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辽东风起
作者:赵不言   骥行三国最新章节     
    中山国,一个对蜀汉政权有着特殊意义的封国。
    中山王刘胜,谥号靖,蜀汉的法理正统性就来自于刘备自称的中山靖王之后,这一点后来也得到了汉献帝的背书。
    和赵统的祭祖秀差不多,姜维在中山国时没少拿刘备是刘胜的后裔这一点做文章,他把中山国有点头脸的世家大族全部邀去了一起祭拜靖王墓。
    在汉军的武力逼迫下,这些世家大族不敢不来,不知是谁给姜维出的馊主意,姜维非常客气地在祭礼上请到场的士大夫们逐人撰写了称颂先帝的文章,还安排匠人刻成碑立在靖王墓前,美其名曰“锦绣文章当镌刻以供后世流芳”。
    至于署了名的原稿,姜维老实不客气地随身带走了。
    当文钦杀进中山国时,几乎县县闭门不纳。
    当然,带头抗拒魏军的都不是“身在汉营心在曹”的本地世家大族,全是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刁民或山贼,他们袭击县城绑架了官员,然后煽动无知百姓顽抗王师,武器和粮食也都是万恶的蜀人资助的。
    嗜杀的文钦恼怒下攻破了中山国都卢奴县,纵兵大肆屠戮城中百姓,并把百姓首级作为战功上报易县。
    文钦镇守淮南时就有杀良冒功的习惯,他因此没少被告状,但始终都改不掉这个毛病。
    随着文钦屠戮卢奴县的消息迅速传开,“占据”中山国各县城的刁民和山贼们马上就从当地的世家大族那里“勒索”到了大量的钱粮人口,等文钦再攻毋极县时,站在城头防御的人已经多得挤都快挤不下了。
    文钦攻占卢奴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姜维的手中,这些消息中甚至包括了文钦部最新的详细动向,详细到了姜维甚至可以从中知道文钦哪天从哪个村子劫到了多少粮食。
    既然民心可用,姜维准备返回中山国干票大的——单独歼灭与自己军力相当的文钦部魏军。
    在姜维看来,他有内线情报支持,有免费的粮草支持,有大量自愿投军的后备兵源和民夫,要是这样还打不过文钦,那他姜维也没脸再带兵打仗了。
    在中山国士民的强烈请求下,姜维点齐兵马准备回师。
    可就在姜维即将出发时,一名使者匆匆来到营中求见,并呈上一封密信。
    姜维看过信后疑惑道:“赵参军什么时候去的辽东?”
    东汉末年,辽东太守公孙度以袁熙、袁尚兄弟的人头为礼物在名义上投降了曹操,事实上却割据辽东、乐浪、带方、玄菟四郡,并压制号令高句丽。
    公孙度死后由长子公孙康继承权利,公孙康死后因其子皆年幼,所以辽东文武推举了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为辽东太守。
    后来随着公孙恭因为疾病渐渐不能理事,就在诸葛亮首次北伐那一年,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趁机夺权。
    刘晔建议曹叡趁公孙氏内乱,出兵一举平定辽东,结束辽东地区久不宾服的局面,但因为诸葛亮同年北伐,曹叡考虑到要专注于对付蜀汉,拒绝了刘晔两面作战的建议,选择了封公孙渊为扬武将军领辽东太守。
    公孙渊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掌握辽东大权后立即就开始和孙权暗中眉来眼去,孙权称帝后遣使走海路携带珍宝册封公孙渊为燕王。
    谁知道公孙渊害怕曹魏讨伐自己,不仅斩杀了孙权的使者,还毫不客气顺手贪了孙权送去的珍宝,俘虏随行的万余兵马。
    曹叡对公孙渊的表现很满意,拜他为大司马,封乐浪郡公。
    能摆孙权这么一道,公孙渊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个狠人。
    在当时的人看来,公孙渊属于养不熟的狼崽子,在天下大势已定前也看不出他会背叛曹魏的苗头,他也不具备背叛曹魏的实力,那么做对他一点儿好处也没有。
    孙权吃过的亏,其他人没必要再吃一遍。
    可开了天眼的赵骥知道公孙渊这家伙就是个野心远远大于能力的蠢货,对自己来说非常有利用价值。
    赵骥不顾魏舒、卫瓘等人的强烈反对,难得的独断专行了一次,向辽东派出了自己的头号间谍赵直。
    公孙渊早就想变三国演义为四国演义了,历史上的他因为怀疑曹叡派来的使团中有刺客,直接鲁莽地派兵包围使团居住的驿馆,但色厉胆薄的他又不敢真的把使者给杀了,结果使者回到洛阳后,向曹叡详细汇报了在辽东的见闻,曹叡随即派出毋丘俭带兵征召公孙渊还朝。
    公孙渊割据一方的最大依仗在于当时的辽东距离遥远,且道路极其难行,这也是曹操当初迟迟无法下定远征辽东决心的原因。
    公孙渊派兵在辽隧县阻击魏军,并成功击退了毋丘俭,信心由此爆棚。
    在这个时空中,公孙渊的依仗则在于曹魏不可能在全力应对蜀汉的同时,再抽调得出一支足以征服辽东的大军团。
    相反,在公孙渊的眼中,现在兵力空虚的幽州对他就好似一个浑身上下只穿了一件薄纱的美女,只需要他上前轻轻扯一下那根松松系着的衣带。
    在赵直的诱动下,双方一拍即合,赵骥直接伪造了一份圣旨,封公孙渊为燕王领幽州牧,当然,这些事儿他都明文汇报给了蜀汉朝廷,也说明了自己最后是不打算兑现这些封赏的,请朝廷不必担心。
    作为政治盟友,马良毫不犹豫地就拉着蒋琬批准了赵骥伪造圣旨的行为,以官方形式替他背了书。
    在赵骥出击冀州的同时,公孙渊也早就暗中做好了出击的准备,并一直等待着陈泰部离开幽州防区。
    当赵直获悉陈泰率兵南下增援毋丘俭的消息后,他立即向公孙渊发出了出击的信号,同时派人通知姜维固守博陵郡,不必理会文钦在中山国的行动。
    文钦按照毋丘俭的部署在卢奴左等右等也没等到姜维来攻,缺乏临阵应变能力的文钦一时间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是该继续在原地等待,还是应该主动向东攻击博陵。
    毋丘俭要是能预知原时空中他和文钦配合作战的过程,他一定不会让这家伙单独领兵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