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杯酒释兵权
作者:天命在我   永生!大唐帝师,替太宗永镇山河最新章节     
    鱼朝恩死后,另外一个大宦官程元振也是同样的下场,因为飞扬跋扈,被安西节度使给宰了,最后,只有身在河西,距离近一点的李辅国狼狈逃了回来!
    大明宫内,李辅国面色阴沉地跪在地上。
    皇位上,李亨若有所思地盯着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陛下,这些武将在地方飞扬跋扈,完全无视朝廷到了这种地步,奴才受伤事小,但他们藐视陛下事大呀!”
    李辅国一个劲的磕头,企图获得李亨的怜悯。
    李亨见状,当即发话道: “你先起来吧,这件事情,朕一定给你个说法。”
    “谢陛下,陛下圣明!”李辅国见皇帝要为自己出头,当即兴奋喊道。
    晚些时候,李亨又将邓宏召进了宫里。
    “先生,事到如今,我们该如何做啊?”
    李亨看着邓宏,此时的他,已经把邓宏当成了主心骨了!
    “陛下,如今宦官已然不复威胁,事到如今,为解陛下忧虑,是时候该杯酒释兵权了!”
    “杯酒释兵权?”
    李亨听着这句话,眉头微微一皱,当即明白了邓宏的意思。
    他担忧地问道: “他们肯交出手中的兵权吗?”
    李亨对此有些怀疑,闻言,邓宏笑道: “陛下,当今朝廷权威尚在,他们就算不愿意,也不得不服从陛下的旨意,交与不交,不是他们说了算。”
    “哦!”李亨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既如此,朕立即让人传他们回来。”
    “嗯。”
    几日后,朝廷正式下诏,宣各镇节度使入京。
    面对皇帝的宣诏,各镇节度使虽有些担忧,但正如邓宏所言;
    方今大唐权威尚在,这些节度使虽然手握军权,但却也不敢狂妄到违背圣旨的地步。
    再者,郭子仪、李光弼等重镇的节度使都站在朝廷一方,因此,他们别无选择,只好无奈入京。
    麒德殿内。
    皇帝李亨摆下宴席,在这里招待入京的官员,大小宴席共计六十多桌,参加宴席的各镇武将多达近百人!
    “陈将军,你说陛下此次诏我们入朝,究竟所为何事啊?”
    “莫不是想……”
    “那还用想吗?除了这事还能有什么啊!”
    “那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做?”
    “能怎么做,听天由命吧,这里可是皇宫啊!”
    宴席上,武将们对今日宴席的目的议论纷纷,就在这时,皇帝李亨携郭子仪与邓宏走进了宴席。
    “臣等参见陛下。”
    皇帝到来,众将立即恭敬行礼。
    “诸位平身吧!”
    李亨挥手示意众人平身入座!
    众一一齐行礼: “谢陛下。”
    待众人坐下后,舞乐开始,婀娜多姿的舞姬们以舞曲助兴。
    众将均喝得不亦乐乎,半个时辰过去,便皆有三分醉意。
    这时,李亨才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他的眼神扫视了众人一眼,随即说道: “安禄山、史思明这两个逆贼叛乱,大唐的江山社稷危如累卵,幸赖卿等危亡之际共赴国难,扫平叛贼、匡扶社稷,这大唐的江山才得以延续啊!”
    李亨的话语里充满了感激,紧接着,他当即举起酒杯,朝众人说道: “这一杯酒,朕敬诸位爱卿。”
    “陛下,这怎可使得?”
    面对皇帝的敬意,众人诚惶诚恐,李亨忙摆手说道: “如何使不得,你们都是大唐的功臣,既是功臣,朕敬你们一杯又会如何啊?”
    “这……”
    众人犹豫一番后,也举起酒杯,与李亨同饮。
    “谢陛下。”
    “好,卿等入座吧!”
    紧接着,众人又一阵寒暄,可这时,李亨却叹了一口气。
    坐在最前面的李光弼见状,忙问道: “方今天下转危为安,陛下何故叹气,是否有忧心之事?”
    李亨闻言,忙说道: “朕确实有忧心之事啊!”
    “陛下不妨说说看。”
    “这...还是不说为好!”李亨忙摆手。
    就在这时,一旁的邓宏顺嘴提了一句: “陛下,今日难得诸位大人均在此,有什么忧心之事,不妨说出来,大家探讨探讨,身为人臣,君忧而臣辱啊!”
    “是啊陛下。”
    “还请陛下示下!”
    随着邓宏这一说,在场的人都纷纷附和。
    见时机成熟,李亨也决定不再掩饰,他说道: “朕这些日来彻夜难眠,实在是此事太让朕忧心了!”
    “何事,陛下?”郭子仪询问道。
    李亨说: “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了,但此事却给朕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安禄山本是太上皇最信任的臣子,可最终,他却背叛了太上皇,以至于大唐差点颠覆在这个乱臣贼子手里。”
    “陛下,如今叛乱已经平定了,还有什么忧心的呢?”
    一名将领问道。
    “叛乱是平定了,但保不齐有朝一日,还会发生同样的事情啊!”
    “这……”
    闻言,众人都知道皇帝的猜忌了,顿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这时,一个机灵的将领站出来说道: “陛下,我等参与平叛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从不敢对朝廷上下有二心,还望陛下勿要忧虑啊!”
    “是啊!”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附和。
    见状,李亨却说道: “诸位爱卿的忠心朕都是知道的,但如若将来有一天,你们老了,你们曾经的部下又学安禄山与史思明一样,聚众叛乱又该如何啊?”
    “这……”
    面对皇帝不留余地的步步紧逼,诸镇将领一时竟也找不到办法破局。
    就在这时,早已得到郭子仪授意的李光弼站出来说道: “陛下的忧心不无道理,安史之乱之所以发生,便是安禄山这等不忠不孝之徒也能手握重兵,臣等虽无二心,但却也管不了之后的事情,还请陛下为臣指一条明路。”
    “这……”
    李光弼话一出,众人顿时纷纷看向他,神色复杂。
    有人甚至背地里已经开始伺候李光弼的八辈祖宗了,但架不住对方权势大,再加上这里又是皇宫,因此,只能忍耐。
    李亨闻言,顿时内心一喜,他对李光弼说道: “在朕看来,诸位爱卿劳苦功高,为国家在边疆效力了这么久,朕也得好好的感谢感谢你们。”
    “如今,朝廷的官位尚有空缺,如若有人愿意入朝为官者,可凭官职品级换取同等官位。”
    “如若不想入朝为官者,也可放弃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多买些舞姬,享受天伦之乐岂不是快哉?”
    李亨看着众人,众人脸色大不相同,顿了顿,他又说道: “如今,皇族宗室之女居多,朕也有意与诸位爱卿结为姻亲,往后大家同是一家人,共享太平盛世,岂不美哉?”
    李亨的话,顿时让现场众人一振,就连邓宏也很意外。
    要知道,成为皇室宗亲那可比戎马一生、在战场上换取富贵来的快,这可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身份。
    但尽管如此,还是有人不愿意,一名安西的将领站出来说道: “陛下,末将在安西任职多年,对当地的军务熟悉,若内调到内地,恐怕安西会……”
    “是啊,陛下,我等对朝廷绝无二心、绝无二心啊!”
    面对这二人的言论,李亨当即换了一副嘴脸,他笑道: “前些日子,观军容处置使程元振与鱼朝恩被杀,他们的死因众说纷纭,这二人罪不容诛,确实该杀,但千杀万杀,都该朕来杀呀!”
    李亨的话,顿时让众人冒出一身冷汗,言外之意便是;
    你们连皇帝身边的人都敢杀,还敢说什么绝无二心!
    此言一出,众人的脸顿时阴沉了下去。
    就在这时,一队手持大刀的禁军将领也赶至殿内。
    众人一见这架势,顿觉不妙。
    “大胆,朕与诸位爱卿饮宴,是谁让你们进来的啊?”
    李亨指着外面的侍卫,十分不喜道。
    侍卫闻言,忙上前道: “陛下,观军容处置使李大人说这里有刺客,末将担心陛下安危,便带人即刻赶了过来。”
    “岂有此理!”李亨怒道,“这里都是大唐的功臣,哪来的刺客,你们赶紧退出去,把守好宫门,没有朕的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是。”
    侍卫行礼后,带着禁军们退了出去。
    事到如今,众人哪来还不知道皇帝这是在明目张胆的给他们下套,但如今,为时已晚。
    岂不说他们带来的兵马在城外,就算在宫内,也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皇帝不敬。
    见时机成熟,郭子仪与李光弼当即站了出来说道: “臣郭子仪、李光弼愿上交兵权,为陛下分忧!”
    “这……”
    二人的操作,顿时把众人看傻了!
    朔方与河东均是重镇,如今这二人都投降朝廷了,众人一时更是失去了主心骨。
    面对二人的上交兵权,李亨大方地接受了,命人将二人的兵权收下。
    “好啊,郭爱卿与李爱卿不愧是百官之表率,既如此,朕也不能亏待你们。”
    说罢,李亨当即命贴身太监出来宣旨。
    “郭子仪与李光弼二人接旨。”
    “臣接旨。”
    “陛下有旨,郭子仪平叛有功,德盖功勋,特封为代国公,晋中书令!”
    “臣接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有旨,李光弼平叛有功,德盖功勋,特封太尉,兼侍中。”
    “臣接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即便已经得到了示意,但这一刻,李光弼仍然显得十分的激动。
    要知道,大唐担任过太尉的人屈指可数,其中,高宗时期的邓宏更是李光弼的偶像,能与偶像担任同样的职位,他怎能不激动。
    “这……”
    随着二人的加封,众人顿时懵逼了!
    想不到,归顺竟有如此莫大的赏赐。
    想到这,当即有人站出来上交兵权,生怕晚了一步,高官厚禄便被别人拿走。
    “臣愿上交兵权。”
    “臣也愿。”
    顿时,刚刚还犹犹豫豫的众人,此时却争先恐后的上交兵权,不到一会,各镇节度使便纷纷交出了自己的兵权。
    李亨看着满桌子的兵权,格外的兴奋。
    回到宫内后,李亨止不住当即夸赞邓宏道: “先生啊,真有你的,好一个杯酒释兵权啊,这大唐复兴有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