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香积寺之战
作者:天命在我   永生!大唐帝师,替太宗永镇山河最新章节     
    “你怎会如此眼熟?”
    邓宏摘下面具的那一刻,郭子仪大为震惊,因为此人的模样,竟与自己的恩师邓宏年轻时一般无二。
    “我是邓宏。”
    看着郭子仪震惊的样子,邓宏直截了当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他当年之所以收郭子仪为弟子,也是为了今日做铺垫。
    “岂有此理!”怎料,郭子仪却大声怒斥道,“你究竟是谁?”
    面对郭子仪的质问,邓宏直接亮出了自己手中的秦王剑: “你可识得此剑啊?”
    郭子仪疑惑看向邓宏手中的剑,惊呼: “此乃师父的秦王剑……”
    “你是?”
    “唉,说来话长……”
    接下来,邓宏又给郭子仪讲述了一段往事,听了邓宏的故事后,郭子仪虽然震惊,但还是很快便明悟了过来。
    “扑通。”
    只听扑通一声,郭子仪顿时眼眶红润地跪了下去。
    “子仪,你这是作甚,快起来!”
    邓宏赶紧扶起跪下去的郭子仪,可郭子仪却是给邓宏磕头致敬方才起身。
    随后,郭子仪命人摆下酒宴,为师父和师娘二人接风洗尘!
    “想不到啊,时隔这么多年,还能再见到师父与师娘啊!子仪敬师父和师娘一杯,先干为敬。”
    郭子仪给邓宏与杨宁倒满,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时隔多年,再次相见,师父与师娘还是一如当初,可自己却已经是个年过半百的糟老头子了,这不禁让郭子仪唏嘘不已。
    “同饮、同饮。”
    邓宏与杨宁喝下了郭子仪敬来的酒,喝完一杯后,师徒二人这才放下酒杯说话。
    “师父,你这次回来是?”
    “特回来协助你平叛。”邓宏说道。
    “好啊!”郭子仪高兴道,“有师父相助,叛乱指日可平啊!”
    邓宏的到来,让郭子仪又增添了一份信心。
    此次,皇帝长子虽然才是平叛大元帅,但具体的事宜却是由自己这个副元帅来负责。
    叛军战斗力强、并且双方都有作战经验丰富的优秀将领,这一仗,注定是一场硬仗。
    郭子仪道: “这一仗,事关大唐的天下去从,我们只能胜,不能败啊!”
    郭子仪责任重大,一脸愁容,不过好在邓宏的到来,给他注入了足够的信心。
    “是啊!”邓宏也感叹道,“这一次叛乱,给大唐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如果不能及时平定叛乱,天下将彻底动荡不堪。”
    “师父有什么良策?”郭子仪问道。
    邓宏皱了皱眉头,说道: “叛军在长安周边尚有十万主力,而他们的战斗力又过于强悍,若想取胜,只能正面强攻啊!”
    “但如若正面强攻,损失必然巨大,叛军虽参与了叛乱,但却也是大唐的国防力量,若两军在此战中彼此消耗巨大,得益的还是外族,于大唐无利啊!”
    邓宏想起了历史上的香积寺之战,那真的堪称是一场惊天动魄的惨烈决战!
    双方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彼此之间过于了解,双方计谋都被对方识破,战场最后逐渐演变成正面对砍。
    双方毫无任何战法可言,而这场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之战,也彻底让大唐的军事力量元气大伤,大唐的边军和中央军都损失惨重,从此,大唐再无力量对外扩张,陷入了长期的内乱之中。
    “是啊!”郭子仪也认同邓宏的说法,“但眼下,除了正面决战之外,似乎别无办法啊!”
    郭子仪对此感到了为难,叛军何等精明,要想与他们化干戈为玉帛,根本就无法做到。
    “不妨劝说劝说。”突然,邓宏道。
    “劝说?”
    此话一出,郭子仪顿时显得有些惊讶。
    “这能行吗?”
    “不能行也没有办法啊,大军若想恢复长安,战虽不能免,但尽量少战,减少伤亡也无错啊!”
    “那行吧,明日我找一个嘴皮子好的文官去劝一下。”
    虽然郭子仪觉得不可能,但还是决定试一下。
    不过邓宏也只是想一试,实在不行,他已经做好了战场搏杀的准备。
    次日,郭子仪派了两人去与叛军谈判,但让人无奈的是,叛军不仅拒绝了和谈,还将二人的脑袋砍了送回来。
    此举彻底惹怒了平叛的将领们,双方顿时剑拔弩张,一场惨烈的大战在所难免了!
    “战吧元帅,这些乱臣贼子太嚣张了,就让我们在战场上,好好教训他们吧!”
    中军大帐内,郭子仪麾下的将领们纷纷请战,而邓宏,也作为郭子仪麾下的参谋,参与了此次战前会议。
    郭子仪看了一眼群情激愤的将士们,又看了一眼邓宏,随即拔出了佩剑: “众将即刻备军,明日兵发香积寺,与叛军决一死战!”
    “战。”
    “战。”
    “战。”
    随着郭子仪的下定决心,帐内顿时响起了激烈的吼叫声。
    众人走后,郭子仪又找到邓宏。
    “师父,明日就大战了,请你随我移步前往帅台观战。”
    “不。”
    郭子仪本想让邓宏与自己一起观战,却被邓宏拒绝,邓宏笑道: “指挥大军有你足矣,而我的归宿,则是战场。”
    “你要上阵搏杀?”
    郭子仪惊讶道。
    “何止是我,还有你师娘呢!”
    “啊!这……”
    闻言,郭子仪顿时有些惊讶,他年轻时,曾多次与邓宏出征,不过那时,邓宏已经是几十万大军的统领。
    邓宏指挥大军的本领郭子仪是心服口服,但像阵前搏杀,他还从未见过。
    “你可别小瞧我,自武德年间以来,死在我刀下的敌人,不下于万八千人了!”
    邓宏瞥了一眼郭子仪,就说前不久渭水和长安之战,他一人便杀了几千人,堪称是万夫莫敌!
    如今,对上这些身经百战的边军,要想彻底击垮他们的意志,怎能少了自己这个屠夫。
    “能行吗?”
    郭子仪看着邓宏,有些怀疑和担心。
    “你啊,可别小看了我们!”就在这时,杨宁闻讯也走了进来。
    “那行吧,那明日我便给师父和师娘配五千军队,让你们领军出征。”
    见执拗不过二人,郭子仪也只好放弃劝说。
    次日,叛军大营内,安守忠拔出令牌,交给了心腹将领。
    “令你率所部精骑八千,速速击破敌前军李嗣业所部。”
    “遵令。”
    叛将接令后迅速离去,瞬间,敌军近万铁骑霎时间战马嘶鸣,尘土飞扬,朝着唐军阵营冲去。
    一边是士气高昂、装备精良的叛军,他们目光坚定,充满着对胜利的渴望;
    另一边则是规模庞大、军纪严明的朝廷大军,他们步伐整齐,散发着不可撼动的威严。
    双方阵营分明,形成了一种紧张而对峙的局面。
    十几万士兵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个战场,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旌旗飘扬,番号声此起彼伏,仿佛整个天地都被这巨大的声势所震惊。
    香积寺的周围,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仿佛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双方都在默默地等待着,等待着那决定命运的一刻。
    每一个士兵的脸上都写满了坚定和决绝,他们知道,这一战将决定王朝的未来,也将决定自己的生死和荣华富贵。
    “弟兄们,建功立业,就在当下,剿贼除奸,开战。”
    帅台上,郭子仪拔出佩剑,对准了冲杀而来的叛军。
    “杀!”
    “杀!”
    “杀!”
    瞬间,数万唐军猛虎般扑向叛军,很快,双方便战成一团。
    战场上,硝烟弥漫,杀声震天。
    双方士兵刚一交战,便立刻陷入了惨烈的正面搏杀。
    他们手持武器,近身缠斗,没有任何战术或策略,只有坚定的决心和顽强的意志。
    每一次挥剑,每一次刺枪,都带着必死的信念。
    鲜血四溅,染红了脚下的土地,然而他们毫无退缩之意,眼中只有对胜利的渴望。
    在这混乱的战斗中,士兵们的喊杀声和兵器的撞击声响彻云霄,仿佛要将天地撕裂。
    他们用身体挡住敌人的攻击,用生命扞卫着自己的阵营,这场搏杀没有怜悯,没有仁慈,只有生死的较量。
    “啊!”
    “去死吧!”
    “你个狗日的!”
    “看我剁了你的头!”
    战场上,哀嚎声与厮杀声弥漫,由于曾经都是对抗外族的精锐,因此,双方都代表着各自战营的最高战力,从而,战斗空前的惨烈。
    战场上,尸骨成堆,率先投入战斗的数万人仅不到片息,便战死上万人。
    中心战场,尸体和盔甲更是堆成了一座小山,血腥的味道蔓延数里,惨烈的杀戮犹如人间地狱。
    “唉!”
    邓宏叹了一口气,这一刻,他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论武力,自己自问天下无敌,但再强的人,在这种几十万大军厮杀的战场上,也显得十分的渺小!
    就在这时,安守忠眼见朝廷大军如此勇猛,终于坐不住了!
    只见他右手一挥,叛军精锐骑兵尽出。
    很快,叛军便凭借精锐骑兵压制住朝廷大军,唐军原本固若金汤的防线开始摇摇欲坠!
    “跟我上。”
    危机时刻,唐军前军将领李嗣业手持锋利的陌刀亲自率领大军冲入敌阵。
    嗣业脱衣徒博,一口大刀使得出神入化,很快,便阵斩叛军精锐数十人!
    眼见将军如此勇猛,唐军们备受鼓舞,纷纷奋勇向前,原本节节推进的叛军再次遭到唐猛烈的抵抗。
    “那使大刀的将军是谁?”
    邓宏看着李嗣业来回冲杀,不禁为他的武力所佩服,在此人的身上,他看到了当年尉迟敬德的影子。
    “哦,此人乃前军将领李嗣业。”郭子仪道。
    “原来是他。”邓宏暗叹道。
    “杀,不许退,压过去,一个都不许放过。”
    阵中,李嗣业浑身是血,完全杀红了眼。
    但叛军又是何等的精锐,虽然他们的战损率已经严重超标,但叛军仍然凭借顽强的意志抵抗着唐军的推进。
    “让我去助李将军一臂之力。”
    邓宏拔出手中的秦王剑,朝妻子使了一个眼神。
    如此惨烈的战场,再打下去,朝廷的精锐只会消耗得更多。
    为今之计,唯有尽快击溃,叛军,方能保存朝廷的实力。
    “杀!”
    邓宏夫妻率领数千精锐骑兵杀入敌营。
    “剑气去。”
    邓宏横扫一剑而去,瞬间将挡在面前的几十名叛军骑兵击飞,掩护了己方骑兵。
    “我去……”
    李嗣业看着冲入敌群的邓宏,瞬间睁大了眼睛,他只当那人勇猛过人,却不知邓宏是在用剑气杀入于无形。
    “弟兄们,速战速决,尽快结束战斗。”
    邓宏大喝一声,全身心投入战斗,一把秦王剑所过之处,即便叛军身经百战,但在超脱自然的实力面前,个人的勇武也显得如此渺小!
    很快,邓宏便杀百余人,浑身染血,彻底杀狂。
    在邓宏、李嗣业、杨宁三位将领的指挥下,唐军士气如虹,攻势如潮。
    他们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如猛虎下山,锐不可当。
    叛军原本整齐的阵型开始动摇,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唐军的刀剑挥舞,箭雨纷飞,叛军纷纷倒地,鲜血染红了战场。
    邓宏剑法凌厉,每一剑都带着无尽的杀意,让叛军闻风丧胆;
    李嗣业则勇猛无比,他的长刀犹如蛟龙出海,砍碎了一个又一个叛军的胸膛;
    杨宁手持短剑,杀人于无形,所过之处,叛军犹如被剔骨一样,惨不可当。
    唐军的喊杀声震耳欲聋,他们的勇气和斗志让叛军感到绝望。
    在唐军的猛攻下,叛军终于无法抵挡,开始渐渐不敌。
    战斗渐渐进入尾声,唐军开始取得战场的主动权,但残存的叛军仍然在各自将领的率领下负隅顽抗。
    战斗一直从中午持续到傍晚,香积寺周围尸体堆积如山,血腥的恶臭味让人闻了作呕。
    唐军主力如汹涌的洪流般加入战场,与叛军展开了最后的决战。
    喊杀声、马蹄声响彻云霄,双方短兵相接,杀得难解难分。
    叛军在唐军的强大攻势下,渐渐露出败象。
    他们的阵型开始动摇,士兵们神色惊慌,防线不断被突破。
    随着唐军的进一步压迫,叛军的士气终于崩溃,他们丢盔弃甲,没命地向长安方向逃窜。
    战场上,唐军乘胜追击,不给叛军任何喘息的机会。
    马蹄践踏着大地,溅起滚滚烟尘,唐军的旗帜在风中飘扬,显示着他们的胜利和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