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周不凡的逐渐投入,一个个项目、一个个作坊成立,周家村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周家村人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家家都能吃饱穿暖不说,更是有不少人家养起了猪羊,连带着周遭几个村子也都富裕了起来,日子比起从前好过了不少。
如今的周家村小伙子们,个个都成了‘善人’,不敢说是人人三妻四妾吧,但至少是人人都有老婆了,就连那些老鳏夫也都讨了娇滴滴的小娘子呢。
不因为别的,就因为周家村比周围村子富裕,姑娘们嫁过来能吃饱能穿暖,还有能赚钱的活儿给她们干。
如今的周家村,谁家人口多,谁家就赚的多,尤其是在这个纯手工的年代,何况周不凡这货实行的还是计件制度,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因此那些家里媳妇儿多的人家,一天下来光是织布放线就比一般人家赚的多。
由此以来引发的连锁反应就是:多娶媳妇儿,多生娃!
啥?你家人多?你俩媳妇儿比我一个媳妇干的多?行,那我就再娶两个媳妇,这下是我比你多一个媳妇儿了,小样,这回我家赚的钱比你家多了吧。
除了原有的纺织作坊,周不凡又在村子西头修建了一处榨油作坊,榨的是什么油呢,豆油。
自此,周家村人民家家都吃上了便宜的大豆油,不光是周家村,就连带着周围的村子也都沾了光,家家户户的饭菜里都有了油星子。
周不凡的几个大舅子更是直接干起了贩卖豆油的买卖,摇身一变成了油耗子,每天都有无数的商贾小贩前来贩运豆油,哥几个在县城里的买卖如火如荼,每天不等铺子开门,外面就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
既然开办了豆油作坊,那干脆就连豆腐坊一起开了起来,鲜豆腐、豆腐干、臭豆腐、豆腐乳等等豆制品,连带着黄豆酱油作坊也开办了起来。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都养起来了猪羊,各家各户终于不再为了吃饱肚子而担忧。
周家村的作坊里,进进出出的全是本村的人,外族人你想进来做事?那是不可能的,就连那些小商小贩前来贩运货物都是在村口交易呢,你想进来做工顺带偷学手艺?门儿都没有!想都不用想,族人们压根就不给你这个进村的机会呢。
随着周家村的出名,每天都有各种小贩前来进货,有的是来卖纸张的,有的是来卖豆制品的,有些脑子好使的人家,就在周家村外的路边摆起了小摊,或是卖水、或是卖吃食,亦或是卖一些土特产,一时间,周家村外的土路上就这样自发形成了一个小型的集市,而且还有愈发壮大的节奏……
周不凡除了日常在各个作坊里巡查一下之外,就彻底做了甩手大掌柜,反正这些产业都有族里的分成,赚的越多,到时大家就分的越多,族人们各个都是干劲十足儿,把这一份份产业看的比命根子还重。
虽然周不凡做了‘甩手掌柜’,但他却一点儿也不清闲,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的点子、他的主意,虽然族中各个产业的负责人已经学隔个七七八八,但他还是总技术员,隔三岔五的作坊里就有人找他咨询。
周不凡趁着空闲的时候,又鼓捣出了一个超时代的大‘杀器’——火药。
自此,这个时代有了鞭炮,有了焰火,他还在西山脚下,秘密成立了一个火药作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在这个小小的作坊里忙碌。
一硝二硫三木碳加些白糖大伊万,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试验,他终于成功了,最原始的黑火药用来制作鞭炮焰火,改良版的火药则用来秘密制作武器,从最原始的火铳开始,逐渐有了火绳枪、燧发枪,二人抬的野鸭枪、铜炮铁炮也悄悄装备在了庄墙的碉楼里。
随着周家村的出名,本地霸主黑风岭终于按耐不住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晌午,黑风岭的山匪倾巢而出,气势汹汹杀奔周家村而来。
一时间闹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村外集市上摆摊的小商小贩吓的一哄而散,或是躲进了村子,或是钻入了山林。
好在周家村的民兵们反应速度够快,早早的关闭了庄门。
随着吱吱几声急促的哨声过后,一个个训练多日的民兵迅速爬上了墙头,端起了弓弩,碉楼里的二人抬、火枪火炮也瞄准了前方。
待到气势汹汹的山匪们靠近,随着一轮震耳欲聋的轰轰声,这群山匪彻底被消灭了个干净,一个个死的不能再死了,更有甚者,有那倒霉的家伙,肠子肚子的都被火炮轰了出来,剩下几个命大没死的,也躺在地上捂着伤口吱哇乱叫。
趁着这个空档,周不凡直接带人杀去了黑风岭,将留守的山匪杀了一个干净,在除去一大祸害的同时,还解救了一大批被山匪强抢而来,长期霸占的女子。
由于黑风岭这里有着丰富的煤矿,周不凡便叫人长期驻守在了这里,同时雇佣了一批附近的村民在此开矿挖煤,至于那些解救出来的妇人,有愿意留在矿上帮忙做事的就留下,没有愿意的就通通送去了各个作坊里,反正这也是一大批的劳动力呢。
时光如箭日月如梭,一转眼几年时间匆匆而过,周不凡也已成了几个孩子的爹,至于家里的媳妇儿,嘿嘿,至少有十几个吧,小三小四小五小十八,各个貌美如花。
周不凡并没有乐不思蜀,趁着手里有钱,他在周遭村子购置了大量的田地,兼并了一批又一批的土地,彻底成了当地最大的地主。
这些田地他并不是用来买卖,也不是用来建造工厂,而是雇佣了大批的农人来生产粮食,在这个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时代,只有粮食才是硬通货,只有手里有粮心里才能不慌。
这一年,先是突然来了一场干旱,持续的干旱使得田里庄稼枯死颗粒无收,山间的河流里虽然还没干涸,但山间地势低洼,根本不能引流浇灌田地,全靠肩挑手提也是无济于事,压根就救不活地里的庄稼。
一场大旱过后,又一连下了月余的大雨,之前因为干旱干涸的沟沟坎坎的全都淹了个沟满壕平,更有许多地方发生了水灾,江河决堤湖水倒灌,一些地势较低的村庄乡镇化为一片汪洋……
恰逢这一年,边关局势恶化,连年的战争加上无情的天灾,使得各郡县民不撩生,饿殍遍地,各地更是流民不断,整个局势越演越烈,加上官府的强摊硬派,无数的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整个朝堂内忧外患之下,彻底陷入在了风雨飘摇之中。
相对于外面的惨烈情况,周家村这边倒好了许多,至少不用为了填饱肚子而担忧,一个个硕大的砖石粮仓里满满都是储备的粮食,加上周围的茫茫群山,有着无数的野菜,这边的人们倒也没饿着,只是碍于眼前的情况,各家的日子也都相对紧张了一丢丢而已,但至少不用担心饿死。
碍于时局的动荡不安,周不凡这边也揭竿而起,不为推翻朝堂,只是为了自保。
此时他的势力范围可不是只有一个周家村了,而是率领着附近十里八乡的所有村子,周家村只是他的大后方而已。
凭借着手里的武装力量,他很快就统治了整个县城,又不费吹灰之力统一了整个琅琊地区,直到后来整个天下大乱,王朝溃败,他都是稳稳的占据着琅琊这一席之地,任你外面闹的天翻地覆,琅琊一地却是民泰安康,一片祥和。
直到后来新的王朝建立,琅琊一地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新王朝畏惧周不凡手里的火器,不敢派兵攻打,于是下诏大加封赏,又是封侯又是赐爵的,对此周不凡欣然接受,反正他对谁做江山没有兴趣,只要你不来招惹我,我也不会去主动攻打你,如此一来两大欢喜,避免了再次的刀兵相见。
你做你的皇帝,我做我的大王,你有三宫六院,我有莺莺燕燕,彼此相互尊重互不干涉,皆大欢喜,咱们的周大善人更是被后世称为琅琊王,成为当地一段千古佳话。
本书暂且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