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计斩公孙
作者:赵不言   骥行三国最新章节     
    蓟县和涿郡良乡县之间隔着一条圣水河。
    公孙渊引兵来到圣水河北岸时,河上已经搭起了浮桥,良乡长带着县里的士绅早早地就候在岸边,牵着牛羊、担着酒食迎接他们新的主公——燕王领幽州牧公孙渊。
    公孙渊对良乡县官员士绅的表现非常满意,在收下礼物和接受了一大波马屁恭维后,他的最后一丁点戒心也被丢到了九霄云外。
    在没有派出警戒哨的情况下,公孙渊就下令全军直接渡河,而被众口一词捧作“爱民如子”的燕王也没能拒绝得了士绅们的热情邀约,带着少数随从进城赴宴去了。
    圣水河上只有一道浮桥,两万大军渡了半天也只渡过去了一半人,稀稀拉拉地散落着等待后续部队过河,个别胆子大的更是离开队伍进城去看看能不能抢点什么东西。
    伦直随着先头部队过了河,他拒绝了赴宴的邀请,留在城外组织大军渡河。
    “都按照建制列好阵,别乱挤成一团”,伦直四处走动要求各部士卒保持好队形,半渡,这是一支军队最脆弱的时候,在他看来有备无患总是不会错的。
    “伦参军,你也忒小心了点,幽州是咱们自己的地盘,这时候、这地点谁会来打我们呀”,伦直只是个参军,还是个公孙渊不怎么喜欢和亲近的参军,根本指挥不动辽东的骄兵悍将们。
    伦直叹了口气放弃了督促各部保持阵型严整的打算,他因为说话耿直已经得罪过不少人,实在是不想再多得罪人了,而且……现在的确没有处于危险的敌境,毕竟涿郡目前还处于友军的控制下。
    “咦?那是……有人来了?”
    伦直顺着身旁士卒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不远处扬起了很大的灰尘,连阳光都被遮得模糊起来。
    “糟了!是敌袭!”伦直惊得跳了起来。
    “快,快列阵!”
    “来,来人,去,快去城里把大王叫回来!”
    烟尘中,一彪骑兵冲出尘雾迎头杀进稀稀落落的辽东军阵中,毫无防备的辽东军顿时大乱。
    “是汉军!是汉军!”眼尖的辽东军士卒已经认出敌人的赤旗。
    赵广引着骑兵在圣水河南岸来回冲杀,只要某一部的辽东兵试图结阵,他就往那里杀,逼得对方不敢结阵招惹这个杀神,只能拼命挤向浮桥想要回到北岸去,顿时和正在渡河的后续部队一起堵在桥上进退不得。
    不多时,大队的汉军步兵也抵达战场,没有太多调整就结阵直接杀了过来。
    陷入绝境的辽东兵只能跳进圣水河想要泅渡逃生,彼此拥挤践踏下,很多都被淹死在了水里,来不及跳河的要么被杀,要么就跪地请降。
    河边震天的厮杀声惊动了县衙里正在吃席的公孙渊,他起身怪道:“去个人看看,外面在吵什么呢?”
    公孙渊估摸着多半是麾下各部为了争谁先渡河打斗起来了,他对此不禁有些恼怒,觉得在良乡士绅面前丢了脸——亏得孤临行前还特意交待了要注意军威,回头非得好好整治下这些把孤的话左耳进右耳出的家伙们。
    一名亲随连忙往外走去,可刚踏出门口就惨叫一声。
    只见数十名郡兵披甲执锐冲进大堂。
    “你,你们这是干什么,快给孤退下!”
    片刻后,一骑快马提着一颗脑袋出城冲到岸边,高高举着首级大声喊道:“公孙渊已死,降者不杀,降者不杀”。
    北岸未渡河的辽东兵一路跑回蓟县,领兵的几个将领们互相商议一番后,决定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只在蓟县待了一天后就又赶紧启程往老家辽东逃去。
    赵骥带兵进驻蓟县,随即分兵夺下空虚的渔阳,封锁住东面还在等待接收代郡的卑衍、杨祚两部的归路,然后让廖化引一支兵马继续往西追击。
    辽东军残部一路逃到辽西郡治阳乐县。
    阳乐县正卡在辽西走廊的西南端入口,这条狭窄而绵长的走廊呈西南—东北走向,南面是渤海湾,北面是松岭山,是从辽东进入河北的唯一通道,没有别的路可走。
    进了阳乐县就算能保住命回老家了,辽东残兵们齐声叫门,但任凭他们好言相说还是恶语叫骂,城里的守兵就是不肯打开城门。
    “娘的!快开门,你们是看不见旗号吗,都是自己人!”
    “汉军背盟了,燕王已经死了,快开门,放我们进来帮你们一起守城!”
    “再不开门我们可就要攻城了,快,快开门!”
    城头忽然一通鼓响,在城下辽东残兵诧异的眼光中,只见城头的辽东军旗帜忽然一齐放倒,随即重新竖起汉军的赤旗来。
    “糟了!阳乐县降汉了!”
    守将贾范在赵直的陪同下登上城头,扬声朝城下高喊道:“公孙渊不自量力逆天而行,他死有余辜,与其余诸人无关,我已经举城归附大汉朝廷了,你们还想活着回乡的,就赶紧弃械投降”。
    贾范是赵骥点名让赵直去暗中劝降的,这是个识时务的人。
    历史上的贾范在公孙渊绸缪叛变时,苦苦劝说公孙渊能保住富贵就行,千万不要野心太大,去干一些与自身能力不相符的事情,容不得反对意见的公孙渊不仅不听,反而把贾范给杀了,自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辽东粮草尽皆囤积在阳乐城内,没有这些辎重支撑,城下的残兵根本不可能回得去辽东,当年曹操走辽西走廊追击袁氏兄弟时,可是把战马都杀来吃了才勉强穿过去。
    曹操当时出击辽东的可还全是骑兵,失去补给的残兵们要是想徒步回家的话,除了饿死在半道上就不可能有别的下场。
    别无选择的辽东军残部们简单商议了一下,就齐刷刷的丢下兵器和盔甲,在城外列队等待汉军的整编。
    在上谷郡等着接收代郡的卑衍、杨祚两部没等来公孙渊和赵骥谈妥的好消息,反而等来了公孙渊已死、主力投降、退路被断的噩耗。
    作为公孙渊的铁杆支持者,两人商议后决定转头打破封锁回辽东去拥立公孙渊的儿子公孙修。