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万,你有没有搞错啊邓宏?”
李隆基听闻邓宏所言,脸上露出惊愕之色,双眼瞪大,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他的嘴唇微微张开,似乎想说些什么,但又无法吐出一个字。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无力,五十万军队!这是一个他从未想过的数字。
即使集合大唐所有的军队,也远远无法达到这个数目。
他的眉头紧紧皱起,脸色变得有些苍白,身体微微颤抖。
他深知吐蕃的强大,而如今却得知需要如此庞大的兵力才能歼灭他们,这让李隆基有一丝无力的同时,更是对邓宏的计划产生了一丝迟疑。
“不错陛下,要想消灭吐蕃,非五十万大军不可。”
看着李隆基一脸震惊,邓宏却泰然自若。
闻言,李隆基无奈道: “你让朕上哪去调集五十万大军,除去驻守各地的兵马,如今,大唐也唯有禁军与玄甲军可战啊!”
李隆基一脸无奈,大唐的军队数量,最高峰时期,是在高宗中期,那时,大唐的军队因为战争所需,规模曾一度达到80万余人。
而这,还是算上全国的兵员的,事实上,大唐常规能出动的军队也就不过五万人上下,若是一次出动十万人左右,那已经堪称灭国之战。
但是高宗以后,大唐的军队规模又再次下降至四十万人左右。
后来李隆基继位后,因为要同时应对突厥与吐蕃等强敌,军队规模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但也只是堪达到五十五万人左右的常备军。
除去驻守安西、突厥等地的边军,大唐现在能出动的野战军,大概在二十万人左右。
其中,关中十六卫,包括,左右卫、左右晓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以上诸卫,能调动的军队大约在七万人。
还有,掌管宫廷禁卫的北衙禁军在三万人。
除此之外,大唐如今最具战斗力的便是邓宏所统领的玄甲军,在十万规模,这也是大唐对外作战的绝对主力。
邓宏闻言,当即说道: “陛下应该是听错了,以大唐现在的军备水平,自然调集不了五十万野战的军队。”
邓宏笑道,事实上,大唐走的一直是精锐路线,常备军并不多。
五十万这个规模,事实上,就连几百年后的大明也一次性无法动员如此多的军队。
“那这五十万大军从哪里来?”李隆基问道。
“陛下难道忘了自己是天下共主吗?”邓宏指着地图笑道。
闻言,李隆基顿时领悟了邓宏的用意。
“你的意思是,让大唐的藩国出兵吗?”
“不错!”邓宏点头道: “陛下,吐蕃乃是大国,带甲四十万,光凭大唐的力量,虽然能消灭他们,但损失完全无法估量。”
“因此,陛下可以天下共主之名下发诏书,令各藩国出兵协同唐军作战。”
紧接着,邓宏翻开地图: “臣已经估算过,如今,臣服于我大唐的藩国多达70余个,其中,最具实力的有回纥、契丹、奚、突厥等部落。”
“以他们如今的实力,每部出三万人绝对不在话下。”邓宏说道。
“如此一来,大唐能动员的唐协军可达二十万人,再加上南中、苗疆等部,五十万人不成问题。”
看着邓宏一一列举,李隆基眉头也不停地触动。
良久后,他说道: “回纥、契丹等部自是不成问题,就是南中的蛮族,他们常年居于深山之中,与天朝接触不多,朕也不知他们会不会出兵。”
闻言,邓宏当即说道: “陛下若不放心,这件事就交由臣来办好了?”
“哦,先生准备怎么做?”李隆基疑惑地问道。
“出使南诏。”邓宏正色道。
闻言,李隆基却犯起了难,他说: “先生啊,朕可是听说南中之地瘴气横行啊,朕怎忍心让你前往如此险地呢?”
闻言,邓宏却摇了摇头,他道: “陛下,南诏等部落,常年居住于深山之中,对山地作战得心应手,吐蕃南部又多山地,让他们协助我们出兵,最合适不过。”
“并且,南兵战力不弱,又有大山阻隔,若是用好了,则大唐西南无忧,反之,则永无宁日,因此,这件事情,非臣去能完成不可。”
“这……”
见邓宏如此忠心,李隆基不禁感动万分,他深知邓宏的脾气,许久后,他才说道: “既如此,朕就派你出使南诏。”
顿了顿,李隆基又道: “一旦有什么不测,先生可自行回来,朕不怪你。”
“好,陛下放心。”邓宏眼中闪过一丝感动。
“你何时动身?”
“就明日吧,早去早回嘛。”邓宏说道。
“不过陛下,在臣没返回之前,陛下不可将计划泄露,为保万无一失,还是待臣回来再与大家商量吧。”
“好,朕等你回来,不过你要去多久?”
“三个月。”
“这么长,你不会拿着公款想带着夫人去游山玩水吧?”
“怎么可能呢,陛下误会了!”邓宏尴尬笑道,这次前往南中环境复杂,他压根没想带几位夫人。
“好了,早去早回吧,朕静候你的佳音。”
“是。”
二人又小聊一会儿,李隆基便离开了。
随后,邓宏简单跟几人做了告别,不过为保万一,邓宏还是决定带上杨宁。
结果,香兰和淑婉就不同意了,吵着闹着要去。
最后被邓宏一顿收拾,连哄带骗才不再闹。
次日,邓宏又交代了王昌龄与王维二人,随后便来到了军营中。
“大帅,两千精锐将士已经点齐。”
郭子仪率领两千精锐站在邓宏的眼前,邓宏眼睛扫过这两千大军,眼里充满了满意之色。
此次自己虽然只带两千人,但这些将士都是玄甲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乃是精锐中的精锐,用来震慑蛮兵,足够了!
“好,出发吧!”
“出发。”
说吧,
两千大军在邓宏的率领下,离开了长安。
一个月后,大军终于抵达了蜀地与南中的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