮虽然不是富贵之家,但也绝不至于让你忍冻挨饿!他这是在背地耍人!”
    于是,陈亮找到唐仲友为赵娟落籍之事,唐仲友心想“小小年纪,入世甚浅。赵娟哪里晓得陈亮家中空虚,近日挥金如土,这资是我所赠。”也许他一时出于好心说道:“你嫁与陈亮,要经得起冻饿才是。”赵娟是个聪明人,一听五色无主。唐仲友出于好意,根本没把此事放在心上,继而给赵娟批了脱籍文书。赵娟见了陈亮,言语冰凉。陈亮遂追问赵娟为何,赵娟道:“太守说嫁到你家就要有忍冻挨饿的准备。”陈亮一听,火冒三丈,认为唐仲友是在背地耍人。
    陈亮并没有与赵娟解释,也没有与唐仲友辞别,就独自踏上了前往婺州的旅程,他的目的地是寻找朱熹。此时的朱熹正在浙东提举的职位上,陈亮决定向他倾诉自己心中的不满和怒火。
    陈亮一路风尘仆仆地来到婺州,终于见到了朱熹。他走进朱熹的府邸,一脸严肃地对朱熹说道:“朱大人,我从台州来,有一件事情必须向你说明。”
    朱熹看着陈亮一脸严肃的表情,心中不禁有些疑惑。他示意陈亮坐下,然后问道:“陈公子,有什么事情让你如此着急?”
    陈亮坐下后,深吸了一口气,开始倾诉自己的不满:“朱大人,我此次前来是为了唐仲友的事情。他自恃才高,目中无人,竟然在台州对我进行贬低和打压。我实在无法忍受这种屈辱,希望你能为我做主。”
    朱熹听完陈亮的倾诉后,默然长久。他心中对唐仲友的行为也有所耳闻,但并不完全相信陈亮所说的。毕竟背后之言未必为真,他决定亲自去台州一趟,了解实情。
    于是,朱熹对陈亮说道:“陈公子,你的事情我已经了解。不过,背后之言未必为真,我决定亲自去台州一趟,了解唐仲友的真实情况。如果他的行为确实如你所说,我会为你主持公道。”
    陈亮听完朱熹的话后,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色。他知道朱熹是一个公正廉明的大人,他的话让自己看到了希望。他站起身,对朱熹深施一礼:“多谢朱大人!我相信你会为我做主!”
    朱熹微笑着点了点头,目送陈亮离开。他心中已经做好了去台州的准备,希望能够了解事情的真相,为陈亮和赵娟主持公道。
    南宋淳熙九年,春日的台州知府府邸内,唐仲友正忙碌地处理着公务。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知府,深受百姓爱戴。这一日,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为严蕊、王惠等四人落籍,让他们回归黄岩与母亲居住。这个决定让台州城内议论纷纷,但唐仲友却毫不在意,他相信自己的决策是为了公正和民生。
    不久之后,浙东常平使朱熹奉旨巡行台州。朱熹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他的到来让台州城内一片欢腾。然而,此时的高炳如,作为唐仲友的部下,却感到了一丝不安。他自认为才不如唐仲友,而唐仲友对他的态度也颇显轻视。于是,高炳如决定趁机向朱熹诉说唐仲友的不是。
    朱熹听闻高炳如的诉说后,心中起疑。他决定向台州府添差通判楼钥了解唐仲友的所作所为。楼钥是一位厚德美政的官员,他对唐仲友的评价中肯而客观。他告诉朱熹,唐仲友虽然有时显得傲慢,但他的决策都是为了台州百姓的福祉。朱熹听后,心中稍安,但仍决定亲自观察唐仲友的表现。
    当唐仲友得知朱熹到台州的消息时,他慌忙派人去迎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迎接的人迟到了。朱熹心中不悦,他验证了陈亮的话:“果然不把我放在眼里。”于是,朱熹当即索取州印,交付于郡丞,并说道:“太守不称职,听候处理。”这一举动让台州城内再次议论纷纷,人们都在猜测朱熹和唐仲友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此时,严蕊正准备去黄岩探母。她并不知道台州城内已经风起云涌。当她途经郑奭家时,突然被朱熹派来的官吏追上,并被抓捕归案。严蕊惊慌失措,她不知道自己为何会突然陷入这场风波之中。
    朱熹,这位深受皇帝信赖的朝中大员,开始深入调查唐仲友的一切行为。他的心中早已种下了一个念头:永康学派的唐仲友与自己坚守的理学观念格格不入,此人必须受到应有的惩罚。
    在逐渐深入的调查中,朱熹发现了一个令他尤为愤怒的事实:唐仲友竟与那名名为严蕊的歌姬走得十分亲近。他心中暗自冷笑,认为这无疑是弹劾唐仲友的一个绝佳理由。
    朱熹坐在书房中,笔下生风,连上六疏,弹劾唐仲友的种种罪行。他毫不留情地列举了唐仲友的种种不当行为,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他与严蕊之间的不正当关系。
    “居官不存政体,亵昵倡流,有伤风化!”朱熹在奏疏中愤怒地写道。他决心要将唐仲友彻底打倒,以彰显自己的权威。
    然而,朱熹也明白,单凭唐仲友与严蕊走得近这一点,是不足以将唐仲友彻底扳倒的。毕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二人之间确实有染。而且,唐仲友毕竟是朝廷命官,自己也不能随意对他进行严刑拷打。
    思来想去,朱熹决定从严蕊入手。他派人将严蕊押送到了牢房之中,打算通过严刑逼供,让她承认与唐仲友之间的不正当关系。
    牢房内,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严蕊被狱卒粗暴地扒掉了衣服,被迫趴在冰冷的地砖上。她的身体因寒冷而颤抖,但她的眼神却异常坚定。
    在狱中,严蕊备受折磨。她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卷入这场风波之中,更不知道唐仲友是否会受到牵连。她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在朱熹最开始的设想中,严蕊不过是个软弱的女子,她会在严刑拷打之下屈服,从而诬告唐仲友。朱熹身为朝廷命官,职责所在,需要严惩那些违反纲常伦理之人。在他看来,唐仲友与严蕊之间的瓜葛,足以成为将唐仲友扳倒的利器。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当严蕊被押送到大牢,面对残酷的拷打时,她并没有像朱熹所设想的那样屈服。她的坚韧和顽强,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狱卒们看着严蕊满身伤痕,血迹斑斑的身体,心中不禁生出了同情。他们知道,如果严蕊肯屈服,招供出唐仲友,她或许可以免受更多的痛苦。但是,严蕊却坚定地拒绝了。
    “你若早点招来,这件事就和你没关系了。”狱卒试图劝说严蕊,“你可以再回到教坊司,或者大人将你从贱籍剥离。何必再继续受此等苦难呢?”
    严蕊微微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虽然是一个卑贱的歌姬,但她深知世间的纲常和法则。她不能因为自己的软弱而背叛自己的良心。
    “我虽是一个卑贱的歌姬,但我知道世间还是有纲常和法则的。”严蕊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却充满了力量,“知府大人确实没有和我进行出格的行为,我怎能诬告他呢?”
    狱卒们看着严蕊那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感到敬佩。他们知道,这个女子虽然身份卑微,但她的灵魂却比许多人都要高贵。她宁愿承受痛苦,也不愿出卖自己的良心。
    在严蕊被押送进大牢的那些日子里,她的名字在台州城里传得沸沸扬扬。人们都在议论着她的坚韧和骨气,感叹着她的不幸和冤屈。甚至有人开始为她鸣不平,认为她是被冤枉的。
    严蕊虽然身处囚牢,但她的心中却充满了信念和希望。她相信世间还是有公正和良知的,相信自己终有一天能够洗清冤屈。而那些前来探望她的人,也给她带来了无尽的温暖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